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周六)14:30、19:30
11月3日(周日)14:30
一经上演便得如潮好评的
杨丽萍作品 2022版舞剧《孔雀》
重磅回归佛山
将在
佛山大剧院
连续上演3场
著名舞蹈艺术家
杨丽萍
亲自参演“冬”之篇章
续写独属于她的孔雀传奇
我这一生,只要有舞跳,就觉得特别美好。
——杨丽萍
1986年,18岁的杨丽萍根据云南傣族原生态的孔雀舞创作独舞《雀之灵》,荣获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
自此,杨丽萍的名字与“孔雀”二字牢牢联结在一起。
国际戏剧协会每年都会邀请一位世界著名的舞蹈界人士撰写“国际舞蹈日献辞”。1982年至今已有4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舞蹈人士为国际舞蹈日撰写了献辞,这其中包括尤里·格里戈罗维奇(Yuri Grigorovitch)、默斯·肯宁汉(Merce Cunningham)、莫里斯·贝嘉(Maurice Béjart)、阿莉西亚·阿隆索(Alicia Alonso)、阿库让·汉(Akram Khan)、希迪·拉尔比(Sidi Larbi Cherkaoui)等等。这些大师们将他们对舞蹈、艺术、人生、社会的感悟凝聚成了一篇篇国际舞蹈日献辞供世人阅读。
2023年,杨丽萍受邀为国际舞蹈日献辞。
国际戏剧协会总干事托比亚斯先生这样介绍杨丽萍:
我很高兴国际戏剧协会今年选择了一位来自中国的舞蹈艺术家作为献辞人,我也很高兴地看到她的艺术创作源于她自己的民族文化之根。很荣幸向大家介绍2023国剧舞蹈日献辞人杨丽萍女士,云南大理白族人,一位独特而惊人的天才,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她在中国家喻户晓,获奖无数,她的表演收到国内外舞蹈爱好者的喜爱。
我的艺术收益于我的故乡的自然,受益于我个人在时代中的生活经历,受益于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我们自己的民族拥有着极其丰富的舞蹈文化,我热爱并传承着它,而它也在精神上不断滋养着我们的身心,并让我们拥有了与世界沟通的能力。
作为特别出演,
杨丽萍亲自参演“冬”之篇章
,在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中,呈现万物凋零、一片刹寂之时,孔雀迎雪而舞、涅槃重生的生命叩问之美。
时间是不存在的,如果没有我们;
时间是存在的,因为我们。
舞剧开头部分,关于时间的两段文字,即成为观众心头的意难忘,萦绕于心间,直至结束。
《孔雀》自千里之外的彩云之南踏雪而来,走遍中国各大城市,所到之处令各地观众惊叹折服。
舞剧《孔雀》的故事围绕
生命和爱
这两个永恒的主题展开,用舞台形式演绎人类共同的情怀,向观众传递着艺术家个人成长过程中对艺术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剧中的“孔雀”,是鸟,也是人,是有情世界的芸芸众生。
全剧分
春、夏、秋、冬四个篇章
,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人性、生命和爱的故事,以及生命与天地自然的相互融通,透过舞台艺术形式呈现了一次对世界的善意探索,以及对生命和人性的追问,投射出生活和艺术交融的人文情怀。
在2022版舞剧《孔雀》中,有更多东方美学融入舞台艺术创作,她把自己定位为“召集者”,让更多的年轻舞者担任主演,在舞台上发掘自己的能量,让每位舞者都有自己的特点。
不抄袭,不学别人,将民族魂融入世界关注题材中,找到丰富性与人性。我们需要低下头来,尊重自己的文化,寻找到那颗种子,发芽、成才。
——杨丽萍
舞剧《孔雀》是杨丽萍在2012年首度推出的作品,改编自杨丽萍自编自导的成名作《雀之灵》。作为当代舞台演绎“孔雀”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家,舞台上的杨丽萍几乎成了一种符号,没有多余的道具,只用手臂、旋转等肢体语言就能塑造活灵活现的孔雀形象。
舞剧《孔雀》的演变,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孔雀”这一云南传统文化符号是如何演变发展的全过程。
2022版舞剧《孔雀》重装重启,全新的舞台形式,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修改与调整之后,2022年全国首轮巡演12地50场,场场售罄、势如破竹,全国刮起“孔雀风”。2023年-2024年,“孔雀”再度展翅,先后抵达北京、广州、上海等40余座城市,奉献200余场演出,为各地观众带来不可错过的视觉、心灵的盛宴!
2022年新版舞剧《孔雀》汇集了杨丽萍舞蹈艺术的精粹,再次刷新了人们对舞剧样式的认识。我们能够看到民族文化在艺术家杨丽萍的思考中如何一步步继承发展,如何一步步深入升华。传统文化,正在在这样不断地传承与创造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