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者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  14 小时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  14 小时前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3 天前  
91运营网  ·  直播运营体系(2025版) ·  4 天前  
91运营网  ·  小红书运营工具(2025版)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者报

扎心了:中美的差异,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了!

投资者报  · 公众号  ·  · 2018-05-18 20:00

正文

这些年,中国在各个领域上的发展全世界有目共睹,但是我们也无法回避在一些其他领域上,我们的投入和关注还是不够,还与世界一流水平差距很大。


幼教领域,是越来越被重视起来了,但是不论从行业从业者素质,还是行业制度方面,都需要有很大的提升才行。和美国与日本的幼教比,我们之间还是有不少差距!



美国幼儿园


来美国当幼儿老师快有两年了,有很多所见所闻和心得体会一直想和大家分享。


我所在的这所幼儿园是一所中英双语学校,学生有华裔有亚裔也有美国人,还有很多混血的。正是因为这样多元的文化氛围,我才能有机会接触到中美的文化差异以及中美小朋友、家长的之间的差异。我想和大家分享感触最深的几点:


1. 强壮的体格要从娃娃抓起


穿的多的永远都是中国小朋友,户外活动叫冷的一般也都是中国小朋友,很少见到美国小孩裹得里三层外三层的。


有时甚至大冬天的穿个短裤凉鞋就来上学了。有些孩子穿的实在太多,校长就会跟家长说,我们教室有暖气,没有必要给孩子穿这么多,会捂坏的。


2008年我们这里下了一场暴雪,天气非常冷。有一次我在一家快餐店吃饭就看见一个美国家庭走进来,3,4个孩子清一色的短袖短裤加拖鞋,看得我后背那个发凉~~


有人说老外跟我们体质不同,基因不一样。但是我觉得只要从小锻炼,中国孩子也能和他们一样强壮。


举个例子,老美一年四季都喝冰水,去餐馆吃饭服务生一定会先端上来几杯冰水。我们学校也有一个fountain供孩子们喝水,一年四季都是冰的,我也没见哪个孩子喝坏肚子。


在国内家长们可能会带孩子上各种才艺课,我不知道国内的孩子上哪种才艺最多,但是我知道美国孩子几乎每个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游泳。


我教的几个班最小的孩子3岁,最大的4岁多,几乎每个人每个礼拜都会去上游泳课。



我举了老美喝冰水和学游泳的例子,并不是为了号召各位家长从此也让我们的孩子一年四季喝冰水,也光着身子去海边吹冷风,也要每天去游泳。


我举这些例子旨在说明老美养孩子不精贵,不娇气,而且很注重从小锻炼身体。我来美国2年多,但一直没有习惯喝冰水,而且我本人很支持中国传统中医的很多理论,也一直用一些中医养生之道来调理身体。


有些家长说中医理论不提倡喝冰水,OK,我们可以不喝冰水;有些家长说游泳馆很脏,OK,我们也可以不学游泳,但是我们可以跑步,打羽毛球,篮球,兵乓球,跳健美操,等等,whatever, 只要是有益身心健康的,不都很好吗?


学习很重要,但健康更重要。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这跟国情没有关系。我相信无论国情怎么变,让我们的下一代更强壮更健康都不会有错。


更何况,在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看病难问题等等“彪悍”的“具体国情”面前,还有什么比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来得更为实际呢?


2. 独立性也要从娃娃抓起


有一次和一个美国老师聊天,她说中国小孩很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怎么都不会做?我跟她解释因为中国长期独生子女政策,父母都太care(关心爱护)孩子的缘故。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老美养孩子真的很注重独立性。


例如美国的幼儿园,没有一个孩子大小便需要老师擦屁股。包括最小的小小班(平均年龄2岁半,3岁不到)。


除非有时候孩子不小心尿在裤子上,老师会帮忙擦一下屁股换一下裤子,除此之外,平时上厕所是从来不帮忙的。幼儿园会有工人,但只负责打扫卫生和准备餐点。



每个要入园的孩子校长都会问家长有没有对小孩进行potty training,即会不会自己上厕所,这方面不能自理的小朋友是不能入园的。


有些孩子家长怕孩子还是会尿在裤子上,就给他们穿纸尿裤,校长就会好好跟小朋友说,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穿尿裤啊?我们这里都是大孩子哦,大孩子是不穿尿裤的。久而久之,孩子自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不想再穿尿裤。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孩子这么小自己怎么擦的干净屁股呀。但是凡事如果没有第一次,没有最初的拙劣,怎么会有后来的第N次和今后的熟能生巧?


所以每次看见论坛里有抱怨老师擦屁股擦的不好之类的帖子我就很无语,都上幼儿园了,为什么不能自己擦?别人的孩子可以, 你的孩子也一定可以。


3. “have fun!”(玩得开心)


有一个我观察了很久的现象很有意思:


一般家长来送孩子上学,中国家长会说:“乖,要好好听老师话”或者“好好听课”之类的。


而老美的家长则一般会说:“have fun!"或者”enjoy!“ 教室黑板上从来不会写类似”好好学习“之类的标语,而是会写:be respectful, be safe, have fun!(互相尊重,保证安全,玩的开心!)



