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算个数学题:汉艺给我们4个小组成员“发了”4位指导老师。
然后大家刚做完1个项目,就拿回了2个热乎乎的设计大奖~~
|本期分享学员|
获 缪斯设计奖 Wearable Technologies赛道 银奖之前网传有些学校的热门课程主要靠“抢”才能学,我们学校恰恰相反,产品设计下有三个专精方向,分别是偏环境、偏产品、偏平面。学校没有给我们划出非常明确的界限,完全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自选方向去发挥,像有位同学就经常去薅平面设计的课程,而我是属于兴趣点非常非常多的人,基本各个领域的课堂上都能见到我。说不定今天在平面课上,明天在环艺课上,反正都有可能。对了,我还选过书籍课程、界面设计的课程......虽说这些课程给我的收获都很多(“端水大师”发言),但最难忘的应该是学环境设计那几周。当时选择环境设计一方面是因为真的对它好奇,另一方面是学校的环艺老师很厉害,经常能给大家争取来实际的项目实操练习,优秀的作品甚至有可能落地。而我作为对环艺零基础的学生,闹了个“乌龙”,事情是这样的,关于这门课的具体安排是我们根据甲方提供的地点、预算、以及设计要求,每位同学都去出方案,然后再择优挑选。为了把这个项目做好,把所有的设计能力都发挥出来,那几天我猛猛熬夜“肝”的超级卖力,第一次去给老师过方案的时候,老师非常“满意”,然后笑眯眯调侃我说:“你的方案价值100W,造价价值的那种”:)主要那个时候我虽然捧着第一版设计方案去给老师过稿,但其实环境设计到底是什么、集体怎么做,我还没摸清。在甲方给出的限定环境空间中,我把所有的建筑物,甚至是小产品,都精心设计了一通,用产设的思路建模......然后就超出了甲方的预算。后来看到其他同学的项目做的相对概念,用环艺的思路,规划图上就需要有主有次,尽量控制在甲方的预算范围内,这才是项目能够落地的标准。我来汉艺的时间不长,目前刚做了第一个项目就拿下2个缪斯设计奖,体会蛮多的。最想跟大家聊聊的是“汉艺老师的问题”。去参加冬令营的时候,我们项目小组一共4位同学,指导过我们小组的老师也有4位。没想到汉艺辅导作品集是1V1,做小组项目还是“1V1”。不过这两个1v1可不一样,若说辅导作品集是因材施教,那小组项目的话就感觉老师们好像“神仙打架”。当时我们项目小组正在选题阶段,经过不断的延伸和细化,一致敲定从“森林火灾”、“森林消防”的话题入手,还被老师们一次性通过了。然后接下来老师们给出的建议是:夏老师建议:与森林火灾类似的灾难事件,还有汽车被撞时会有爆炸性火灾,这时汽车上配有相应的安全气囊,可以从这一点再去发散思维,尝试可行性。赵老师、何老师的建议:根据我们调研的内容,火灾中涉及到消防员的死亡,也是一个思考角度。王老师建议:在日本有类似的火灾事件,是灾后会有大量烟雾弥漫持续7天左右,这时人们出行可能需要更适合的口罩或面罩之类,甚至更多。原本以为报了机构,过了选题,再加上专业老师的指导,这个项目就快成了,没想到老师们提供的思路又多又好,也是一种“烦恼”hhh。(我们根据不同思路,区分方向深入调研,再去做项目,但因为大家后续还有申请计划,就不继续展示了,望见谅~在汉艺冬令营开始之前,也是正式开始做项目前。听朋友说付老师教学非常好,她带过的学长学姐作品集排版都超棒,我实属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名”了,赶紧拿上以前在学校做过的课程作业想去试试。第一次上课的体验谈不上好坏,主要是“我不服”。毕竟拿过去的作业不敢说有多好,但的确耗费了我不少精力,付老师看过后却犀利的指出了很多问题,比如调研不够、逻辑不完善等等。现在正式做了一整个项目下来,忽然感觉与其说付老师看问题“犀利”,应该是“一针见血”,因为她说的好像都对TT。前阵子我又去约了付老师的课,现在经历过一次真正的项目设计流程后,设计思维正在潜移默化的转变,付老师看到我现在的项目,明显“变温柔”了~而且汉艺的老师可不止是能给人辅导作品集,旅游攻略这块他们也挺拿手的,上次打算去新加坡旅行,主带赵老师给我提了不少好玩的打卡地,主打让我把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很多次在想不通方案,被同学“卷”到人紧绷绷的时候,都是赵老师陪着我、鼓励我,看着他对设计、对生活小事从容的态度,是我的“人生榜样”!我算是对事物很容易产生好奇心的人,不管在学校还是在机构,都希望能接触更多元丰富的东西,这种不同思想的碰撞让我受益匪浅。但如果是期望得到专一、系统指导的同学,相信汉艺一样可以帮你实现,因为在选择机构时,汉艺给过我这种感觉。当时有计划的准备作品集、拿奖项,主要是为了能给自己多找几条路,比如留学、保研、实习等,有奖的话能让我底气更足。之前在学校附近联系过不少大大小小的作品集机构,甚至有间机构在我们签合同当天,我被同学劝退了。倒不是说同学告诉我的信息多爆炸,主要在与机构沟通时,他们其实经常忽略我想“多路径发展”这件事,主要引导走留学路子,与我原本的规划不一致后,难免让人有些迷茫。后来听朋友说她在汉艺的体验不错,跟咨询老师联系那天,讲到我的诉求后,老师马上很专业的根据我的情况介绍怎么规划、如何准备等等。相比之前被其他机构单一引导去留学,人都麻了,这种专业专一的态度让我感觉信心再次被建立。现在来了这段时间,虽然做的项目不多,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内容,以及比较发怵的建模问题,都在一一被解决,积累下来,我不止一次对自己说过“原来我还能这样!”总之,跟汉艺的老师、同学们相处下来后,我的潜力好像被挖掘出来了。下面,我还想用剩余一点篇幅跟大家介绍些“吃喝玩乐”~冬令营两周的时间比较紧张,大家为了努力冲项目几乎没有出去玩的时间,但有次我跟小伙伴去逛北京的SKP-S,里面的消费虽高(没什么可以消费的),但商场里的装置、一些品牌的产品设计,对设计生来说倒是能有不少启发,关键距离汉艺也很近,适合边玩边学。还有汉艺楼上的豆花(可能是冯记豆花)也很好吃,推荐一下。剩下的就靠大家继续去挖掘吧,我猛猛努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