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今日芯闻
半导体行业的“资治通鉴”,汇聚半导体行业最新资讯,捕捉全球科技圈最新动态。专注于半导体晶圆代工、IC设计、IC封测、DRAM、NAND Flash等产业。华语圈百万半导体人睡前必读的“今日芯闻”。旗下更多订阅号:芯师爷、全球物联网观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田俊国讲坛  ·  【2月26日】第32期《10天非凡心力训练营 ... ·  8 小时前  
湖北邮政  ·  第2136期 新年第一课,紧抓风控合规保健康 ·  23 小时前  
湖北邮政  ·  第2136期 新年第一课,紧抓风控合规保健康 ·  23 小时前  
创意铺子  ·  5 秒带走牙缝肉渣,99 ...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相见恨晚的吸尘器 清洁效果真nice!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拉夫劳伦新春广告太阴间,网友:每个元素都是冒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今日芯闻

强“芯”之旅正式起航!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落地武汉

今日芯闻  · 公众号  ·  · 2018-04-28 19:28

正文


广告

来源:本文内容来自湖北日报 感谢 湖北日报 付出和成果。


4月26日,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在武汉烽火科技园正式挂牌。这是国家信息光电子产业创新突破发展关键时期的一件标志性大事,也是湖北省工业经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一件标志性大事,影响深远。


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 光通信行业强“芯”之旅正式起航。


完备产业和科技人才优势


国家创新中心花落湖北


作为光通信系统的“心脏”,信息光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通信的核心和基石,在未来光存储、光显示、光互联、光计算、医疗卫生和航天、国防中发挥重要作用,全球主要发达国家正在加紧进行科研和产业布局。


目前,国内信息光电子产业领域始终面临“大”而不“强”、产业链发展不均衡、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等短板,发展自主可控的“中国芯”产业化之路迫在眉睫。


去年10月31日,国家工信部正式批复同意武汉建设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这是《中国制造2025》发布后全国正式批复建设的第三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同时也是湖北省获得的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由武汉光谷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负责组建。


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承载着解决我国信息光电子制造业“关键和共性技术协同研发”并“实现首次商业化”的战略任务,为何花落湖北?


“凭借湖北在信息光电子完备的产业和科技人才优势,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最终落户武汉。”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选址武汉,先天优势明显。作为“中国制造2025”第一批试点示范城市以及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武汉汇聚了42所高等院校、56个国家省部级科研院所,拥有包括60余名两院院士以及从研发人员到技术工人全产业链的成熟人才队伍;2016年到2017年,武汉光电子企业销售规模逾万亿元,是国内最大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作为烽火科技下属子公司,牵头单位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内市场份额连续十年位列第一,全球市场排名第五,是国内唯一一家有能力对光电器件进行系统性、战略性研究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联盟”模式运营


打造多元化强大开放创新平台


据介绍,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采用“公司+联盟”模式运营,打造多元化开放创新平台。其阵容可谓强大——


核心股东均是细分领域在国内排名前三的企业,覆盖了行业内60%以上的创新主体;创新中心、中科院半导体所、光迅科技共同发起成立了光电子发展联盟,汇聚了包括华为技术、清华大学在内的25家成员单位。在平台建设、技术应用和市场需求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新中心建立了现代化的企业法人制度,具备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目前共有3个分布区域,分别为创新中心总部、芯片技术部和集成光电部区域。依托光迅芯片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两大技术平台,创新中心组成创建了光电芯片工艺平台和光电集成研发平台(硅光平台、高端器件验证平台),形成了从材料生长、芯片后工艺、光子集成、光电集成、高速系统硬件试验测试的高端工艺和测试的技术平台。


此外,创新中心还组建了包括10名院士专家和17名行业专家的委员会,建立了市场化的项目运作和管理、知识产权归属及技术成果转化机制,成立以来已经实施了硅光技术转移扩散,为硅光技术的首次商用和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