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云济寺
评论人韩青的自留地,游走在公益和媒体之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舰大官人  ·  官人的决断:周六准时回沪!✈️ ... ·  22 小时前  
猫笔刀  ·  最有悬念的一次 ·  2 天前  
龚文祥  ·  4个选项各占25%左右-2024091416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云济寺

公益评奖的潜规则:大家好才是真得好

云济寺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3-01 21:16

正文

每个行业都有潜规则,公益行业也难幸免。不同的是,其他行业的潜规则多是出于利益,公益行业的潜规则是因为意识:要有建设性,要做“好人”。否则,就会招致白眼和冷落,和绝大多数资源绝缘。这在行业会议和公益评奖中得到集中体现。正在评审阶段的“首届公益评论影响力奖”,即存在这样的问题。



“公益评论影响力奖”由《公益慈善周刊》主办,北京億方公益基金会资助,旨在体现公益领域发展最重要的声音,搭建一个通过反思与批判来建言行业发展的发声平台。(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见)今年是第一届评选,目前已经筛选出了30篇入围文章,基本体现了过去一年公益相关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声音,比如罗尔事件、陈光标事件、百度贴吧事件和99公益日等。


序号

作者

文章标题

发布平台

1

李光

慈善法:8大进步与10大期待

南都观察

2

张媛

对公益行业的道德绑架,我心悲凉

媛的漂流记

3

姚家怡

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做公益将变得多难?

凤凰大学问

4

曦力

“一妻多夫”的隐喻与公益神话的现实--对99公益日的人类学解读

公益慈善周刊

5

李光

为什么说腾讯公益是一个伟大的创新?

南都观察

6

金锦萍

罗尔事件法律疑云,金锦萍详解六大问题

南都观察

7

宋志标

罗尔超限募款风波:人情法律两茫然

旧闻评论

8

葛均泊

“罗尔事件”治本还是要打通儿童大病救助信息互通的壁垒

中国公益研究院

9

周如南

“罗尔门”之后,社会动员的边界在哪里?

NGOCN

10

黎宇琳

轻松筹,轻松骗?他没有违法,却制造着“诈骗界”的朝阳产业

公益资本论

11

李健

百度贴吧事件是公益组织的胜利

公益慈善学园

12

韩青

拽上公益的手,百度可放心地吃人血馒头?

NGOCN

13

宋志标

陈光标:小丑落幕

旧闻评论

14

李小云

社会生态的变化与公益行业和基金会的发展

善达网

15

李小云

中国公益头上的“三座大山”

公益慈善周刊

16

卢德之

资本、共享与21世纪慈善

华声在线

17

王振耀

完善红会发展的法治轨道(新论)

人民日报

18

刘韬

市场化能解决公益行业的低效问题吗?

发展观察

19

黎宇琳

“小而美”的公益逃不过被吃掉的宿命

公益资本论

20

韩青

从市场化到规模化,公益行业为何总陷于口号之争?

NGOCN

21

张军宏

凭什么社会企业要限制分红

社会创业家

22

王龙玺

慈善的演进

玛丽斯特普

23

王龙玺

慈善远景、不确定性与性教育的未来

玛丽斯特普

24

李嵘函

24城走过了半年,到底看到了什么?|24城の反思

二黑的爸

25

凉意

微辣青年走的是什么路,是不是此路不通?

有点凉意

26

李宗克

社区基金会的观察和思考

公益慈善学园

27

朱照南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中美影响力投资面临相同挑战

善与志

28

闫加伟

时间银行为什么就是做不成?

社会创业家

29

黄浠鸣

股捐“税不起”?数字告诉你!

善见

30

白丁

权力、压迫与霸权:如何评价今天我们资方和草根NGO之间的关系?

