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儿派
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奔腾融媒 都市全接触  ·  今起,呼和浩特开通临时公交专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儿派

4岁女童被它瞬间割颈!现在这东西很多,血的教训别再犯

女儿派  · 公众号  ·  · 2019-04-22 19:35

正文

一根细细的风筝线,在特殊情况下,却能造成巨大伤害。

各位粑粑麻麻们,出门游玩,一定要有一颗警觉的心,做好预防啊。

——鹿妈

文 | 遇之

来源 | 妈妈网育儿(ID:mmwyuer)

上周末,我和老公带孩子去公园踏青。 期间发生的一件事,现在想来还是惊魂未定!

春风、暖阳、女儿灿烂的笑脸,以及跟着孩子小跑的老公,坐在树荫下的我笑得一脸幸福。

突然间,变故发生,只见老公一个箭步,一把把刚准备跑到另一颗树后面的女儿往后拉。

孩子则被拉了一个趔趄,倒在地上,哇地哭了起来。

我起身跑过去,老公正紧张地检查女儿的脖子,当我看到脖子上那道明显的红印,吓得脸都白了。

没错,要不是老公突然看到那根悬挂在两颗树中间的风筝线,反应及时,迅速拉了孩子一把,女儿就要被割喉了!

事后我们不放心,还是带孩子去医院看了医生。 医生说,是皮外伤,没有关系,无须处理。

但是这两天,每次看到女儿脖子上的瘀痕,我还是又心疼又后怕。

我庆幸,自己在看到 “淄博4岁女童险被风筝线割喉” 的新闻后,曾与老公就此问题进行过讨论,所以有了警觉。


我也后悔,虽然我们已经有意识避开了放风筝的高危区,选择林区游玩,但还是犯了一个错误:

我们没有对周围进行事先检查,排除可能存在的风筝断线带来的危险。

我把这个经历发到群里,才发现有不少家长对风筝线的伤害要么不知情,要么没有足够重视。

为了孩子的安全,我们做父母的,对风筝线真的很有必要来好好了解一下!

1

小小风筝线,杀伤力有多大?

上海金山消防专门做了一个实验,来证明风筝线“锋利如刀”的说法一点都不夸张。

实验结果触目惊心:

实验人员手带手套,以倾斜角度划过风筝线,结果怎样?

瞬间,香蕉就被切成了两段!

那更硬的苹果和胡萝卜呢? 结果也是一样。

纤细的风筝线就像菜刀一样,连肉也很快就被切成两段。

事实上,更坚硬的钢铁都能被风筝线割破,网上就有名车玛莎拉蒂被风筝线割开大口子的图。

看过这里,人的肉体遇上正在飞速向外放线的风筝线,结果会如何? 答案不言而喻。

而风筝线一旦划开了人脖子上的大动脉,那场面更是不堪设想。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李勇在接受《钱江晚报》采访时,曾做出过专业解释: 有力度支撑、紧绷的风筝线在遇到移动的物体时,就会对其造成伤害。

物理学原理说明,风筝线越细、接触面越小、物体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和风筝线接触的时间越短,作用力就会越强,对人造成伤害的力量也就会越大。

我特意查了一下,仅今年三、四两月,就已有多起风筝伤人的报道,北京、保定、杭州、嘉兴、南通、扬州、洛阳、信阳、呼和浩特等地,大人小孩都有中招。

因风筝线致人丧命的新闻也早有报道:

2013年3月,河南一位摩托车驾驶员半个脖子被风筝线切割开来。

2002年,广州一女子因风筝线喉部动、静脉几乎被割断。

了解到这些,爸爸妈妈们,对小小的风筝线,你还敢掉以轻心吗?

2

带孩子放风筝,要注意这五点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不想我们的宝贝受到哪怕一丝丝伤害。

对于风筝线,我们除了要有警觉和风险意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做好防范和事后工作,把伤害的可能性减到最低。

除了注意小心慢行,避免在放风筝区域奔跑、远离风筝线,碰到风筝线时,迅速向反方向躲开之外,与孩子放风筝时,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 注意选择平坦、空旷、安全、无电线、人少的地方。

4月14日,大理一父亲带着七岁的孩子在路边放风筝,虽然没有伤到行人,男孩自己却在捡落在墙角的风筝时,却不慎踩进排水沟中,导致左脚被排水沟的钢网卡住。

后来,消防队利用液压扩张器才顺利拔出孩子左脚。

另外近一个月,沈阳、汉口、乐清、武汉等地都出现了风筝缠住铁路高压线,逼停动车的事故,万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电网头条曾特意发文说明: 把风筝从电线上取下,过程很复杂。

