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方网
魔都生活风向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日闵行  ·  改造完成!免费开放 ·  9 小时前  
今日闵行  ·  🫧在闵行这里,能找到宁静与自由 ·  23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方网

“先下后上”报道引热议!这些正在消失的上海城市文明,值得被唤醒

东方网  · 公众号  · 上海  · 2025-02-14 20:26

正文

近日,关于上海地铁

“先下后上”规则逐渐式微的报道

引发社会广泛讨论

记者调查发现

这一曾被誉为

城市文明缩影的乘车礼仪

正面临挑战


由此衍生的公共交通秩序、

公共场所规范等问题

成为市民热议焦点


此前报道

戳👇

"先下后上”,上海这张名片正在被忘记?记者实探地铁早高峰





“先下后上”名存实亡?上下车乱象频发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在人民广场、徐家汇等枢纽站点观察到,站台“下车区”标识被候车乘客占据,列车到站时 “边上边下”甚至“抢门上车”成为常态 。2月10日早高峰,9号线徐家汇站更因乘客争抢爆发口角,下车者高喊“先下后上懂不懂”却遭人群推挤。 多位受访市民坦言,尽管知晓规则必要性,但在人潮汹涌时,“赶不上车”的焦虑往往压倒文明自觉。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地铁自2006年起高频播放的“先下后上”提示广播已悄然消失,仅保留安全警示。运营方解释称此举系因乘客投诉播报过多影响信息接收,但强调新版《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仍保留相关条款,并在大客流站点人工引导。这种 “规则犹存、执行弱化” 的现状,折射出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出行效率间的深层矛盾。





争议升级:规则与人性的博弈




网友们各有各的观点

支持强化秩序者

呼吁建立“不文明数据库”

通过人脸识别公示违规者

务实派则指出

部分乘客下车迟缓、

地铁关门过快等现实问题

倒逼“抢上”行为

有通勤族分享策略:

“提前几站挪至车门,

否则根本挤不下地铁。”

更有人直指运营责任:

“车门开关仅10秒,

这是制造抢车恶性循环!”

争议蔓延至更广维度:

公交站台抢座、

无障碍电梯滥用、

让座礼仪缺失等现象

被接连提及

市民反映

“公交车后门上车、前门挤占” 很常见

投诉无果




消失的温度:从“先下后上”到“文明礼让”





讨论中,与“先下后上”相对应的,关于 “给孕妇让座”被提及 。有网友以及,孕妇上车,大多数人盯着手机,或假装盯着手机,目不斜视。


有市民痛心表示: “这些本是上海效率与温度并存的象征,如今却被‘灵活变通 消解。”

正如网友所言: “当所有人不再觉得‘不抢就吃亏 ,社会才能真正有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