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冷炮历史
三观尽毁莫流泪,冷吧渡你入正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历史大学堂  ·  成年人的爱,都是生理性的 ·  23 小时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李伟 | 中晚唐辽代天德军史事考释 ·  4 天前  
小叮读报  ·  2月5日,历史上的今天和生活冷知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冷炮历史

塔兰托的黎明静悄悄:二战英意潜艇与鱼雷艇在北非航线上的角斗

冷炮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1-03-15 08:12

正文

1942年第一周,德军在北非发动攻势。到2月,他们重新夺取了班加西。2至5月间,轴心国前线部队共获得23650吨军用物资和10.65万吨燃油补给。6月,轴心国军队占领托布鲁克并向埃及境内挺进,兵锋直指苏伊士运河。从1941年末至1942年12月,盟军对轴心国每一支护航船队的编成、出发时间和航线都能提前掌握,直到轴心国方面在西西里岛与突尼斯间架设了一条新的海底电缆,状况才有所变化。然而,德军通过恩尼格玛密码机发送的密文仍难逃盟军“超级机密”(ULTRA)的法眼。

1942年初,盟军方面只有潜艇能对轴心国的海上补给线形成威胁。1942年上半年,轴心国只损失了15艘运输船,其中11艘被潜艇击沉。意大利海军将英国皇家海军的潜艇视为心腹大患。截至1942年3月,意大利海军战舰中仅有7艘装备了声呐。当年1月,英军的“尤纳”号、P35号、P36号和P38号潜艇抵达马耳他基地。2月,“暴风雨”号也赶来增援。2月10日,“暴风雨”号、“尤纳”号和“直立”号一起深入塔兰托湾巡航。

一艘装有291W型雷达的T级潜艇正浮出海面,舰桥后部装有1门20毫米口径机关炮。291W型雷达配有一台7.9英寸×9.8英寸显示器,显示器上有一条连续的基线,当雷达接收到回波时,这条基线上会出现尖锐凸起的波峰。可见,用于收发信号的天线呈X形,装在舰桥后部。夜间上浮时,T级潜艇通常会用雷达探测空中和水面情况,以确保安全


2月12日下午,马丁上尉指挥的“尤纳”号潜艇击沉了意大利油轮“卢卡纳”号(Luciana)。不过,后者当时已经完成了对其他船只的燃油补给作业。不久后,意军“林斯”号(Lince)鱼雷艇紧急出航寻猎英军潜艇。与此同时,帕尔马斯艇长(Stefanino Palmas)指挥的装备有反潜探测装置的“瑟西”号鱼雷艇(Circe)也奉命驶往塔兰托湾,在北纬39度10分/北纬39度30分至东经17度40分/东经118度00分海域内执行反潜搜索任务。英军的“暴风雨”号潜艇(Tempest)恰好在这片海域以南活动。在“尤纳”号潜艇发动攻击前40分钟,“暴风雨”号艇长卡瓦耶少校(W·Cavaye)放弃了对“卢卡纳”号的追踪,因为他意识到这艘邮轮并不是一个合法的攻击目标。当天夜晚,卡瓦耶收到指挥部的消息,了解到意军对己方潜艇的活动已经有所警觉。然而,他并没有因此下令返航,“暴风雨”号依然停留在任务海域给蓄电池充电,并时不时地接近意方船只用探照灯观察。

旋风级(Ciclone)鱼雷艇在奥萨级(Orsa)鱼雷艇的基础上改进而来,艇宽增至9.9米,以提高适航性。截至1940年10月2日,意大利海军共订购12艘旋风级,后来又增订了4艘,分四批建造,图示为首艇“旋风”号


“瑟西”号鱼雷艇在午夜后驶入这片海域,随即将航速降至14节,并以Z字形航线用反潜探测装置开展搜潜作业。2月13日3时15分,“暴风雨”号潜入水下时,尚未察觉到“瑟西”号的出现。不久后,“瑟西”号的声呐员监听到“暴风雨”号主机发出的高频噪声。3时32分,“瑟西”号向“暴风雨”号发起了首轮深弹攻击。然而,恶劣的海况使“瑟西”号无法正常开展深弹装填作业。于是,帕尔马斯决定先投放浮标标示出潜艇位置。6时30分,晨光初现,空中浓云密布。“瑟西”号一直没能完成深弹装填,无法发起后续攻击。据“暴风雨”号军士长查尔斯•安斯科姆(Charles Anscomb)回忆,当天早7时左右,在听到意军鱼雷艇的发动机轰鸣声渐渐减弱时,他们认为已经摆脱了对方的猎杀。

1942年夏季,停泊在霍利湾的T级P311号潜艇正进行鱼雷装填作业,准备对鱼雷进行全面测试。靠泊在P311号旁的是“西比尔”号潜艇,属于S级第三批次,订购于1940年,首任艇长为特纳上尉(Turner)。这批S级潜艇除装有6具艇首鱼雷发射管外,还装有1具艇尾鱼雷发射管,舰桥后部装有1门20毫米口径机关炮