发展观察



但注意到,关于99公益日有两篇入围文章,一篇为李光在“南都观察”上刊发的《为什么说腾讯公益是一个伟大的创新?》,一篇为曦力在“公益慈善周刊”上刊发的《“一妻多夫”的隐喻与公益神话的现实——对99公益日的人类学解读》,一是正面评价,一为文化反思,和其他事件不同,不见批判的声音。


我在“NGOCN”上刊发的《去年99公益日筹款八千多万,有六千万去向不明?》,则未能成功入围。可能一些公益同行还有印象,当时这篇稿件阅读量很快达到数万,也引发不少讨论,腾讯公益和被点名的机构多做了公开回应。NGOCN微信公号当天删除了这篇稿件,后来解释说是因“标题不够精准”,担心带来不必要的误解,并不是所谓的“数据失实”或“公关所致”,网站则将“去向不明”改为“没有公开去处”。


和“公益慈善周刊”的发起人董强老师沟通,他的回应是每个作者只能有两篇文章入围,“那篇文章存在一定的争议,而且透明度的讨论也不是新问题”,“公益组织筹资太难了,不能太为难他们”,“评奖的重点是推动和建设,过于负面和过于极端的文章不能进去太多,否则大家对公益就没信心了”。



董强老师对建设性的看重,可能代表了不少公益人的想法。那我们不妨讨论一下,什么是建设性,建设性有哪些局限,建设性和批判性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一、建设的资质不是人人都有。


所谓“建设性”,有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内容上,提出异议的同时,要说明问题的解决思路或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二是态度上,先肯定大局是好的,发心是好的,让被批评方乐于接受。


这决定了,“建设性”更适用于一个团队的内部讨论,而非社会层面的公共对话。“建设性”的前提是,你要么身处其中,有建设的条件,要么经验丰富,有建设的能力。以建设性为标杆衡量稿件也好,筛选项目也罢,都是在混淆大社会和小团体的边界,也会让普通公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声音难以得到充分表达。


如果建设性成为公益行业的一种“政治正确”,那就容易损伤公益价值和公益样式的多元性,也会拉低整个行业的思考水准。


举例来说,环保人士批评鄱阳湖建大坝会导致一系列生态问题,如果按照“建设性”的要求,环保人士先要说明如何解决干旱问题,才有资格说生态问题,但这并不是他们的专业领域,更不是他们的份内之责;另如,环保组织会对污染企业提起公益诉讼,如果按照“建设性”的要求,他们应该和企业共同协商,一块治理,问题是,那些企业会搭理他们吗?


再如,郑州被强拆的城中村村民批评拆迁政策,叫骂拆迁官员,如果按照“建设性”的要求,他们得先照顾郑州市的整体形象,先肯定官员的发心是好的,拆迁是城市发展的必然,只是一不小心,才派了几十号人把他们家的房子给拆了,把坚守的村民打了一顿。将心比心,谁家房子被强拆了,自己还有这个耐心?


二、换个角度看,批判也是一种建设。


建设有建设的价值,批判有批判的意义,二者相辅相成。对于一些社会问题和行业问题,批判能引发关注,揭示根源,促成改变,换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建设。


拿99公益日那篇稿件来说,至少让公益机构财务透明度再次引发关注。一些基金会的朋友私下说,他们的工作量较往年增加许多,要盯着每个项目的进展,催着出结项报告和财务报告。腾讯公益的一些伙伴也表示,他们将会在技术上做一些改进,对参与筹款的公益组织提出更高的要求,让财务进展及时在网站上公开。


稿件是否有建设性,不在于姿态,也不在于发心,而在于后续影响,但这不是稿件作者所能掌控的,主要看相关方有无意愿达成改变。作者能做到的,顶多是文稿有理有据。


三、强调“建设性”会消解公民意识。


对“建设性”的过分强调,还会强化公益行业的“好人文化”,消解本就薄弱的公民意识。公民的两个特点,一是敢维权,二是说真话。好人的两大特点则是,做好事,说好话。


做好事,这点看似没啥问题,很多人进入公益领域,就是本着做好事的心,但因为没将公益视为一种权利,所以好事是能做就做,不让做就不做,而不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


说好话,就是赞扬和鼓励,多讲优点,不说缺点,至少不公开说缺点,这样才能少得罪人,有资源和氛围把事做好。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得好。就像公益行业的各种评比,多只见最好的,不见最差的,比如基金会中心网的透明榜单,大家只看到得分最高的数十家,像以往河南宋基会那样资产最多、最不透明的,已经很难在评比中看到踪影。


