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智前沿技术新机遇,擘画产业升级新图景。11月19日—20日,2024医疗器械经济信息发布会现场热闹非凡,葛均波、施剑林、孟庆虎、姜世勃、郭书祥等院士和权威专家齐聚,精彩的论坛内容成为全场参会者关注的焦点。
从中国心血管器械创新展望,到监管科学赋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再到纳米技术应用肿瘤诊断与治疗新视野,并展望GPT时代的手术机器人创新趋势……一场场专题报告为现场听众带来了权威专家对医疗技术产业转化的深刻洞见与实践案例,激发了大家对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升级的新思考,坚定了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信心和决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发展;抓紧打造自主可供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运用。一系列政策利好,为实现我国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技术转化,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聚焦基础科学前沿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协同发展大中小企业生态,搭建开放高效互动平台,助力营造更为优质的营商环境,本次大会氛围热烈。“政策筑基-法规东风送暖新产业”“嘉定论道-院士汇智擘画新图景”两大主题论坛,专家学者畅谈新质生产力,探讨产业发展新动能 ,启序产业升级新未来。
除此之外,以“科技引领‘兴’工具”“突破洪荒开新局”“升级洞见察毫末”“效能革命加速来”“配优资源树佳果”“出海通路携手筑”“‘仪’‘剂’组合辨病健”为主题的七大平行会,围绕医疗机器人、生物材料医疗器械、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与数字医疗器械、科学监管与创新医疗器械、国际化发展、精准诊断等多个热点议题,为参会者带来了全维度、一站式的政策解读和实操交流。
众多专家学者在现场的交流互动中表示,唯有加强政策引导扶持,激发产业创新发展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创新平台作用,开展精准服务和资源协同,方能进一步加速创新产品成果转化,发力医疗器械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
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中国医疗器械高质量创新发展正处于关键的战略机遇期,把握战略大局,凝聚行业共识,亟待各方群策群力、共襄盛举。
现场参会的企业代表在接受《医药经济报》新媒体中心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会议规格高、领域多,内容丰富且专业性强,聚焦行业所需,重磅嘉宾分享真知灼见,话题交流紧跟全球前沿,系统介绍了最新的监管要求和前沿实践,分享了行业实操经验,收获很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葛均波作专题报告
《构建以临床为导向的医学创新体系》
以临床为导向的医学创新呈现六个趋势,分别是医学成果转化已从国家层面的政策呼吁逐步转变为医疗领域的行动自觉;临床医生在医学创新过程的价值正在逐步验证和强化;面向未来,中国医学创新范式亟须变革;临床医生和医疗机构成果转化不断取得新突破;临床医生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大有可为,逐步探索出一批模式和案例;构建医产学研融合生态系统势在必行。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成立了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以创新学院传播科学的创新理论,借鉴美国斯坦福大学Biodesign的创新方法论,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围绕如何发现需求、验证需求、实现需求、打造产品等,设计出了一套CCI“理论-demo-孵化”经典课程体系。通过九年来不断实践,逐步构建了CCI创新体系,形成心血管医生创新生态链。
当下,我国拥有政策支持程度空前、创新共识逐步形成、医生创新成果丰富、产业资本重点关注等现实基础,临床医生开展科技创新转化工作的积极性逐步提高,“临床+科研”“医学+工程”“临床+产业/资本”等以临床为导向,构建医产学研融合的创新体系刻不容缓。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施剑林作专题报告
《纳米技术(材料):肿瘤诊断/治疗新视野》
肿瘤外泌体(T-Exos)检测是目前临床非侵入性胰腺癌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存在特异性、灵敏度不高等问题,还需要通过超速离心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复杂耗时的分离过程、纯化步骤和分析过程。纳米偶联技术是胰腺癌外泌体精准检测的新策略,通过双靶点共识别,以及检测信号转换,实现高灵敏度精准检测。
与此同时,纳米技术(材料)还有助于提升肿瘤治疗效果,减少毒副作用。当下实体肿瘤免疫治疗存在致密的肿瘤组织,免疫抑制微环境、免疫细胞浸润性差等问题。纳米催化肿瘤治疗可以通过材料的催化功能,原位产生杀死癌细胞的物种,特异性肿瘤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钙剥夺的免疫响应激活,解决免疫治疗的两大难题。该疗法具有材料制备简单,无检查点抑制;原位癌模型,静脉注射;无微生物,无外场;固有/获得性免疫同时激活,浸润性提升等优点,几乎克服了目前纳米免疫治疗中的问题。目前临床转化进展,已实现GMP车间建设完成,针对IIT的安全性评价正在开展(安全剂量/使用剂量=6)。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系主任孟庆虎作专题报告
