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能回答人们所有疑问和迷茫的书,你见过吗?
这本书就是《答案之书》。
最近,综艺《再见爱人》中,嘉宾翻阅《答案之书》的场面火了。妻子组的麦琳首先问:“我的这段婚姻中有没有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她任意翻开一页《答案之书》后,上面写着“禁言”。葛夕表示,这是让麦琳少说两句话的意思。
后来麦琳又代表葛夕和黄圣依提问了三遍:“我们在座的三位,会不会得到心目中想要的爱?”得到的答案是“控制自己的情绪”“坚持了不该坚持的”和“到此为止”。葛夕直呼这本书非常有灵性。
图源:微博@再见爱人官微 视频截图
丈夫组也有这个环节。李行亮提问:“我能不能开演唱会?”结果《答案之书》给出的回答是“扔掉这些东西”。刘爽表示“这个回答还挺准,关键是回答还能和提问对上。”
图源:微博@再见爱人官微视频截图
不少网友也表示,嘉宾们翻阅《答案之书》的片段看得一身鸡皮疙瘩,没想到会这么准。
那么《答案之书》到底是什么?它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答案之书》有多火?
《答案之书》又名《解答之书》(The Book Of Answers),这本书主要用来帮人们做决定。当你遇到一些事情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时,随意翻开其中的一页,上面所写就是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卡罗尔·博尔特,据说她时常为生活中的事情纠结不已,于是便写下一个又一个答案,后来这些答案组成了一本书。博尔特认为,这是一本具有“高度指导意义”的书,有点像“撞球游戏”,不同的是,撞球只有“是”与“否”两个答案,这本书会提供给你更多的解释。
1999年,《答案之书》在美国问世,此后20多年的时间里畅销全球20多个国家。作者博尔特在这本书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创作了《答案之书》的爱情篇、心灵篇,有的出版社还推出了《答案之书双语版》等版本。
图源:淘宝 当当网官方旗舰店;淘宝 联合天畅图书专营店
《答案之书》在国内走红,离不开各类综艺节目的助推。国内不少综艺节目都安排过主持人或嘉宾从《答案之书》寻求解答的环节。《快乐大本营》《我们相爱吧》《亲爱的客栈》《向往的生活》《心动的信号》等综艺都出现过《答案之书》的身影。
图源:《快乐大本营》截图
迪丽热巴和许凯在访谈中也有翻阅《答案之书》寻求答案的经历。
图源:微博@会火 视频截图;@优酷娱乐 视频截图
此外,《答案之书》灵活的玩法也为它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首先是一个人的玩法。淘宝“当当网官方旗舰店”的产品详情页给出了使用说明,主要分为三步。
第一步,拿起这本书把它放在腿上或者桌子上。
第二步,单手手心向下放在书上,构思或说出想问的问题。
第三步,觉得时机成熟时打开这本书,就会有问题的答案。
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每个人会有差异。综艺《向往的生活》张艺兴创造了“一看、二拜、三祈祷、四解读”的方法。《幸福三重奏》中陈意涵只有三步,“先默想,再冥想,最后翻开书”。
图源:《向往的生活》截图;《幸福三重奏》截图
不过大部分人也不会这么有仪式感,基本上是提问完就直接翻开《答案之书》了。
其次就是多人玩法,有时候提问和翻答案的是两个人。
综艺《向往的生活》中吴昕提问后,翻阅答案之书的是李维嘉,再次提问时黄磊还帮助吴昕细化了问题。后来由于李维嘉翻阅的答案都没能让吴昕满意,又换成了何炅来翻《答案之书》。
图源:《向往的生活》截图
除了能在线下玩,线上也能参与。小红书有人发起“你提问我来翻”的活动,只要在帖子下留言你想问的问题,博主就会回复你他翻到的那一页的回答。
不过,这本书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答案之书》到底准不准?
明明《答案之书》是被随机翻开的,为什么总感觉问和答能对应上呢?
这和它本身提供的“答案”以及读者对“答案”的理解有关。
《答案之书》中提供的“答案”都是短句,基本不会超过十个字,非常简洁。比如“事情将遂你心愿”“保持开放的心态”“是时候做些打算了”,但简洁的同时它们又有一个共同点:模糊。
有什么重要意义?做什么打算呢?|图源:淘宝 当当网官方旗舰店
美国哲学家马克斯·布莱克在他的《语言与哲学》中解释道:“一个词的模糊性表现在它的应用范围有限,但边界不明确。”也是因为模糊,同一个“答案”便可以用来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种模糊也是让我们觉得答案很准的“罪魁祸首”。
美国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在1948年通过实验证明了一种心理学现象:当有人用一些含糊不清的词语来形容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倾向于将多种模糊的人格特征描述认定为是对自身的准确描述,这就是著名的“巴纳姆效应”。
像“灵活应对”“不可能失败”“这会带来好运”等语句比较积极向上,还有一丝鼓励的意味。当读者看到这些正面的描述,谁不希望自己身上有这些好事发生呢?不知不觉中,人们会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从而发出《答案之书》很准的感叹。
图源:淘宝 当当网官方旗舰店
需要说明的是,答案之书给出的答案也不会每一次都能完美对应读者所提出的问题。不过没关系,人们有办法让它对应上。
法国语言学家斯珀伯和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逊于1985年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首次提出“关联理论”。他们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将语言交际视为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
也就是在交际过程中,说话方首先要将内容明确说出来,听话方接收到之后还不够,想要准确理解说话方表达的内涵,还需要进一步推理,而正是推理的过程让同一句话有了多种解释。
尽管每个人的问题不一样,《答案之书》给出的回答有时候看起来也与问题关系不大,但只要人们想,就能从中解读出答案。
刚刚结束的湖南卫视跨年晚会上,就有一个向《答案之书》询问新年愿望能不能实现的环节。杨幂提问“(沈)梦辰新年能不能变得更白和更漂亮”,《答案之书》给出“这简直太有趣了”的回答。乍一看答案和问题似乎说的是两码事,沈梦辰表示这是不可能的意思,而杨幂则认为,这一定可以,大家的愿望在新的一年都会以各种快乐有趣的方式实现。
图源:湖南卫视跨年晚会直播截图
这么看来,无论读者翻到什么答案,都会从自身经验出发重新解读背后的含义,本来不准的,经过人为解释后也变得准了。
有趣的是,不仅有给人以解答的《答案之书》,还有提问的《问题之书》。
如果你想和朋友玩《答案之书》,但一时又想不出那么多问题,不妨考虑下汇集了各种各样问题的《问题之书》。同时翻阅这两本书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问题之书》和《答案之书》的丝滑对应|图源:小红书(已获授权)
再回到《答案之书》上,用它寻求一定的心理安慰未尝不可,但真的想要解决实际问题,付诸行动更实在。
[1]易图强,孙越.“答案之书”畅销的原因及启示[J].出版发行研究,2018,(03):37-39.[2]杨越.模糊理论在中学语文诗词教学中的运用[J].汉字文化,2024,(22):133-135.[3]黄亚丽.关联理论语境观视角下语言模糊性和歧义性之研究[J].海外英语,2024,(14):68-70.[4]周言.关于消费者自我一致认知过程中的心理偏差[D].西南财经大学,2011.▼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 为什么东北那么多185“男大”?
点击图片阅读 | 全网被吓到的“广式双马尾”,为什么这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