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规划局的“一区一规划”方案最近正在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展出。这一轮城中村改造将为杭州城市带来哪些看得见的利好呢?杭小微挑了其中的例子和大家分享!
城西公园位于拱墅区申花单元西侧,范围东至学院北路,西至丰潭路,南起申花路,北至留祥路,红线内净用地面积45.85公顷,或将成为“
杭州最大的体育公园
”。
城西公园还是绿地系统规划中确定的市级公园,为申花单元、塘北单元、三墩单元、祥符单元以及部分庆隆和小河单元
近13万户人口服务。
根据规划,公园将形成“一轴一环串园一湖一绿融园三区联动兴园”结构:
通过欢乐体育功能轴和有氧健身慢跑环共同串联南北两片,形成景观共享、功能互动、交通便捷的综合体育公园。
规划南面增加一处景观湖,可以进行趣味性的水上体育运动。在北面布置一处风筝大草坪,不仅可以开展多类型的休闲运动,同时也可为草坪婚礼,露营野餐提供场所。
规划将体育公园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分别为以休闲运动为主的“乐”功能区,以体育训练、健身为主的“动”功能区,以及南面水绿交融,移步换景的“游”功能区,三区协调,休闲、运动、游览有机共融。
除了建设新的地标,留存历史文脉也是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重要的部分。拱墅区就提出了要恢复和打造祥符桥传统风貌街区,留下记忆和乡愁,守住拱墅的“根”与“魂”。
祥符桥横跨宦塘河,始建于南宋,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重建。这座有着近
500年历史的五孔石梁桥
,目前是国家级文保点。
未来五年,祥符桥历史文化街区将按照“保护性开发,传承历史文化”的理念进行开发,祥符桥、建于清末民初的茧行、北街15号的粮站旧址以及另外2处清末民初的建筑将得到保护性建设,保存完好的八仙桌、老旧的陶瓷暖手炉、褪色的结婚证以及邮票、粮票等老物件,将勾起杭州人儿时的回忆。
祥符桥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东至莫干山路,南至祥符路,西至大吉路,北至三墩路。之后这里将拥有整洁干净的农贸市场、用来休闲娱乐的公园和配套的停车场、养老院、学校等设施。
交通方面也会十分便利,除了地铁和快速公交,未来运河的水上巴士也将十分亮眼。
按照计划,祥符桥历史文化街区将在今年完成拆迁、产业定位以及城市设计方案,明年启动项目建设,
建设周期约4年
。
此前,我们已经介绍了一些城中村改造的案例,大家也可以回顾一下哦:
《杭州这个地方曾与灵隐寺齐名,马上变成慢生活街区!高端!》
《杭州祭出了传说中的“武林”秘籍,到底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