供电小哥等电位带电作业,摘一次风筝需耗时3小时。

所以为人为已,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地方放风筝。

  • 风筝宜小不宜大,最好风筝线为彩色或线上有标记物。

选择彩色及有标记物的风筝线是为提醒他人,防止误伤,而戴好手套则是好好保护自己。

小猪佩奇里有一集,要不是爸爸及时拉住孩子,乔治和佩奇放风筝时差点被大风带上天。

这不只是动画片里的故事。

2015年3月,越南风筝节上,一名5岁男孩就被一巨型风筝带上了20米高空,坠下后不幸身亡。

风筝越大,风力越强,被风筝带上天的重量就越大,别说小孩,重达百余斤的大人都能被风筝拉离地面。

2011年江苏男子就被巨型风筝拉离地面7米,最后被众人合力救下。

  • 放风筝时戴好手套等防护工具,遇到大风、及雷雨等天气时候一定要及时收线。

几乎每个风筝爱好者都被线割伤过手指,但还是很少有人意识放风筝时戴好手套来防止割伤。

4月9日,江苏南通两名放风筝的中年男子就为此后悔不已。

当天下午,未戴手套正在收风筝线的他们,因为一场大风,一人的四根手指被割断,另一人的半个手掌也被割断。

虽就医及时,手指手掌都接上了,但是手指功能将大受影响。

除了手的防护,家长们也要注意提醒孩子不要迎面看太阳,防止太阳光对孩子眼睛的伤害。

  • 放风筝同时要看好孩子!

在放风筝时,大人过于关注天上的风筝,小孩走失报警的求助每年都有不少。

2月23日,白银平川分局交警在广场东执勤时就捡到了一个男孩。

当时孩子无措地站在斑马线上,旁边车来车往,十分危险。

民警拦停过往车辆,准备带孩子过马路,孩子却一头扎进他的怀里大哭起来。

不断安慰后,民警才了解到,孩子和爷爷出来放风筝,结果放着放着,爷爷不见了,他只能自己想办法回家。

民警将孩子送回了家,并提醒: “放风筝也要记得看紧孩子。

  • 放风筝防止误伤他人。

去年,南京一对小情侣就曾因风筝掉落,风筝线误伤行人,承担不小的赔偿费用。

所以风筝突然坠落时,注意提醒并尽量避免伤到路人。

另外,风筝线绷断,更应及时把线整理带走。

要是挂在树上难以取下,也要尽量剪断悬挂的风筝线,以减少安全隐患。

3

春游还要注意这些潜在危险

民谚有云: “春游景色好,莫忘游中恼,出门多三思,注意防备早。

除了容易伤人的风筝线,春季外出游玩,家长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 动物发狂

对可爱的猫狗,不少大人孩子都没有抵抗力,喜欢亲近它们,与它们进行互动。

但是俗语说: “菜花黄,疯狗狂”,春季是猫狗等动物进入发情期的季节。

3月22日,有一男童就被狗狗咬伤面部,缝了100针,作为一个妈妈,最不忍就是看到这样的新闻。

所以,我们一定不要让孩子接近野生动物和陌生的猫狗,哪怕是熟悉的猫狗,也要禁止孩子挑逗、玩弄、踢打和拉扯,以减少孩子被抓伤和咬伤的机会,更不要让动物舔到皮肤的伤口。

若不慎被咬伤,要及时清洗受伤部位,并及时就医和注射狂犬疫苗。

  • 蚊虫叮咬

春天,百花开放,许多虫蚁也伺机而动。

有调查数据显示,66%的宝宝都曾有过被昆虫蛰伤的经历,其中有33%的宝宝甚至被昆虫蛰伤3次以上。

其中红火蚁、隐翅虫就是常见的喜欢叮咬人群的虫蚁。 被叮咬后,易过敏者可能会出现休克,严重者甚至会死亡。

除了虫蚁,还有蛇及各种蜂类,也多有毒性。 蛇就不用说了,蜂类的毒性也不容小觑。

其中,蜜蜂毒性最小,黄蜂、大胡蜂、竹蜂毒性较大,而马蜂的毒素甚至可致人死亡。

曾看到新闻,云南一个2岁男孩被野蜂蜇伤昏迷一个多月,多器官受损。 出了重症室后,又出现创面感染。

所以出行时,不要带着孩子过于靠近花丛或直接坐在草丛中,以免被虫蚁叮咬。

并且妈妈在春季出行尽量不要喷洒香水,不带甜食和含糖饮料。

碰到野蜂不要拍打,最好等蜂自行飞走。

  • 食物中毒

春季出游,许多家长还会细心地为孩子准备一些食物。

春季气温开始上升,是细菌滋生的活跃期,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容易使食品发生霉变。

所以春季最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

某些食物如香蕉、草莓等水果,以及奶油蛋糕和自制辅食等如果储存不当,很容易出现变质。

宝宝吃后容易出现肚痛、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

出门游玩难免就会选择在外就餐,我们就更需要注意饮食安全。

四川有一幼儿园在春游时,食用了农场提供的自制酸奶,一些家长和孩子就出现了食物中毒症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奔腾融媒 都市全接触  ·  今起,呼和浩特开通临时公交专线!
3 天前
古墨社  ·  娘(写得太好了)
8 年前
军转在线  ·  当过兵的你,还记得吗???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