鼓励是一种力量,批判也是一种力量。很多社会问题和行业问题,如果不公开讨论和批评,就很难引起重视,促成改变。这时候就需要公民意识了,尤其是说真话,或是符合实情的话,或是内心想说的话。真话可能是好话,也可能是坏话,但能引起重视的多是坏话。


坏话自然不中听,在“好人文化”的影响下,很多公益人虽然嘴上说着公益要去道德化,但内心中已经习惯了被外界褒扬和夸赞,外界一有批评,“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就成了本能的应激反应。大一些的平台碍于脸面不好直接发作,便拿“建设性”作为他们积极防御的武器,还能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但说白了,这不过是要求别人把好话说出水准,在专业术语的包装下拔高自身贡献和地位,或者即便别人有些批评,说话方式也不能让自己不舒服,起码不能过于难堪。


想想很可笑,政府部门都没把“建设性”作为对公民批评的要求,公益机构却把这三个字时常挂在嘴边,记在心里。如果这是和政府、企业打交道时的自我要求也就罢了,问题是,他们还把“建设性”作为对其他机构、项目甚至文章的要求,与“正能量”交相辉映,能不能解决社会问题暂且不说,在好人的集体簇拥下,公益盛世倒是呼之欲出了。


在我看来,中国公益的最大问题就是好人太多,“坏人”太少。连本该发挥坏人角色的评论,都在“建设性”的规训之下变得绵软无力,一团和气。



回到“公益评论影响力奖”评选上。公益和评论,在这里是作为一个词,但却可能有一些内在的价值冲突。如果说公益还主张建设性,那评论则是完全看重批判性了。


我们能记起来的评论文章,自古至今,有几篇是歌功颂德、为君王唱赞歌的?即便是主办方“公益慈善周刊”,也在介绍中强调,“中国的公益领域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反思与批判的机制,矫正发展方向的偏离,厘清发展过程中的障碍。”但遗憾的是,这一初衷并没真正贯彻到评审的过程中。


“公益慈善周刊”给出的评审标准有三条,思想性、科学性和影响力,其中对“影响力”的解释为,“观点引发公益界的关注并对于公益领域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实质上是把“影响力”置换为“建设性”,因为如何“引发公益界的关注”没有标准,连原发稿件的阅读量指标都没有,但是否有“建设性”对很多人来说却不难判断——即便说坏话,也不能说得太狠。


评论的另一特点,是不同文章的观点可以在舆论市场中竞争,平衡也好,失衡也好,全在看客的选择。但如果是评选,就没必要人为平衡不同的观点了。因为彼此对立的观点,很可能不在同一个思想的层级上。如果要平衡,也顶多是让代表性的各种观点得以体现,而不是在不同参与者之间搞平衡。看这次评选,基本上每家公益媒体都有两篇稿件入围,水准真有这么平均吗?


最后说说公益评论的界定。像以往的安平奖以“公共利益”界定的确过于宽泛,但如果以“行业发展”来限定又显得过于局促,环保、残障、女权、儿童等领域话题很难入围。可相比行业发展话题,这些所从事领域内的话题讨论对相关公益人的影响可能更大。


从公益角度出发,以专业水准对社会事件及时跟进,引领舆论,像《罗尔事件法律疑云,金锦萍详解六大问题》,或就外界误解做出回应,说出感想,像张媛那篇《对公益行业的道德绑架,我心悲凉》,这样更能彰显公益的价值和影响力。但整体来看,公益评论的能力还是公益行业的短板。


吐槽这么多,并不是说“公益评论影响力奖”有多不好,只是希望这样的评选能更多、更好,当然,前提是摆脱“建设性”的束缚,认可“坏人”的价值——毕竟,批判也是一种支持。




韩青,公益人,评论人,关注城市生态、残障权利、心灵成长等。


云济公益,传播行善的力量。佛有三个不能,不能改定业,不能化无缘,不能度尽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