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非同凡响的日子,因为28年前的今天,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这标志着一个多世纪以来医学界恐同的终结,性倾向和性别认同的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正在向国际认可迈进。
这就是
国际不再恐同日
(“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Biphobia, and Transphobia”,即IDAHOTB)的由来。虽然中文通常会译为国际不再恐同日,但IDAHOTB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这个国际日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唤醒世人正视并逐步消除对LGBT+群体,即同性恋(Lesbians/Gays)、双性恋(Bisexuals)以及跨性别者(Transgender)等的恐惧,号召大家关注因性倾向及性别认同的差异而产生的一切施加在肉体上、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对待。
随着社会对于LGBT+群体关注度的不断提升,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舆论报导层出不穷,不管认可他们的人有多少,来自LGBT+群体的人们早已活跃在社会中的各个平台。
生活大爆炸里
Sheldon
扮演者
Jim Parsons
就是一位同性恋者
去年已与男友完婚
~
热门脱口秀艾伦秀的主持人Ellen DeGeneres同样也是一位同性恋者
2008年与交往多年的女友完婚~
前田径运动员Bruce Jenner变性后首秀登名利场杂志封面
现在的她叫Caitlyn Jenner
上世纪90年代,由于“同性恋社群”一词无法完整体现相关群体,“
LGBT
”一词便应运而生,并逐渐普及开来。
图片来自美剧Will & Grace,这也是同性恋者第一次作为主角在美剧中出现
不过床上的Will和Jack之间有的只是纯洁的战斗友谊~
LGBT+都包括什么
⚑
L:
Lesbians(女性同性恋者)
⚑
G:Gays(男性同性恋者)
⚑
B:Bisexuals(双性恋者)
⚑
T:Transgender(跨性别者)
⚑
Q:Questioning/Queer(对其性别认同感到疑惑的人/酷儿)
⚑
I:Intersexuality(双性者)
⚑
A:Allies/Asexuality(盟友/无性恋者)
......
不论你平时对这个领域是否有所了解,但相信在这一溜概念中,总有几个看起来熟悉的。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性向不应再被繁衍后代的任务所束缚,甚至性别也不再是与生俱来、不可变更的特质了。主流思想接受与否,对异性或同性产生“
性趣
”,都不再值得大惊小怪。那么,如果对任意性别都没有性方面的渴望呢?
Asexuality(无性恋)
就描述了这样一些人,他们不具有特别明显的性倾向,即不会对男性或女性等性别表现出特别明显的性冲动,但可能会有情感上的浪漫感觉、浪漫吸引力、建立浪漫关系等欲望。
具体还可以分为异性浪漫无性恋、同性浪漫无性恋、双性浪漫无性恋、无浪漫情节无性恋等等。
依据加拿大心理学家Anthony Bogaert在2004年的一项研究,英国有1%左右的人口感受不到来自任意性别人群的性吸引力。
这还是愿意去参加调查、愿意去在“不论哪个性别,对我来说都没有性驱力”这一项上勾选的人数。毕竟对于无性恋者来说,隐藏在人群中是件无比容易的事儿。
从那个模模糊糊的定义上看,无性恋跟性冷淡被搅和到一块儿一点都不奇怪。直到20世纪中后叶,无性恋才正式被“升级”为性学研究对象。
依据相关研究,无性恋者并不具备那些喜闻乐见的心理问题,比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啊、无法合理控制愤怒啊,抑郁、焦虑、述情障碍、自杀倾向、生理疾病这些也都一概没有。最后心理学家得出结论——
无性恋是一种性取向,与同性恋、异性恋一样,并不可以自主选择,不是生理或心理疾病,不等于节欲或禁欲,无性恋者对性的态度也并不一定是厌恶或恐惧。
无性恋,与生俱来。
他们不是怪物,也可以约会、相爱、结婚、生小孩、生老病死,只不过性生活对于他们的人生来说是一门选修课,逃了就逃了,没成绩也不影响毕业。
而且,与性功能障碍或性冷淡不同,很多无性恋者是具有正常性欲的,但他们多数倾向于自行解决。
所以存在着这么一个无性恋者的圈内梗——跟别人啪啪啪还不如吃蛋糕呢。
《(无)性恋》电影海报
2011年,“无性恋”被搬到了大荧幕之上。这部名为《(无)性恋》的纪录片将世界上最大的无性恋线上社区以及无性恋资料库AVEN——
Asexual Visibility and EducationNetwork(www.asexuality.org)
的创始人David Jay的经历、他为无性恋群体作出的努力以及一些真实存在的无性恋者的个人生活展现了出来。
早在中学时期,David Jay就发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大学期间,他向家里正式出柜。从那一刻起,向全世界剖析自己就变成了David的日常。
2001年,David成立了AVEN,他们的目标是:“
creating public acceptance anddiscussion of asexuality and facilitating the growth of an asexual community
(
建立起公众对于无性恋的接受与认可,引发社会对其进行讨论,促进无性恋团体的成长
)”。现在,AVEN已经拥有了包括中文在内的16种不同语言的分站(中文版会直接转到豆瓣无性恋小组)。
从AVEN的英文全称不难看出,无性恋需要的是终止隐形状态,提高关注度。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可怕的不是来自恐同者的那种恐惧、憎恨,甚至暴力相向,更过分的是来自全世界的无视和否定。
毕竟社会认同感对人类个体来说必不可少
,试想,无时无刻不在怀疑自己存在的合理性,是一种什么感觉?
因此对于无性恋群体来说,类似AVEN的组织的出现至关重要。尤其当“潜在的”无性恋者初次意识到他们与众不同的时候,如果没有相关群体为他们指路,出于缺少对自己的了解,他们很可能会倾向于寻求医疗方面的帮助,因为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不正常、得了病。AVEN可以帮助无性恋群体更好地了解自己,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正确定位。
在“性”已经成为自我表达的一种手段的当代社会,来自LGBT+群体的其他人都已经开始在平权的小道上狂奔,无性恋者往往还被困在非常尴尬的潜逆或者无休止的解释中无路可逃。
《(无)性恋》中,LGBT+游行的大队里,无性恋者仅仅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寥寥的几个人,在队伍末尾,举着黑灰白紫相间的旗子,右手中指带着黑戒指,挂着写有Asexual的牌子,不停跟人解释着“我们是谁”。
有一位无性恋者说:“
我们的处境与变性人不同,没有人害怕我们,也没有人想要杀死我们,人们只不过认为无性恋是不可能存在的东西罢了。
”
可能人们都爱用自己的步伐,去丈量他人的道路罢。但在无性恋者那里,“正常”的性生活真不是刚需。
世界那么大,那么斑斓,愿每个正常却不平凡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容身之所,愿每个勇敢说爱的灵魂都不再孤单。
参考资料:
[1] http://www.asexuality.org/
[2] https://www.douban.com/group/61607/
本文图片全部来源网络
文案:
Rick
排版:
Morty
— The end —
优恪预告
“学范冰冰每天敷一片面膜,
我把自己的脸搞成了水合性皮炎……”
请收下这份关于面膜的免踩雷指南!
更多测评报告
请放下那些所谓的偏见,用爱,去治愈“艾” | 优恪专题
防护口罩测评出炉!呼吸大事优恪"罩"你!(优品开卖啦!)
看了本次花生油的测评报告,优恪君连叹三口气...…
8款畅销防晒霜大PK,这个夏天看这一篇就够了
情到深处下不去嘴?让防晒唇膏来救场!
Tested for you in Ger
ma
ny
德国权威实验室检测,测评出优质商品,让消费者放心选购。不接受送检及任何形式的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