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企业勇闯资本市场
宁德时代
3月25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备案通知书》显示,宁德时代拟发行不超过2201697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此次赴港上市尚需取得香港联交所的最终批准,但中国证监会的备案落地已为发行扫清关键政策障碍。
先导智能
2月末先导智能在港交所递交了招股文件,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摩根大通。先导智能于2015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此次港股IPO募集资金的用途主要包括:进一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及业务布局、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公司数字化和服务能力、补充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等。
双登股份
3月11日,双登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建银国际、华泰国际。据悉,2023年双登集团曾向深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但经历两轮问询后于2024年撤回,冲击A股不成转战港股后,双登集团在2024年8月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此次IPO募资也发生了变动,该公司计划将募资在东南亚兴建锂电池生产设施和研发中心,开发储能电池、固态电池、钠电池、BMS技术。2022-2024年,双登集团营收分别约为40亿元、42亿元、45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6.9%、20.3%及16.7%。
金川钴镍
3月5日,金川钴镍向甘肃证监局提交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金川镍钴国内镍钴行业头部企业,已构建年产19万吨电镍、1万吨羰基镍、1万吨钴盐、5000吨电积钴及1.2万吨四氧化三钴的产能,控(参)股子公司6个,资产总额达500多亿元。
海雷股份
2月26日,海雷股份公告称,经与东莞证券审慎研究,海雷股份决定由深圳交所由创业板变更为北交所上市,辅导机构仍为东莞证券。为此公司表示原因是结合目前资本市场情况、自身发展战略与规划的调整以及公司综合盈利水平等因素综合考量。
正力新能
3月25日,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招银国际。和此前招股书相比,正力新能更新了截至2024年末的财务数据等内容,并对“踩雷”客户X的内容进行了更为详尽的披露。因为其在2023年的整体经营业绩有所改善,部分原因是与某新能源汽车客户有关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存货减值并未影响其2023年的经营业绩。
阳光总在风雨后
2023年Q3之后,锂电池板块的IPO开始紧缩,多家计划上市的公司被卡在关键点,到了2024年Q2,IPO过会门槛达到最高点,多家公司先后撤回上市申请,但从2024年Q3开始出现回暖趋势。
2024年12月以后,IPO过程逐渐变得放松,多家厂商进行更新,当然也有一部分企业转为港股上市,但无论如何不放弃坚持到最后,总能看见彩虹。
这并不是企业自身问题,而是因为新能源行业出现了波动,属于市场规律,一般在紧缩期还能过会甚至上市的企业,属于有“独门绝技”的硬实力企业,也有在紧缩之前就完成步骤的“幸运者”,本次紧缩也告诉了市场,企业如果想长久发展,就必须具备穿越周期性变化的能力。
受到周期影响,很多IPO进程中的企业业绩面临大幅度的波动甚至亏损,招股书更新后引来了投资者的质疑以及相关媒体的深挖,多数企业扛不住压力选择撤退,也在意料之中,但在风雨中依旧坚持前进的企业,才会是最终的胜利者。
但经过2024年的洗牌,实力不足没有基础的企业基本被清出了IPO排队赛道,对剩下的IPO企业来说属于“剩者为王”,如今的IPO过程已经相较于之前严格了很多,企业想获得资本市场青睐,必须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对企业经营周期考验更是衡量能否IPO成功的重要标准。
同时,新能源企业转战港股上市甚至A+H双重上市也成为了一个新热潮。
相较于内地三大交易所,港交所拥有独特优势,内地锂电产业链转战港股可以获得新机会,尤其是扎根海外的或者即将出海的企业,港交所都是一个很好的天然跳板,条件趋于严格的当下,港股上市属于曲线救国,有了宁德时代、比亚迪、龙蟠科技、中创新航、瑞浦兰钧等头部企业打样,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锂电产业链锁定港股市场,同时为香港金融业增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