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药学院杨弋教授、赵玉政研究员课题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海燕教授课题组合作开发了一系列特异性检测细胞核心代谢物 NADPH 的高性能遗传编码荧光探针 iNap,实现了在活体、活细胞及各种亚细胞结构中对 NADPH 代谢的高时空分辨检测与成像。6月5日,相关研究成果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NAD+)及其磷酸化形式(NADPH/NADP+),作为生物体内两对最重要的辅酶和核心代谢物,常被用作评价细胞代谢状态的关键指标,与衰老及相关疾病如癌症、糖尿病、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神经性退行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长久以来,细胞代谢的检测主要依赖酶学、色谱、质谱等,这些方法不仅破坏了细胞或生物体的完整性,更难以应用于高通量筛选。为了解决这一重要科学难题,2011 年,杨弋教授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开发了一系列遗传编码的 NADH 荧光探针,实现了在活细胞及各种亚细胞结构中对 NADH 分子的实时动态、特异性的检测与成像。2015 年,该团队又报道了可同时检测 NAD+,NADH 及其比率的第二代细胞代谢荧光探针 SoNar,像火眼金睛一样,可察觉到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微细代谢差异, 并进一步建立了细胞代谢荧光探针在单细胞、活体动物成像及高通量药物筛选方面的系统研究方法。
NADH 和 NADPH 的荧光光谱相似,但是二者的生理功能却显著不同。NADH 主要参与物质能量代谢,而 NADPH 主要参与合成代谢以及抗氧化,传统的自发荧光分析方法很难区分这两种小分子。在第二代 NADH 荧光探针 SoNar 的基础上,研究团队通过对底物结合蛋白的理性设计和改造,开发了一系列特异性检测 NADPH 的高性能遗传编码荧光探针 iNap,实现了在活体、活细胞及各种亚细胞结构中对 NADPH 代谢的高时空分辨检测与成像。利用 iNap,研究团队精确测定了癌细胞内不同亚细胞结构中 NADPH 水平,发现其水平受 NAD 激酶和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6PD 活性调节,并进一步证明氧化应激时癌细胞内 NADPH 代谢受葡萄糖水平的动态调节。同时,研究人员提出了哺乳动物细胞有很强的维持生理 NADPH 稳态的观点。研究团队发现人体内源性类固醇激素 DHEA 通过抑制 G6PD 活性和激活 AMPK 活性,对 NADPH 代谢实现双向调节作用。鉴于 AMPK 信号通路在衰老、糖尿病、肥胖症以及癌症中的重要角色,这一研究结果有望破解 DHEA 作为一种药物和膳食补充剂在这些疾病方面发挥出的有益作用。此外,iNap 也指示 NADPH 代谢与巨噬细胞免疫激活以及机体创伤反应密切相关。NADPH 作为细胞内的还原力,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发挥重要角色。细胞代谢荧光探针 iNap,不仅可应用于抗氧化、AMPK、脂肪酸合成等代谢途径与通路分析,也可用于衰老及相关疾病创新药物的发现。
据悉,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生陶荣坤、赵玉政研究员和中科大博士生初环宇,通讯作者为杨弋教授和刘海燕教授。
中国生物技术网诚邀生物领域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原创的科研成果。
注:国内为原创研究成果或评论、综述,国际为在线发表一个月内的最新成果或综述,字数500字以上,并请提供至少一张图片。投稿者,请将文章发送至[email protected]。
本公众号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办
回复关键词“热点”可阅读热点专题文章,包括“施一公”、“肠道菌群”、“肿瘤”、“免疫”和“健康”
热文TOP10(统计周期:2016.5.1-201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