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在牟旭涛的支持下,我们想到一种奇葩的方法:将
CI
登记与
IP
地址管理流程结合:所有接入网络的服务器或网络设备都要有
IP
,
IP
必须走流程申请,走流程申请就必须登记
CI
,有
CI
后就能通过自动发现获得
CI
的详细信息,有了
CI
的详细信息后,就能顺藤摸瓜(自动发现或人工追查),把与之关联的
CI
找出来。
这是应该一个完美的闭环,
CI
不会漏了吧。
可是,如果私设
IP
呢?
这就要用最后的绝招了
-- “
黑
IP
检测
”
:所有网段挨个
ping
,抓出所有活动的
IP
,然后与
IP
申请流程做比对,发现黑
IP
。发现黑
IP
后,提交给网段管理员分析
IP
对应的设备,如果实在分析不出来,就提给机房管理员,顺着网线找!
通过这个极端方法,我们真的发现了大量遗漏登记的设备。
不过,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们发现问题更加复杂,比如,云环境下,操作系统是自动安装的,
IP
也是自动分配的,没法走流程申请,怎么办?非云环境下,远程装机需要使用
DHCP
地址,如何将
DHCP
网段排除掉?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最终问题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