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注定是特殊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让中国人的新年本该有的团圆喜悦变的揪心沉重!从疫情爆发至今,我们无时无刻不期待着疫情早些过去,期待着人们早些摘下口罩露出笑容。
如今,最艰难的时刻撑过去了,美好的二月正向我们招手迎接!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每年这一天都承载着人们新一年“从头开始”的美好愿望,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大仓满、小仓流”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
自古以来,人们在龙抬头时节,会举行敬龙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丰收,并将龙抬头时节作为一个纳祥转运的日子。
二月二,民间传说里,龙会在这天苏醒,腾云驾雾,遨游九天,兴风布雨,降下甘霖,滋养世间良田,也护佑着一代代龙的传人。
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
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宋·方岳《二月二日即事》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白居易《二月二日》
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宋·张耒《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
“二月二”这天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说法。为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叫“剃龙头”,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有民谚为证:“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要剃头。”
”龙抬头“,意味着结束冬眠、万物生机盎然,昂首挺胸,扬眉吐气的意思。
二月初二这天的吃食物均取与“龙”相关的名字,面条不叫“面条”,称作“龙须面”;水饺称作“龙耳”、“龙角”;米饭称作“龙子”;煎饼烙成龙鳞状,称作“龙鳞饼”;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猪头称作“食龙头”;吃葱饼叫做“撕龙皮”。一切均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这些都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的强烈愿望。
龙司水,水润而生财。所以便有了"引钱龙"的习俗。例如有的在水壶里放置几枚硬币,到家附近的水井、流动的河或湖泊打一壶水,一路细洒着回到家,将壶里的水和硬币倒入屯水的缸里,意为龙循水迹引而至家。
二月二,万物复苏春来临,这一天是祈福、纳祥、转运的好日子!此时此刻,我们希望疫情快点结束!期盼迎来2020年一个新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