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成交
二手房成交
3月25日商品房成交数据
进入正文
3月
23
日,是成都限购两周年的日子。
还记得2年前的那个
3
月
23
日晚间,成都市正式实施《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我市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被称为“史上最严”限购政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条就是:要求非本区户籍居民须连续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险
24
个月以上或户籍迁入成都满
24
个月。
现在,2年的时间已经到点,随着当年那一大波直奔成都楼市红利而来,却被挡在“限购”门外槛的资格正在开始慢慢解锁,成都楼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话说的好,“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作为这一“大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花花觉得有必有跟大家一起来捋一捋这
2
年来发生的点点滴滴。
想当初,老子
......
当我们还沉浸在成都荣登新一线城市榜首的喜悦中久久不能自拔的时候,另一波人却瞄准了它的红利。
还记得成都全面限购前的那一段时间,只要花花出去踩盘,但凡是主城区稍微优质一点的项目,都能在售楼部遇到三五成群来自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大城市的“远方朋友”。他们逢人便说喜欢成都这座城市的美食,但更喜欢的却是它的房价,在他们口中形同白菜。
据说,那段时间,只要到双流机场去转一圈,都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北京退休嬢嬢。
虽然规模跟气场远远不及当年南延线那位一口气豪掷60套的朋友来的“陡”,但多多少少也还是给大成都的全面限购“添了油,加了醋”的(现在想来,确实还是他们看得透彻了啊!)
大幕开启:
“全款的往里走、贷款的不要堵在门口、公积金的麻烦把车挪起走。”
外地人都看得到的东西,咱们本地人自然也不会落下。
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到当年城南某楼盘所缔造的那条闻名全国的地产名言——“全款的往里走,贷款的别堵门口,公积金的把车挪起走。”
一夜之间,拉开了房子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
(城南某楼盘开盘实况)
然而,谁也没料到,更大的剧情翻转还在后面
——全款也只有
10
分之一能买到。
摇号:
不是正在售楼部交资料,
就是在去售楼部的路上。
2017年
11
月,成都正式启动了“摇号选房”规则。在经历了
48
天的“无房可售”的等待期之后,北湖国际城成为了成都首个摇号的楼盘。紧跟着上百个楼盘,上万套房源相继入市。
就在大家正准备松口气的时候,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
一个10平米都不够分的招商中央华府
曾经见惯不怪的摇号排队盛况
城南“等了
7
个小时,哪怕只是公寓,能买到都不错了”
朋友圈曾经疯传一时的渠道费清单
老话说得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是一张曾经刷爆成都人朋友圈的渠道费清单,几乎揽括了高新区和天府新区当时热的不能再热的“焦点盘”。价格也是从最低
20
万起,最高可至
80
万。
要知道,对于刚需来说,即便是最低的20万,也够得上当时一个刚需房的首付了。
但是,当买房变得比跟中彩票一样的时候,这些都不再重要。
“只要能买到房”、“现在不上车,以后连上车的机会都没有了”……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楼市怪相。
究其根本,其实市场才是最佳的“试纸”。
那二年“要命”的剪刀差
回想起当时,穿行在一拨多过一拨的摇号大军中,花花常常听到这样一些经典语录:“先是地价比房价贵,跟着二手房比新房还贵,这个时候等同于股市抄底,随便一套房差价都在
20W+
,买到就是赚到,关键就看你买不买得到。”“只要能买到房,哪怕是铁路边边支张床”……
2017年
7
月,为了抢夺
21
世纪最珍贵的资源,成都宣布将正式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随着这个被坊间戏称为“疏通式补丁”的正式投入运用,成都这座新一线城市和它下属的国际城南再一次成为了世人关注的焦点,同时更铸就了天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建成以来最为高光的时刻——日均受理入户新政现场咨询超
200
人次,日均排号量接近
1000
人次,日均办理户籍业务超
500
人次。
即便明眼人一看都懂,大部分朋友的目的只有一个——“落户买房”。
虽然因为有了前面包括“
5.15
”在内的各种“限制级补丁”作为铺垫,好歹也算是把成都人民的忧虑日期往后延了那么一丢丢。
但是花花想友情提醒一下大家的是,你们以为就这一个条件真的能卡住这些外来土豪吗?
真心想多了!
据政府相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到
2018
年整个成都的新增户籍人口总数合计高达
77.12
万。
这意味着什么?相信不用花花继续再多说。
本来对于到底提不提这个敏感得不能再敏感的点,花花内心还是有点挣扎的。
有人说这不过是个过去式,也有人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所以才有那一次的30余楼盘,超过
500
名业主集体前往成都市房管局为“惊”装房请愿的“大事件”,也再一次验证了“会哭的娃儿有奶吃”这句千古名言。
不管怎么说,作为成都楼市发展史上不可抹去的一笔,花花觉得,作为事情的起因,政府方面推广成品房降低装修污染的本意肯定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却忽略了商人逐利的“千古难题”。
而后续到底将如何发展,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看今朝,展未来
看过了前面那一个个过去的“精彩瞬间”,我们再来看看现在而今眼目下的楼市“战局”。
首先,只要涉及到楼市的预判,“面粉”价格的涨跌是怎么也绕不过的话题。
3月
12
日,城区首场土拍。
金牛区茶店子街办老建委片区约49亩的住宅用地,起拍价
9750
元
/
㎡,
36
家大牌房企悉数到场,几十轮激烈举牌。
开拍前一天晚上,网上流传的参拍企业明细
最终成交价达到
17200
元
/
㎡
,溢价率高达
76.4 %
。宗地成交总价约
17.17
亿元。
3月
14
日,成都蒲江县迎来
2019
年的首场土拍,
2
宗合约
64
亩的住兼商用地,成功拍卖出让。其中,位于蒲江县鹤山街道办事处朝阳大道西侧的
46
亩住兼商用地(可兼容不超过
20%
的商业),
160
万元
/
亩起拍。最终被蒲江县高宇中鑫海置业有限公司以
250
万元
/
亩的价格竞得,折合楼面价
1705
元
/
㎡,溢价率高达
56.25%
。
这还只是今年刚开头,据花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后面的情况或许更不容咱们大家乐观。
对于购房者来说,最敏感也是最关注的话题莫过于“房价”二字,是也这两年各种“限制级”政策出台的根本诱因。
然而,至少从花花所接触的情况来看,不管是各种二手房中介门店挂出的房源信息,还是各大数据机构的周报、月报、年报,甚至官方每天公布的新房预售价格,均毫无例外的显示了房价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