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部分场内选手应该是赚钱的,因为三大指数均收红。而且从收盘统计结果来看,就900多只个股下跌,剩下的3000多只个股都是上涨的。
当然,场内也有一定分化现象,碳中和概念延续火热行情,占了涨停榜的大半壁江山。而与之相对的,前段时间浓眉大眼的顺周期与大白马就表现不好了,特别是白马股里还有被砸地板的。
先说说碳中和吧,今天场内总算有点章法的感觉了。前段时间基本都在乱炒,感觉万物皆可碳中和。今天资金终于开窍了,发现碳排放权交易与环保才是关键。
环保就不多说了,道理大家都懂。碳排放权交易这一点,其实是未来各种工业的关键。简单来说就是你的企业想多生产,那么就会造成更多碳排放。如果自己的碳排放份额不够怎么办?那就去那些有剩余的企业买。
所以今天场内就有不少电力电网相关个股涨停,因为这几家都持有碳交易所的股权。当下大家都懂得平台才是根本的道理,就像腾讯与阿里一般。
当然啦,场内炒电网还不止碳交易所股权一个原因。未来随着碳达峰的深入,更多光伏与风电为代表的分布式电源需要接入电网。而这种清洁能源上网,不是拉根电缆接上去就可以的,还需要涉及继电保护等电网改造。
比如光伏要接入10千伏或者35千伏电压等级的电网,就需要配备纵差保护、过流保护、逆功率保护,甚至故障解列等多种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于是场内诸如国电南自与海联讯的智能电网相关个股就涨停了。
与碳中和的火热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各种大白马。最近有种每天杀一只白马祭天的感觉,比如今天就轮到三安光电。其实也不用深挖跌停的原因,看看龙虎榜就知道,都是机构砸的。说白了,就是基金赎回,然后被迫卖出“筹钱”,这时候就只能不计成本卖。
很多时候,个股短期的涨跌,更多的是资金的因素,和什么基本面与技术面都不相关。唯一有点用的技术指标,估计也就成交量了,哪怕对于整个市场来说也是如此。
放到今天来说,全天7300亿的成交额,比3月10日还低了200亿。这时候很多人都会想到“地量地价”这个词。出现地量之后,往往市场会选择方向。短期来看,只要美债收益率不大涨且美股不大跌,A股还是向上的概率高。
但是,这也仅限于短期,因为谁又能知道会有多少基民乘着反弹赎回呢?一定这个赎回资金的量超预期得多,那些核心资产被迫卖出,指数又会被砸下来。所以,个人还是维持原来的判断,指数的跌幅有限(仅限于上证指数),但调整的时间还不够。粗略来算的话,3月底4月初可能是个不错的时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