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长沙集邮文化传媒
集邮博古今,方寸映天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国那些事儿  ·  连生两娃,他为妻子拍下10000张美照惊艳全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长沙集邮文化传媒

看看大师们国画作品的意境之美

长沙集邮文化传媒  · 公众号  ·  · 2020-02-28 11:33

正文

点击上方 蓝色小字,关注 长沙集邮文化传媒






登上邮票的国画代表着中国绘画艺术巅峰价值,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而创造这些珍品的画家们对中国艺术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品登上了邮票的国画大师都有谁?



齐白石

T.44 《齐白石作品选》一套16枚,精选了齐白石作品中的十六幅绘画。 其名称按顺序分别为: “牡丹”、“松鼠葡萄”、 “酒蟹图”、“蛙声十里出山泉”、“小鸡”、“荷花”、 “红梅”、“翠鸟”、“葫芦”、“秋声”、“藤萝”、 “菊花”、“虾”、“荔枝”、“白菜蘑菇”、“桃”。


T.44 齐白石作品选


这十六幅作品汇集在一起,概括地体现了齐白石的艺术成就。 从画面上看,齐白石所画的花鸟鱼虫,笔墨纵横,淋漓酣畅,造型简洁洗练质朴,色彩鲜明热烈,既有中国传统写意画的特点,又有民间绘画的表现技法,把阔笔写意花卉与纤毫毕现的草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其中的山水画则构图奇肆,不落故常。

吴昌硕

T.98 《吴昌硕作品选》一套8枚,围绕吴昌硕曾经说过的“诗书画印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这一中心,精选了包括牡丹、菊、梅、金石乐等内容的书法、绘画、诗词、篆刻八件精品,就像一部印制精美的吴昌硕袖珍作品集,真实地展现出了大师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活,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T.98 吴昌硕作品选

郑板桥

1993-15 《郑板桥作品选》一套6枚,表现了郑板桥的书法、绘画艺术。 郑板桥的绘画道劲潇洒,天趣横生。 在书法方面,郑板桥的字有画艺之美感,人称独创“乱石铺街体”。 郑板桥将诗、书、画、印有机地融合一体,浑然天成,犹如诸多艺术音符在他的笔下谱成了和谐的交响乐声。 此套邮票在图幅设计上兼顾册页、扇面、中堂和图轴,在构图上兼顾巨制小品和繁简疏密,使每一幅图案都具有个性特征。


1993-15 郑板桥作品选

傅抱石

傅抱石的山水画意境深邃,气势磅礴,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洋溢着清新的时代气息。 他的人物画多取材于古代诗人及古诗词中歌咏的人物,造型典雅,神态丰富,线条飘逸,栩栩如生。


1994-14 傅抱石作品选


1994-14 《傅抱石作品选》一套6枚, 这套邮票统一采用竖式票幅,整体呈现出中国传统绘画装裱的格调,加之将面值、中英文国铭和票名等文字设计在一条浅紫色的竖式边框上,创造出了一种相映相衬的和谐的艺术境界。 大师的山水题材作品和人物题材作品各选取三幅,并一一隔开安排既表现了傅抱石在山水画和人物画方面均有极深造诣,也使6枚图案呈现出一种整体的变化之美和节奏韵律。


黄宾虹

黄宾虹特擅山水,兼工人物花鸟草虫。 他博采众长,我师我法,屡经变革,来去自然,使作品渐脱离古人约束,形成自己独特之风貌。 “一生九十笔愈老,千军为扫万马倒”,终成一代大家!


1996-5 黄宾虹作品选


1996-5 《黄宾虹作品选》一套6枚,这套邮票精心选取了黄宾虹的6幅绘画、书法作品为6枚邮票图案主图,统一以白色衬底,饰以细线框“中国邮政”和邮票名称均采用黑色宋体字,面值则为金色,既为黄宾虹的绘画艺术作品营造出了一种雅致而又大气的氛围,也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清新明快的视觉效果。



潘天寿

潘天寿一生以弘扬民族美术为己任,淡泊名利,刚正不阿,以其沉雄阔大、苍古高华的艺术风格,在绘画、书法、诗文、史论等多方面的杰出成就,对中国画继承与革新问题上的远见卓识,成为继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之后又一位中国画艺术大家。


1997-4 潘天寿作品选


1997-4 《潘天寿作品选》一套6枚, 该套邮票选用了潘天寿6幅绘画作品,分别为《黄山松图》《朝霞图》《梅雨初晴图》《菊竹图》《睡猫图》《灵岩涧一角图》。


八大山人(朱耷)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画家朱耷的别号。他与原济(石涛)、弘仁、髡残合称“清初四高僧”,为四僧之冠。八大山人集遗民、禅师、画家为一身,以那奇情逸韵、拔立尘表的手笔,屹立于艺术之林,成为一位继往开来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幽深玄远,宁静纯洁,超凡脱俗,浑然天成,其冷峭的风格和高度简括的笔墨在明清写意花鸟画中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


2002-2 八大山人作品选


2002-2 《八大山人作品选》一套6枚, 该套邮票的6枚图案,是从八大山人数百件存世作品中精选出来的,不仅突出了他水墨大写意花卉翎毛方面的成就,而且兼顾了他的山水画及书法,并选用了中国画中最常见的立轴形式,使每枚邮票都能更好地反映八大山人的艺术个性,充分体现了他艺术鼎盛时期的风貌。


李可染

李可染先生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出现了活跃于画坛的“李可染学派”。他不仅是画坛辛勤耕耘70余年的一代宗师,而且在艺术观念的开拓上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