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今几乎人手一台数码相机的时代,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不同地方旅行,拍摄和创作。
而在风光摄影领域,不少人去众多大小热门拍摄景点机位去拍几乎同样构图的照片,有些地方甚至能看到一排架起三脚架的摄影师拍摄同一个场景。这渐渐演变成了一场“竞赛”,看谁能拍到更好的日落或者日出光线和云彩,变成单纯拍摄和后期。
“Icebound Window"
拍摄于今年3月为期3星期的西藏藏东南探索之旅
“Mountain Flowers Sea”
拍摄于为期1个星期的加拿大Pacific Range无人区探索过程中
我理解不少风光摄影初学者想到不少风光大师拍过的地点拍摄,或者跟随某位大师的摄影团去学习和拍摄。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这个毫无疑问是没错的,的确也能学习到十分多的东西,也是一个学习过程。我从来不觉得这是什么不好的事情,纵观艺术和摄影历史,不少画家和摄影师也都有受到其他一些画家摄影师的作品影响。
当我在2012年开始拍摄风光的时候,我也曾去那些大师拍摄过的机位去拍摄。在这个过程中,我能了解到前人的构图思路等,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了这局限了我自己的拍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后来也曾跟随一些大师的摄影团去学习和拍摄,期间也有幸认识了Marc Adamus,目前世界最顶尖的风光摄影师之一。很多了解我风光作品的人都觉得多少有Marc Adamus的影子,的确他影响了我不少,我们一起讨论交流了很多,不管是风光摄影还是野外探索,也一同在加拿大野外无人区探索拍摄过。
在这过程中,了解到了风光摄影不单单是拍摄和后期,更多的是怎样去探索,去发掘和发现,以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表达对一个场景的感受。
通过这些经历,我渐渐建立一个基础,而这个基础的建立是始于我从小以来对自然和野外的热爱,正是对自然的热爱使我选择去拍摄风光和分享表达我对自然的感觉。
风光摄影是我维持和大自然联系的一个纽带,而不是单纯为了片子而拍,这对我日后的风光摄影有着深远影响。
"Pyramid"
拍摄于新疆博格达冰湖中
(这张作品也荣幸获得了第27届MML国际山峰自然探险摄影大赛Highly Commended奖)
"Pyramid"镜头背后花絮,感谢同行友人友情拍摄
如果单纯为了片子而去拍风光,那你会失去很多过程中的收获和乐趣。
就像我去年10月和最近3月的西藏探索之旅,事先花在地图研究上和制定行程路线计划上的大量时间都能让我沉浸在其中许久。
在野外克服各种困难所取得的成就感和户外经验,以及和大自然野外的接触和交融,这些都是过程中的收获和乐趣。在新的甚少有人拍摄过的地方,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发现和找到什么出乎意料的美景,这也是收获和乐趣之一。
对于现今没有手机社交和网络就不能活,必须要时刻经常联系其他人的都市人而言,在野外一个星期或者再长时间的无网生活也许很难想象,但对于我而言,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而我也十分享受这种逃离繁忙的都市生活的日子。在帐篷里看小说; 在帐篷里听着风吹打着营帐的声音,等待风暴的结束;在周边地区探索拍摄;自己烹调每日三餐;这些都变成了野外生活每日的“日常”。
我甚至会研究不同野外条件,背包重量限制以及在尽量不缺失食物营养的情况下怎样烹调和烹调什么样的食物更方便以及美味。几乎每次我能得到不同的经验以及对下一次的食物进行调整。这些对于我来说也都是探索过程中的乐趣。
“Himalaya Temple”
拍摄于西藏藏东南
在西藏藏东南高山地区享受下午的阳光和准备出发对周边地区进行探索
在野外探索,就有可能会碰上各种野生动物,这个其实也是野外探索有趣的一个部分。有一些野生动物会很“害羞”但同时也很好奇和喜爱嬉戏,例如雪貂。有一些野生动物则比较怕人,例如雪豹。还有一些野生动物感觉到威胁性时,会对人有攻击性行为,例如熊。(关于如何在野外和动物打交道以及在户外碰到动物的经历这部分内容,我以后会特别分享。)
今年3月在为期3个星期的西藏藏东南探索过程中目睹雪豹,而这是雪豹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痕迹。
另一方面,我的很多拍摄和探索过程都和原本计划不一样,计划永远在变化。我遇到过很多时候目标拍摄点定位某个地点,但是我却在探索和去的过程中发现其他一些很不错甚至更好的拍摄点从而改变计划。
这也是我之前所提到的你永远不知道你在探索过程中会发现什么美景,你必须时刻针对实际情况而做出应变。有时候可能是天气的变化,有时候还可能是其他不可预测的自然因素而导致计划改变。
有些时候风光景观也和之前或者上一次探索时看过的完全不一样,例如河流溪流水位的变化,海岸侵蚀岩柱倒塌了,又或者冰川消融变化。这些都是探索和风光摄影的魅力之一,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总是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
“The Path to Green Haven"
拍摄于今年3月,为期3周的西藏东南探索过程中意外发现的温带雨林景色。这大概是我见过最漂亮的森林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