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权益类资产,都是在风险中取得收益,收益越高,风险越大。
这个基本的
赚钱
道理,换到任何理财产品、工作或生活中都可以套用。
而在投资前,基础防守必然要做。
我们经常说某一只基金估值如何、某一家公司值多少钱。
实际上说,并不太准确。
而是要在某一区间寻求最佳内在价值,获得高确定性和安全边际。
这两个维度,可以最大程度尽量保证你能赚到钱。
其实,高确定性和安全边际,归根到底就是风险控制,也是我们投资的收益来源。
这张图,很多人可能比较熟悉。
对于个人或家庭来说,资产配置比较遥远,但一定不能忽视。
总结一点:
不要太看重比例,注意分层配置的意识。
这是一个相关性非常弱、层次分明的组合体系,进攻、稳健、防守一应俱全。
这样的组合,大概率下会尽可能降低风险,提高资金的容错成本。
二 .
讲了太多进攻性的投资,换个角度聊聊防守。
很多人不注重防守,不管在个人投资或家庭资产配置方面。
投资最基础的条件,手里有钱。
最能体现投资的价值:保全资金、锁住利润。
那么,对于资产配置中的保命的钱,这种理解不太精确,对于投资理财来说,就涉及到
「保险」
的概念。
可能很多人不认同,没关系。
基于上面逻辑。
日常工作,基础的社会保险也是一种防守,不过这种防守的效能低、覆盖面少。
三 .
市场已经用脚投票了。
保险作为防守体系的重要一环,绝对不能失去的。
当然,从其他几种资产配置,中间的变动很值得讨论。
1、收入支出发生变化;
2、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取决于三个要素:
原始本金、年化收益和投资期限。
当上面因素发生变化时,比如收入支出,其必然影响本金投入,进而影响年化收益。
理财配置的目的,笼统的讲是保值增值。
最直观的看法就是,让钱生钱并能覆盖并超过支出,不会因为不工作或因突发事件,而捉襟见肘。
三项投资、一部基石,90%以上覆盖了理财配置。
这里拓展一下:
-
三项投资:短期消费投资、中长期增值和保值投资。
-
一部基石:基础保障的投资。
四 .
说明:
1. 绿色低估(可定投);黄色临界(激进风格可投,稳健风格建议再等);红色高估(分仓卖出);其他为正常估值。
2. 指数估值维度:PE/PB分位点、盈利收益率、ROE。
3. 估值高低:
第一种:分位点和ROE,当分位点<50%,ROE>10%,低估。
第二种:盈利收益率和ROE,当盈利收益率>10%,ROE>10%,低估。
4. 部分品种不参考分位点、盈利收益率和R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