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西藏之旅的第十六天。早上拉开窗帘,日喀则沐浴在阳光中,早餐后到的第一站是扎什伦布寺,这是除了布达拉宫外,藏传佛教最重要的道场。这是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从四世到今天的第十一世班禅
确吉杰布
一直都以扎寺为活动中心。扎寺15世纪初建立,一直有序发展,因为十世班禅的政治地位,解放后没有受到太多的破坏,寺庙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金顶黄墙,庄严大气,你来这里可以感受到比较完整的寺庙规制,这里的游客和朝圣者很多,为扎寺带来了一些红尘的热闹。其实空门和红尘本无绝对的间隔,绝对的间隔意味着绝对的寂寞,俗人在世间挣扎,总需要某种超越现实的寄托,而遁入空门的人,如果没有红尘之人来朝拜,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托。人类以合作的方式,达成了某种精神和肉体的和解,求取神灵则是便捷之道,强大的人能够自我达到灵与肉的和谐。
离开扎寺,我们一路向东,下一个目的地是卡若拉冰川,位于江孜县境内,江孜还有另外一个著名的地方,江孜古堡,也叫江孜宗山古堡,西藏古堡不少,这个古堡有英勇的历史。1904年英军攻打江孜,西藏军民在宗山上用土制的枪炮,顽强抵抗了两个多月,弹尽粮绝,抗英勇士全部壮烈牺牲。这段故事在电影《
红河谷
》中有充分的体现。今天的江孜被叫做英雄城,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停下来参观古堡,我们送上了注目礼。
随后我们到达了乃钦康桑雪山脚下的卡若拉冰川,这一冰川是中国离公路最近的冰川,曾经和G349紧密相连,现在全球变暖,冰川退缩,已经离开公路上千米,但依然是离普通人最近的冰川,站在公路上仰望冰川,冰舌冰峰清晰可见,冷艳而壮观。非常可惜的是,连接成一片的冰川中间有个伤疤,这是1996年为了拍《红河谷》电影,制造雪崩效应,用炸药炸掉的,当时大家没有环保意识,犯了不可挽回的错误。地球不需要人类,人类离不开地球,珍惜地球给我们的一切,消除人类的狂妄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至今,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平衡的事情,还屡屡发生,当人类意识到自己的愚蠢,往往就像落下悬崖峭壁时的一声喊叫,除了空谷回响,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告别江孜,我们进入山南市的浪卡子县,当地朋友以歌舞欢迎,并为我们准备了午餐,随后我们继续上路,羊卓雍措扑面而来。羊湖是西藏最受欢迎的圣湖之一,呈现半圆形曲折环绕,你永远只能见她的一部分。沿着湖边前行,她一直追随你左右,那一湖翡翠蓝的诱惑,让你似梦似幻,欲罢不能。极致的美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描述的,那种感觉就像贾宝玉见到了林黛玉,先是目瞪口呆,随后就陷入了迷狂的某种兴奋,好像几世几劫见过,万年的留恋和缘分。这个时候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那是一种来自原始的冲击,是一种在人类使用语言之前就有的对于天地大美的感应。
从羊湖离开,内心就有了一种失落,好像失恋的感觉。下山后我们沿着雅鲁藏布江一路前行,顺着拉萨河谷到了拉萨市内,我们入住拉萨松赞,拉萨朋友希望我为拉萨直播,并让我穿上藏装,恭敬不如从命,我换上藏装。晚上7点到小昭寺开始直播,一路宣传拉萨的市井和传统文化,体会八廓街的热闹。容中尔甲老师也到拉萨来看我,参加了直播,并为网友引吭高歌。第一场直播完已经9点多,我们匆忙吃完晚饭,又赶到布达拉宫广场,和网友们一起欣赏布达拉宫夜景。本来布达拉宫的灯光应该十点半断电,但为了我们今天延续到12点,我和朋友说不能特殊对待,朋友说希望我们宣传大美西藏,就当在五一前和网友共同先过一个节日吧,我也大为感动。布达拉宫在明媚的灯光下,高远庄严肃穆,对面的月亮冉冉升起,映照千年宫阙,自松赞干布建城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宫殿依旧在,独自笑春风。“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历史上每一个朝代的辉煌,基本都是以老百姓的生灵涂炭为代价,而今祖国昌盛,普通老百姓也能够在故宫和布达拉宫前流连忘返。“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多一点人间烟火的平常,少一点天翻地覆的雄心,也许更是天下百姓的福音。
直播完回到房间,已经接近晚上12点,拉萨的城市灯光开始暗淡下去,高原的天空下,人们安然入眠。我在拉萨河畔潺潺的流水声中,和你说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