《GPT时代的手术机器人创新之路》
与仿生机器人相比,医疗手术机器人发展相对缓慢,这与监管、技术、资本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与此同时,面对临床的需求,我国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创新一直在持续推进。近年来,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注册数量激增,产品研发加速,创新产品不断涌现。
以锟铻®手术机器人为例,这款专为骨科手术设计的高端智能设备,拥有5个层面的创新,分别是工业设计与用户体验、全骨科手术机器人、全部核心部件自研、创新技术临床首用、软组织导航。目前已获批全膝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和单髁膝关节置换(又叫部分膝关节置换)三大适应症。
通过多个方面的技术创新,骨科手术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提升。首先,机器人辅助置换能够提高截骨和假体安放的精度和准确率,减少手术误差;其次,通过精准的手术操作,锟铻能够帮助患者获得更长的假体使用寿命和更好的关节功能,从而改善生活质量。然后,借助锟铻的辅助技术,医生可以加速其学习和成长,提升其在复杂手术中的独立操作能力,并尝试很多新可能。最后,锟铻有助于不同医院之间复杂骨科手术效果的标准化,确保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接受相似质量的医疗服务。
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姜世勃作专题报告
《人源化胶原蛋白的开发与应用》
重组人胶原蛋白能形成三螺旋结构,可自组装/自交联、生物活性好、对人无免疫原性。但因为其难于表达和规模化生产,目前尚未能进入市场广泛使用。
重组类人胶原蛋白由DNA重组技术制备的经设计、修饰后的特定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或其片段,或是这类功能性氨基酸序列片段的组合。其易于表达和规模化生产,但不能形成三螺旋结构,不可自组装/自交联。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是由DNA重组技术制备的人胶原蛋白特定型别基因编码的全长或部分氨基酸序列片段,或是含人胶原蛋白功能片段的组合。这是通过“结构功能域策略”开发成功的,即利用生物信息学和结构生物学及多肽技术平台发现了人Ⅲ型胶原蛋白中含有具有164.88度三螺旋结构和高效细胞粘附活性的最优功能区,将该功能区重复16次构建和表达的重组蛋白即为A型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其不含非人胶原蛋白氨基酸序列,形成可解析的功能区三螺旋结构,可自组装/自交联,无毒性和致癌性,对人无免疫原性,可定制化大规模生产。A型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在医学领域内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包括促进创面愈合、修复阴道萎缩、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重塑母胎界面的免疫微环境,提高生育能力;还可用于心血管支架涂层及促进心肌修复等。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工业和信息化部融合医工系统与健康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郭书祥作专题报告
《医疗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的开发和挑战》
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健康领域的交叉融合是各经济大国发展战略的重要扶持方向,是各国科技竞争的战略重点。以融合医工技术为基础的国产高端医疗装备,如手术机器人,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新质生产力)。相比传统手术,手术机器人能突破人手极限,灵活智能;末端器械采用智能设计原理,充分考虑自由度、刚度和操作力等因素,更有高效主从控制算法、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的加入,能为手术操作精度保驾护航,实现精准、直观、智能的控制。
以血管介入机器人为例,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急剧增加,面对临床亟需,我国医疗器械领域及科研人员正在围绕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技术与临床应用的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旨在提出一套较为完整的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机构与力学解析-手术环境智能感知-手术规划与人机交互-机器人手术循证医学评价与临床决策方法体系。
目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原创神经造影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已取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实现中国自主品牌0到1的突破;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成果转化进程正在加速进行中,智能化、精准化、自动化、远程化的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