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疆日报
你所知道的大美新疆在这里,你所未知的微美新疆也将在这里精彩呈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疆日报

【民族团结一家亲】中国最西端的爱:潘奶奶和她的2000多个娃娃(上)

新疆日报  · 公众号  · 新疆  · 2017-07-10 12:5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00多个孩子心中的灯塔

——潘玉莲25年开办“爱心小课堂”的故事(上)



▶中国最西端:1个和 2000个的故事


历尽人生沧桑,却从未磨灭她内心爱的火焰。25年来,三尺讲台前,她含辛茹苦为后生。她在2000多个孩子心里镌刻下的是认同、是亲情、是血脉相连。她的善举就像一束阳光,温暖着每个孩子的心田,书写着人间大爱。


她,就是疏勒县新市区社区居民——74岁的潘玉莲,社区“爱心小课堂”的开办人,首届“感动喀什”十大人物之一。


潘玉莲在疏勒县“爱心小课堂”上课前检查孩子们的作业(4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京摄


爱心小课堂


5月27日下午,记者来到一座有着60多年历史的黄色土坯房前,推开油漆斑驳的红色木门,探访潘玉莲的“爱心小课堂”。潘玉莲1942年9月出生在疏勒县一个多民族家庭,父亲是汉族,母亲是维吾尔族,这让她成为当地为数不多精通两种语言的人。


问及开办“爱心小课堂”的初衷,潘玉莲回忆说:“我从小就在疏勒县生活,街坊邻居相处得像一家人。1992年,回到家乡,当我看到邻居的孩子放学后在街上跑来跑去没有人照看,便萌生出一个想法:把孩子们都叫到自家,一方面可以照顾他们,另一方面可以辅导孩子们做功课,哪怕教他们认会几个汉字也行。”


她所在的新市区社区,维吾尔族家庭占到三分之二。“这些娃娃家里多半是低保户,父母打工忙到很晚,文化不高辅导不了功课,成绩就这样落下了。”潘玉莲说。


开始的时候,只有3个小朋友,后来她干脆把周围的小孩都叫到身边进行汉语辅导,一干就是25年。


有时候,为了给孩子们上课,她连做晚饭的时间都没有,常常吃馕喝茶当一顿饭。“说起来,真的不容易。既要辅导学生,还要照顾自己一家人。儿子不让我再继续办小课堂,问我到底图个啥?其实我和孩子们相处时间长了,就是舍不得。每天见不到他们,我就吃不好,睡不好。”潘玉莲哽咽着说,在最困难的时候,她去捡破烂换钱给孩子们买学习用品。


严师出高徒


潘玉莲努力探索辅导、培养孩子的方式方法,形成了一套适合少数民族孩子课后辅导、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助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严、爱、细”三个方面。


“严格”是家长、孩子们对潘玉莲的一致评价。她始终坚持严字当头,对学生的考勤、听课、写作业等每一个环节都非常严格。制定了考勤表,让孩子们养成守时的习惯。她要求学生说好每一句国语、写好每一个汉字,不达要求不罢休。她常说:“给好心,不给好脸。”


“爱心小课堂”虽然条件简陋,但墙壁上贴满了孩子们的书画作品和各类祝福语,上面写着“老师您辛苦了,我们爱您”“祝老师身体健康”之类的语句。记者翻看孩子们的日常作业,许多维吾尔族小学生的汉字都书写得端正、整齐,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背诵唐诗。


艾比布拉·吾舒尔,是湖南省南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正在长沙某大医院实习。5月31日,他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从2000年到2010年,他曾在潘玉莲奶奶的“爱心小课堂”连续学习了10年。“潘奶奶教我们语文、数学和英语,我在那里学习了10年,打下了很好的汉语和数学基础,还培养了刻苦学习、不放弃的精神。在小课堂里与我一起学习的艾克拜尔,与我成绩不相上下,他考到了上海的内高班,后来考上湖南师范大学。潘奶奶就是我们心中的精神灯塔。”艾比布拉·吾舒尔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据统计,“爱心小课堂”开办25年来,累计免费托管、辅导少数民族孩子2000多名,有的孩子考取了内初班、内高班,有的孩子顺利升入大学深造。家长和学校老师反映,在“爱心小课堂”学习过的孩子,都心存感恩、品行端正,懂礼貌、守规矩,学习习惯好、学习成绩提升快,特别是普通话水平普遍较高。


就像亲奶奶


玉素甫、帕提曼兄妹的父母因车祸去世,与年老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潘玉莲知道后,主动照看两个孩子的饮食起居,给孩子们买新衣服、书包,把他们送进学校,课后就在“爱心小课堂”里辅导他们功课。孩子们说,“潘奶奶”就像亲奶奶一样。


潘玉莲每月只有300多元的低保,还要照料因病致残的儿子和一个上高中的孙女。她自己常常只有中午做顿饭,晚上要教课到深夜,烧点开水泡馍馍吃就对付了。喀什当地课外补习班的费用一个月少说也要三四百元,别人劝她象征性地收些学费。潘玉莲说:“进了我的门,就是我的娃娃,哪有跟自己娃娃要钱的?”她开办的小课堂一分钱不收,还给孩子们管饭、发文具。


在她屋里,最新的东西就是堆满书桌的字典、辅导书,还有一沓厚厚的A4纸装订本。那是潘玉莲找打印店帮她做的表格,上面登记着自己教过的每个孩子的信息:姓名、家长联系方式、本人表现、家长意见……


谢木西努尔·买买提是疏勒县人民医院的护士,已经工作5年了。该院领导告诉记者,谢木西努尔工作以来从不迟到,对待病人耐心又细致,和同事的关系相处得很融洽。“我以前在潘奶奶那里学习了3年,在汉语和数学方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也养成了守时、认真的好习惯。”谢木西努尔·买买提说。


艾比布拉·吾舒尔的父亲吾舒尔·阿不都拉用短信给记者发来对潘玉莲的评价:“没有潘老师的真心教育、培养,就不能实现我儿子上内初班、内高班、重点大学的梦想。潘老师是疏勒县各族人民特别是维吾尔族家长心目中的民族团结模范。”

END

来源 新疆日报—新疆亚欧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