专栏名称: 老秘叔
说工作技巧,谈官场经验;关注并常读,升职不用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如果还不起月供了怎么办? ... ·  22 小时前  
龚新宇看楼市  ·  在郊区工作,应该买哪里自住?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秘叔

组织部笔杆子说:从生手到高手只需这6步!

老秘叔  · 公众号  ·  · 2024-03-09 20:10

正文

















:“中国组织人事报”微信公众号


一、静下心,肯钻研


回想自己刚开始接触到写作的时候,领导安排写材料,不知从何下手,脑子里一片空白,即使开始写了,总觉得思路不对、方向偏了,写了改,改了删,真的是“心中一团火,脑子一团麻,笔下一团糟”。

几乎这是所有新手写材料的真实写照,如何打破这种困局? 我认为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要静下心来,下功夫去钻研,也就是要凝神和静思。

凝神,就是说要能坐得住、熬得住,集中精力专注于写作。

写作能力提高的过程,是马拉松长跑而不是百米冲刺,比的是意志,拼的是耐力,靠的是坚持。

静思,就是要多思考、勤思考,多学多练,深思方能笃行,通过充分地吸收“营养”,把别人的东西揉碎了变成自己的。


二、扎马步,打基础


写材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先把马步扎好、把基础打牢,逐步实现由不会写到会写的转变。具体分为三步:

第一步:先简单后复杂。

从通知、请示、函等相对单一、结构简单、篇幅较短的“小材料”写起,再向报告、总结、方案等相对复杂的文体延伸。祛除散文、诗歌等“抒情风”,逐步增强对公文的语感,学习和掌握公文语言的运用。 点此加群

第二步:先固定后变化。

办法、规定、制度等便于借鉴成例,写起来相对容易,调研报告、经验材料、汇报总结等综合性比较强,难以把握。因此可以先从格式相对固定的文体写起,然后再向变化较多的文体拓展。

第三步:先熟悉后陌生。

先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写起,再向陌生的领域深化。比如,组织科的干部,得先把七一表彰事迹材料、民主生活会材料写好,干部科的干部,先把干部考察材料写好,然后再尝试着去写其他领域的材料。


三、照着画,描着写


学书法一般从描红和临摹开始,公文写作刚开始也有一个套写和模仿的过程,逐步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技巧,但不能一遇到材料就想着去套用范文,这样就会形成依赖性。具体怎么画和描,简单来说就是“找”和“抄”两步走。

一是“找”:

想起我刚写材料的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上来就写,照猫画虎“画”成了四不像。两军对垒,谋定而动者占先机。所以,写材料的时候,必须先列出详细的提纲,把整篇文稿的框架先搭起来。

首先找“上级”。 这里说的不是找上级机关,而是收集近期的上级要求,多关注党刊党报重大报道、上级最新的工作部署、近期上级重要会议精神等。

多浏览上级部署及要求。举个例子,给州党委组织部写的汇报,那必须清楚州上的领导近期讲了什么、关注什么,通过对照上级的相关要求,去拉材料的大框架。

然后找“资料”。 “深挖洞,广积粮”是写材料的基础,要注意加强素材的积累,找找本行业本系统的一些专业资料,可能是领导讲话、内部文件等等。

学会运用网络资源,可以多找几个关键词,往后翻至少10页的网页,广泛、大量的找相关资料。有一些人总是说自己不会写,想想连找资料都不想出力气,更别说资料的甄别、组合、转换,更何谈写呢。

最后找“领导”。 带着自己初步的写作思路去找领导沟通,根据领导的想法和意见,修改和完善思路和框架。

二是“抄”:

都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怎么把收集的素材转换为自己的东西,这就需要掌握一些改写文章的方法和诀窍。

尽量多“抄”。 参考和借鉴材料时,要尽可能扩大范围和增加数量,动手写之前保证看过类似材料至少5篇,多多益善。逮着1篇好材料“抄”和参考10篇后写出来的,效果大不相同。

尽量“抄”新。 很多工作是常规开展的,但每年都有新的内容和特点。所以,多借鉴最新的,最好不要抄太老的,否则会与当前的工作要求相去甚远,同时可以学习借鉴同级单位(部门)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以激活思路、博采众长。 点此加群

尽量“抄”近。 在借鉴过程中,要找和自己单位实际相近的,不能看到别人写的好,不管适不适用,直接就拿过来用。

对收集的资料要仔细阅读和琢磨,把真正有用的内容归归类,学会从具体实践当中找优点、挖特色,把独到之处和特色亮点总结出来、提炼出来。


四、勤练笔,多实践


对于公文材料写作而言,实践永远大于理论。道理懂得再多,书本知识再丰富,不去实践也只能是假把式。

所以,虽然写材料很头疼、很辛苦,但我还是很珍惜每一次写材料的机会,通过实践练兵来学本事、长本领,力求做到打一仗进一步、吃一堑长一智。

先定个计划。 先练什么文体、后练什么文体,都要有计划、有步骤、有路数。

再重点突破。 在某个时段内,集中练习一两种文体的写作,掌握其中的要领之后,再转入新的文体进行攻关,以此循环往复,实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要学用相长。 写完材料并不是结束,事后还需要进行总结和思考,看看哪些地方还有欠缺,哪些地方还可以写的更好,还可以拿自己写的初稿同领导修改后的定稿作比较、拿自己的习作同高手的同类文稿作比较、拿自己单位的文稿同上级部门的文稿作比较,看看两者的区别在哪里,以此融会贯通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细修改,精打磨


好的文章都是用心改出来的,精心磨出来的。写完材料之后的修改非常重要,只有反反复复地润色、推敲、调整、补充、完善,文字才能更精准,语句才能更精炼,文章才能好上加好。

0 1
回顾式修改
初稿写成后,进行逐字逐句的修改,删除空话、套话,改掉错字、别字,再次对文章的结构和逻辑进行分析,自己在脑子里回想一下,整体过一遍,仔细想想哪里还不到位,哪里还需要完善,哪里还有不妥。
0 2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