一位曾经将分子冷冻到接近绝对零度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在一次采访中说,他做这些研究是for fun。他说你看这些实验,这些分子运动是多么有趣多么amazing。


他的这番话让我有很多思考。中国人常常高喊口号要角逐诺贝尔,奥斯卡等等然后“振兴中华”,却每每落空。


我觉得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中国人不聪明,相反,中国人很聪明,但没有老外那种很纯粹的投身科学或者艺术的心境,那种“因为热爱所以奉献”的心态,中国人有太多浮躁的因素,太多不纯粹的因素,所以才没有办法完全静下心来献身科学或者艺术。


我们的孩子也是如此,学习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出于老师家长的压力,出于升学前途的压力。其实我一直觉得基础教育不在于让孩子背了多少古诗学了多少公式,而在于真正培养出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并使之伴随其终身。


4. 不是只有乖学生才配得到奖励


有时候会看到论坛上有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总是拿不到小红花,每每这个时候我总是会替孩子愤愤不平。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他/她可爱的一面,因为一时的调皮捣蛋就将其归类为一个坏孩子是不可取的。


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班上那些调皮捣蛋鬼难道现在都很没出息吗?那些循规蹈矩听话的乖学生现在也都还是精英吗?不一定吧。。。



在美国,老师会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发sticker(黏贴纸)。我刚开始做老师的时候也抱有这样的想法,觉得应该发给听话的小朋友。


但后来我发现,美国老师总是比较”慷慨“,基本上每个小朋友都会发到。除非你犯了很严重的错误,或者老师警告了几次都不听才会把sticker拿走。


到了学期末,校长也会提醒老师年终评语要以鼓励为主,多鼓励,少批评。平时老师也不会经常跟家长告状,诉说孩子的不是,基本都以鼓励为主。


5. 随时随地表达爱表达感恩


老美很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虽然他们“放养”孩子,但丝毫不会让孩子们觉得爸爸妈妈不爱自己。老师和家长都会经常和孩子们说“我爱你”并给一个紧紧的拥抱。小孩子也是如此。


有时候我上着课,某个小朋友就会突然说,Ms Lu, I LOVE YOU, 然后跑过来抱我一下,顿时会觉得好贴心。在幼儿园常常会看到很温馨的一幕,小朋友看到老师会狂奔过去然后紧紧拥抱一下,那个时候真的会觉得孩子是世界上最天真无邪的天使。



在国内,如果一个孩子表现好,老师可能会说,某某小朋友真乖。在美国,老师会说,谢谢,谢谢你今天表现好,谢谢你上课很认真。


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很奇怪,久而久之,我开始明白,这一句谢谢看似简单,其实在无形之中教会了孩子如何感恩。


学校有一位中国老师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行为处事都已很美式。她有两个儿子,教养都极好。她说她从来不会刻意把好的都留给孩子吃,都是一家4口share(分享),如果她让出了自己的一份,小孩要说谢谢,而不是觉得天经地义地吃掉。


6. 真正的爱绝不是溺爱


有个故事我总是喜欢和中国的家长分享。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绝对没有编造的成分。


Zach是一位混血小男生,妈妈是新加坡人,爸爸是美国人。我当老师的第一年他就在我班上。


起初这位长着一个大脑袋的小朋友并没有引起我的特别关注,但渐渐的我发现Zach是个很不错的小孩,活泼开朗脾气很好,玩具也愿意与人分享。


虽然也有淘气的时候,也有被我批评的时候,但从不娇气,不像有些孩子一句都说不得,批评他的时候他总是很耐心。因此每次遇到Zach的妈妈我总是忍不住夸他几句。


有一次这位妈妈忽然问我,你为什么这么喜欢我们家Zach?


我忽然觉得很奇怪,这不是因为这个孩子脾气好,很可爱吗?


当我把我的理由告诉她之后,我看到她脸上满意的笑容。就这样一直到一年过后学期末的最后一天,Zach要从幼儿园毕业去上小学,妈妈带着他来到我的班和我告别。



这个时候他的妈妈才告诉我,原来Zach曾经是白血病患儿,现在已基本康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14 小时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14 小时前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3 天前
91运营网  ·  直播运营体系(2025版)
4 天前
91运营网  ·  小红书运营工具(2025版)
5 天前
广东台今日关注  ·  汶川地震后与父母失联,9岁女孩卖菜寻亲
7 年前
每日人物  ·  蚕食人生的疲劳感|无知
7 年前
吃喝玩乐新分类  ·  收藏!全国高校专业10强排行,报志愿必备!
7 年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装置丨土耳其的《梦想档案馆》用科技打破传统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