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开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成都消防救援  ·  DeepSeek为成都消防写了诗,速来看→ ·  昨天  
成都消防救援  ·  DeepSeek为成都消防写了诗,速来看→ ·  昨天  
辽沈晚报  ·  官宣:解散!曾风靡全球,几乎每家都有! ·  2 天前  
小小牛财经  ·  收评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开复

AI和人类共存的终极命运?| 大结局

李开复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9-01-31 16:39

正文

临近春节,我的短视频系列也终于迎来大结局篇。

希望你们喜欢这个系列短视频。



我在申请读人工智能博士的时候,对人工智能的认知是人类能不能发展一个取代大脑的软件,然后我一直在往这个目标努力,之后无论做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都是在一步一步地探寻人的智慧。

但是作为一个理工博士,我其实并没有真的考虑过人工智能时代来临的社会意义。身为一个工作狂,我这些年不断地去开发更多的产品、投资更好的项目,根本没有时间静下来思考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一直到2013年,检查出患癌症后,才在治疗的过程当中,感受到过去很多生活的方式都是不正确的。

癌症点醒我的一个事情是:当面临死亡的时候,我更希望能够花时间和最珍惜的亲人、家人、朋友在一起——旧工业时代价值观的工作狂思维,让我把整个人生都贡献给了工作,我很遗憾之前没有把这一点做好。

人类生存的目的并不是最大化自己的名利,而是让爱能够传播,让自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了解这一点后,当我看到人工智能开始取代一些工作,也就没那么惊慌了,因为人类生存的本来目的也不应该是做这些重复性的工作。

有爱、关怀性的工作——从医生到老师到导游到礼宾到各种服务业,这些才是会带来更大满足感的工作,也是解决大量重复性工作被取代的迁移路径。

而在我心中,真正被颠覆的关于AI的认知是: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大脑其实是一个非常天真幼稚的思想,因为如果人最重要的事情是传播爱,那么大脑并不是人类最重要的器官,最重要的器官是我们的心。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