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布《促进开放、协作、共赢的数据国际合作》报告
11月21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数据治理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世界互联网大会常务副秘书长、数据工作组组长梁昊发布了《促进开放、协作、共赢的数据国际合作》。《报告》以数据跨境流动为切入点,梳理了数据国际合作的意义价值和生态要素等现状,总结了数据国际合作面临的多重挑战,并提出推动数据国际合作的四条倡议:一是参与主体开放协商,制定数据国际合作政策框架;二是研究实践迭代协进,构建数据跨域互通技术标准;三是多元主体场景协作,探索创新数据国际治理模式;四是政产学研用等协同,打造数据国际合作发展平台。
(来源:世界互联网大会)
阅读原文
2、中国互联网协会等17家单位联合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合规指引》
11月19日,中国互联网协会等17家单位联合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合规指引》。《合规指引》聚焦数据处理者在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明确数据安全合规依据,提供实务指引,有利于支撑数据处理者全面、准确、规范开展数据安全合规管理,提升数据安全保护能力。
(来源: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阅读原文
3、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发布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情况跟踪报告》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情况跟踪报告》。与一季度相比,无论是入表企业数量、入表总额还是企业规模,中国企业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已展现出强劲的增势与显著的增长潜力。其中,三大电信运营商、海通证券、圆通速递等较高市值企业开始加快数据资产入表的步伐,非上市公司则从一季度的踊跃参与发展到当前的多点开花。
(来源:第一财经、粤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阅读原文
4、《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发布
11月21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编写、国内互联网领域高端智库和研究机构支持参与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正式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在世界互联网发展指数中的得分排第2位,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得分排第7位,数字技术和创新能力得分排第5位,数字经济得分排第2位,数字政府得分排第16位,网络安全得分排第25位,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得分排第2位。
(来源:央视新闻、嘉兴发布)
阅读原文
5、
韦韬:
构建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助力数据要素可信流通发展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蚂蚁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安全官、蚂蚁密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韦韬撰写解读文章。
(来源:全国数标委)
阅读原文
6、
曾雪云:
构建国家数据标准体系 推动数据要素高水平应用
11月19日,北京邮电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曾雪云发表文章指出,《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是一个关于数字经济核心资产的标准、规范、规则、要求的编码体系,为未来的数据标准化建设提供了路线图,确保数据要素能够在各领域的高水平应用和持续演进。从通用域、资产域和安全域三大规范领域构建数据标准体系总体架构的重要意义,它们回应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即如何理解与使用数据要素、如何管理与利用数据资产、以及如何保障数据安全。
(来源:全国数标委)
阅读原文
7、谢宁:数据要素赋能智慧交通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实践路径与对策建议
11月21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车联网与智慧交通研究部谢宁发表文章指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需要以“数据独立-数据融合-数据产业”的逻辑为原则,逐步完成独立业务数字化-业务流转融合-产生乘数效应的赋能路径;而商用货运车数据要素流通及复用需要通过逐步探索确权制度、应用模式、安全隐私技术。
(来源:技术与标准研究所)
阅读原文
8、海南自由贸易港数据跨境规则创新路径研究
数据跨境流动是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制约要素。虽然全球统一的数据跨境规则尚未形成,但国际上通过区域性数字经贸协定等方式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一批先进规则体系。目前中国在数据跨境规则方面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3+3模式”。为了促进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进一步激发数据要素价值,国家网信办出台了《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对相关制度作出了优化调整。海南自贸港应把握机遇,充分利用国家新规赋予的政策优势,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现高水平的制度开放。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