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丁香园肿瘤时间
肿瘤时间是丁香园旗下的专业平台,这里有医生同仁分享经验、解读指南、追踪前沿,是肿瘤医生的充电时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赛柏蓝  ·  2025年,集采趋势 ·  2 天前  
医学影像沙龙  ·  别再把这些结构当成游离体了 ·  2 天前  
Clinic門诊新视野  ·  赛禾医疗亮相Arab Health ... ·  2 天前  
丁香园  ·  这年头,谁还在用 AI 搞科研? ·  2 天前  
赛柏蓝  ·  多地取消医院用药数量限制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丁香园肿瘤时间

假如 DeepSeek 当科室主任

丁香园肿瘤时间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1-31 20:20

正文

最近几天,国产 AI 大模型 DeepSeek 刷屏了。他 都能干啥?我们决定让 DeepSeek 当一天科室主任试试。

丁香园
假如你是科室主任,要在科室会议上介绍 DeepSeek,写一份发言稿。

DeepSeek:

**《DeepSeek:从「科室实习生」到「卷王住院总」的奇幻之旅》**
——XX 科室 AI 同事入职欢迎会

**各位战友:**

(开场掏出听诊器放在桌上)
在开始前先做个调研:昨晚夜班被会诊电话叫醒超过 3 次的请举手(停顿等待),很好,看来今天这个会至少要救回大家 30% 的睡眠时间!

(PPT突然弹出卡通版住院总崩溃表情包)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主任又开始推销什么电子病历升级版了」。但今天要介绍的这位新同事,堪称医疗界的「瑞士军刀」:
- 它像规培生一样任劳任怨写病历
- 像药学部一样严防死守查配伍
- 像老主任一样引经据典定方案
关键是...它从!不!需!要!值!夜!班!

(切换急诊室监控录像快放画面)
上周五张医生抢救心梗患者时,这位 AI 同事偷偷干了三件「缺德事」:
1. 把心电图 ST 段抬高动态做成表情包推送到抢救室大屏
2. 给正在胸外按压的规培生播放《最炫民族风》节奏指导
3. 自动生成病危通知书的「人文关怀 plus 版」—— 连患者养的柯基该托付给谁都考虑到了

(突然严肃切换手术室无影灯画面)
当然,我们已给这位「皮皮虾」同事戴上三道紧箍咒:
- 循证医学金标准:所有决策必须标注证据等级
- 红线预警系统:偏离指南 10% 立即触发警报
- 人机互啄机制:各位随时可以给它诊疗方案打差评

**未来三个月我们要玩三个副本:**
**副本一:【病历大逃杀】**
- 每周五科会直播人机病历 PK 赛
- AI 生成病历 vs 主治医师手写病历
- 输的一方请奶茶(放心,AI 的账户已预充 500 元)

**副本二:【医嘱狼人杀】**
- 在医嘱系统里随机插入 AI 埋的「地雷」医嘱
- 比如把「生理盐水」改成「生理盐汽水」
- 成功纠错最多者解锁「药神」称号

**副本三:【科研大乱斗】**
- 用 AI 生成 18 份离谱论文题目抽签盲选
- 比如《柳叶刀》风格的《走廊加床对护士鞋跟磨损的影响》
- 三个月后验收最「荒谬但科学」的成果

(突然播放《流浪地球》BGM)
我知道你们有人觉得 AI 迟早要抢饭碗,但现实是——
当隔壁科室开始用 AI 写论文发 SCI 时
当兄弟医院用 AI 把平均住院日压到 5.2 天时
当医保局用 AI 系统审查每一份病历时
我们只有两条路:

要么成为骑在 AI 头上的「赛博医生」
要么变成 AI 流水线上的「人肉校对员」

(掏出三把手术刀拍在桌上)
现在,请各位领取你们的「AI 驯化三件套」:
1. 门诊话术改造包(含 50 个怼患者说「这个问题 AI 也不同意」的优雅话术)
2. 人机协作黑话手册(从「帮我看看」到「你行你上」的 108 种调用姿势)
3. 反向 PUA 记录本(记下每次被 AI 蠢哭的瞬间,月底找工程师算账)

**记住,我们的目标是:**
**让 AI 在门诊当「背锅侠」**
**让 AI 在病房当「守夜人」**
**让 AI 在科会当「显眼包」**
而各位,永远做那个
**「站在 AI 肩膀上开医嘱」的控场王者!**


丁香园
最近中美医疗很火,你作为科室主任,怎么和同事聊起这件事?

