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的来讲就是属于一个社区的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国家现在在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服务体制,让小病能够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大大缓解了就医压力和大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
社区医院的现状
目前我国社区医院是介于诊所与中心医院的医疗服务单位,承担着常见病诊疗、卫生防疫、日常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康复等"六位一体"的服务,其对象是所辖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妇女。而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挤,是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发展社区医院,被视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社区医院因工资低而留不住人才,因水平低而留不住患者,成为困扰社区医院发展的难题。
社区医院也分为2种:
1、区县医院的分院,挂牌社区医院。
2、独立法人的社区医院,相对于乡镇卫生院。
卫生局对2种医院都有派遣权力,后者,当地街道社区只是有协调权力,没有管理权力。
社区医院常见问题
社区医院在很多人看来就是总以为社区医院又旧又破,担心社区医疗人员水平不高,所以无论看什么病都会往大医院里挤。针对很多病人担对进社区医院存在很多疑问:
1.在社区医院能住院吗?
大多数人以为社区医院只是看感冒,拿几片药而已。在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开设门诊、住院、家庭病床三项医保服务功能。走进医院,其环境并不比三甲医院差,而且费用比大医院便宜很多。
2.社区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可信吗?
较多的人们对社区医生的技术能力仍存顾虑。其实,社区医生在也称全科医生,知识面要求全,要对辖区里面的老百姓的常见病了解,而且对大病能早期发现。
3.有急诊怎么办?
如果万一有急诊或需要手术,社区医院一般都会与周边大医院建立转诊关系。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大病出了院再回社区。一般常见、多发的小病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大病则转向二级以上的大医院,而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治疗和手术后的康复则可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这样既方便又可节省医疗费用。
看病是选择大医院还是社区医院?
“分级治疗、双向转诊”是新医改重要内容。“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目的在于将病情危重的病人由基层医院转到区县、市级医院,将已进入康复期的病人从上级医院转回基层医院,以此减轻大医院医疗压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看大医院:
大医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两个:费用高、患者多、就诊时间短。
大医院普遍的收费项目都高于社区医院,一直居高不下。每天住院费用高达到七八百元甚至上千元,同时医保的报销比例也比社区医院小,就门诊的报销比例来看:社区医院就诊报销60%,二级医院就诊报销30%,三级医院就诊报销20%,社区医院的就诊报销比例远大于三级医院。
另一方面是大医院的人员流动量十分庞大。相对较大的大医院的门诊量达到了万人次,住院部各科室也都人满为患。
患者流量过于庞大,就导致了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取药时间长,这“三长”就导致了就诊时间短,这严重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也促进了医患矛盾。
社区医院离家近、看病方便,是吸引居民选择就医的主要因素。与大医院人满为患的超负荷状态相比,社区医院就诊人数少,具有挂号方便、候诊时间短的优势,较多的人因社区医院看病“效率高”而选择在社区医院就医。
另一方面,社区医院有医疗费用“报销比例高”和“服务态度好”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