DeepSeek:

作为科室主任,想和下级医生聊这个话题时,既要展现对行业热点的敏感度,又要兼顾专业深度和趣味性,同时避免「说教感」。以下是一个更鲜活、更有代入感的思路框架,结合具体例子和互动设计:

1 . 用段子破冰,引发共鸣

开场方式:「 最近中美医疗对账的段子都刷屏了吧?我有个朋友在美国看病,收到账单后问医生:『这是治病的费用,还是买医院的股份?』(停顿)咱们国内患者要是看到美国账单,估计得说:『这价格,病好了,钱没了;病没好,钱也没了。』」

目的: 用幽默段子打破严肃氛围,拉近距离,同时点出中美医疗费用差异的核心矛盾。

2. 用对比案例激发讨论

抛出具体场景:「 假设同一个阑尾炎手术——

美国版:术前账单要等保险公司和医院扯皮 3 个月,最后患者自付部分能买辆二手车; 中国版:患者刷医保卡出院,但可能吐槽『床位费涨了 5 块钱』。你们觉得这背后的逻辑差在哪儿?是制度设计,还是文化习惯?」

互动设计: 可以点名问年轻医生: 「小王,你轮转过医保办,遇到过患者对账单的奇葩问题吗?」

3. 结合科室日常,用专业梗深化话题

关联实际工作:「 咱们天天写病历,但中美病历的『对账价值』天差地别—— 美国医生写病历得像律师,每个字都要防保险公司抠字眼拒付;咱们写病历得像侦探,既要严谨还得防患者回头翻旧账。 (笑)你们说,要是让美国医生来咱们科写一天病历,会不会崩溃?」

目的: 用医生日常痛点(病历书写)切入,既显专业又接地气。

4. 抛出争议性问题,引导深度思考

挑战性提问:「 有人说『美国医疗贵但透明,中国便宜但糊涂』,你们同意吗?举个例子: 美国患者能查到主刀医生收了多少刀钱,但咱们连耗材品牌都可能被患者问懵;反过来,咱们的急诊可以先救命后算账,美国急诊可能先刷卡再救命。 这种差异到底是『先进』还是『缺陷』?」

补充弹药(显深度): 可以补一句:「其实美国也有『天价账单倒逼患者众筹』的荒诞剧,中国也在试点 DRG(按病种付费)对标国际——没有完美体系,只有适合国情的迭代。」

5. 以未来视角收尾,激发团队参与感

升华话题:「 咱们科未来如果接国际患者,或者和海外医院合作,医疗对账怎么既合规又人性化?比如—— 能不能用区块链技术让费用流转透明化?或者设计一套『小白患者也能看懂的账单模板』? (看向团队) 这事儿光靠行政人员搞不定,你们临床一线有什么脑洞?」

行动号召:「 下周例会,咱们可以组个『吐槽大会』,每人贡献一个中美医疗对账的槽点或灵感,最佳提案者奖励咖啡券!」

关键技巧总结

用反差对比: 中美案例对比、制度差异对比、患者体验对比,天然自带戏剧性;
绑定日常场景: 从病历书写、医患沟通、耗材使用等科室具体工作切入;
埋梗不抛结论: 多用反问和开放式问题,让年轻医生觉得自己在「共创观点」;
留行动接口: 把讨论导向实际改进(如优化科室流程),避免空谈。

禁忌:避免直接批评国内体制或盲目吹捧国外,保持客观中立的调侃立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赛柏蓝  ·  2025年,集采趋势
2 天前
医学影像沙龙  ·  别再把这些结构当成游离体了
2 天前
丁香园  ·  这年头,谁还在用 AI 搞科研?
2 天前
赛柏蓝  ·  多地取消医院用药数量限制
5 天前
腾讯研究院  ·  最全两会知识,帮你看懂两会!
7 年前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吴天一:高原上的生命守护神 | 天下英才
7 年前
VALSE  ·  【17-13期VALSE Webinar活动】
7 年前
凤凰财经  ·  十年来,哪个城市的房价最魔幻?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