约7时16分,帕尔马斯指挥“瑟西”号再次发起攻击。安斯科姆对这次深弹攻击记忆深刻:“一连串剧烈的爆炸震得我们头晕眼花,身体止不住地颤抖,面对他们的猎杀,我们束手无策,每隔一会儿,反潜声呐的‘乒乓’声就会准时在耳边响起,这种感觉就像有一根无形的鞭子,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抽到我们身上。主电路发生短路导致抽水泵无法工作,而此时我们的潜深已经达到500英尺(152米)。想要稳定艇体姿态,要么抽入空气,要么向压载水舱注入高压空气,但这两个方法都会引发巨大噪声。保持静默才是提高我们生存概率的唯一途径。我们慢慢上浮,突发的噪声让我们再次落入他们手中。深弹的爆炸声接连响起,艇里所有照明设备都振坏了,我们几乎被黑暗吞噬,只有个别备用电灯还闪烁着微弱的光。很多东西都摔得粉碎,我们身边一片狼藉。”在遭到深弹的持续冲击后,“暴风雨”号上的设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7时26分,帕尔马斯发现大团大团的气泡裹挟着油迹涌出海面。他据此判断英军潜艇严重受损,不久就会浮出海面。当他向塔兰托基地报告战况时,“瑟西”号上的深弹已经所剩无几。

奥萨级鱼雷艇“毕加索”号,装有6具深弹发射炮和4具深弹投放滚架,艇艉的起重杆用于吊放破雷卫和拖曳式鱼雷。该艇于1943年9月11日在马略卡岛自沉


此时,“暴风雨”号内部陷入一片死寂,突然有人不小心踢倒了一个空桶,这令神经紧绷的卡瓦耶艇长愤怒不已,他恨不得一枪把那家伙毙了。果然,鱼雷艇的轰鸣声再次降临。帕尔马斯在战斗报告中对这次攻击进行了详细描述:“我们于9时17分发起最后一次攻击,9时24分,我艇在1000米距离上连续回转90度,形成闭合航路并投放深弹,两团巨大的气泡涌出海面。3分钟后,敌潜艇在我艇右舷浮出海面。”卡瓦耶艇长带领着炮手休米·普里查德(Hugh Pritchard)和大副尼尔沃尔(M·Neel-Wall)冲上甲板,用甲板炮向“瑟西”号发起反击。但“瑟西”号密集的炮火很快将“暴风雨”号彻底压制,卡瓦耶等人全部阵亡。随后,“瑟西”号放下小艇准备搭救幸存者。由于担心这片海域还有其他英军潜艇活动,帕尔马斯下令在小艇返回前与“暴风雨”号拉开距离并保持警戒。包括安斯科姆在内的24名“暴风雨”号幸存艇员在海里泡了足足2小时才被救起。期间,“瑟西”号用76毫米口径炮持续向“暴风雨”号射击,但始终没能将它击沉。14时30分,海况好转,3名“瑟西”号艇员从右舷登上“暴风雨”号,用缆绳系住首水平舵。16时05分,“瑟西”号拖曳着“暴风雨”号开始返航,但后者的尾部已经开始下沉。

帕尔马斯在报告中指出,“瑟西”号的反潜声呐在恶劣海况下 表现良好,声呐员也非常专业,他们在战位上连续工作了7.5小时,始终保持警觉,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深弹投放人员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在恶劣海况的干扰下,他们依然完成了深弹装填作业。这场战斗共消耗45枚深弹,分别为16枚WBD型和29枚WBF型。然而,意军指挥部对帕尔马斯的报告并不买账,高层认为他发动攻击的时间过晚,而且过于依赖反潜声呐。与“瑟西”号处于同一海域的“林斯”号鱼雷艇遭遇声呐故障,于7时30分脱离战场,转往克罗托内(Crotone)。实际上,“林斯”号本该与“瑟西”号协同作战,它完全能根据后者的指令用深弹攻击目标。

潜艇里永远充斥着柴油味,有时还夹杂着铅酸蓄电池排出气体的刺鼻臭味。在狭小拥挤的舱室里毫无隐私可言,没能在居住舱分配到床位艇员,只能到鱼雷舱里寻找容身之地。开展鱼雷维护作业时,那些好不容易挤进鱼雷舱的艇员又都要被赶出来,这无疑是件令人沮丧的事。朗姆酒每天定量供应,尽管条令禁止艇员之间进行借贷、转让或以物换物的交易,但军官们对这种事往往是睁只眼闭只眼。由于饮食糟糕透顶且维生素D摄入不足,艇员们普遍存在缺钙问题,只能通过照射紫外线灯的方式来亡羊补牢


“瑟西”号很快便再次投入战斗。2月20日,“瑟西”号与“安托尼奥”号(Antonio)、“匹加弗塔”号(Pigafetta)、“埃马纽勒”号(Emanuele)、“佩摩哥诺”号(Pessagno)、“安托尼奥托”号 (Antoniott),“乌索底马勒”号(Usodimare)和“马埃斯特拉勒”号(Melestrale)驱逐舰组成编队,为3艘商船护航,从塔兰托启航前往的黎波里。这些护航舰艇中只有“瑟西”号装备了反潜探测装置。英军方面,由海明威上尉指挥的P38号、“尤纳”号和P39号潜艇奉命拦截这支护航船队。2月23日清晨,“尤纳”号率先对船队发起攻击,但鱼雷未能命中。帕尔马斯要求声呐员提高警惕、加强监视。10时14分,船队航行至米苏拉塔岬西北海域时,“瑟西”号的声呐接收到来自艇首右舷方向1630码(1500米)处的一个回声信号。“瑟西”号立即转向并提速至18~20节,准备从目标上方驶过。此时,距“瑟西”号约1000码(910米)处,一具潜望镜伸出海面,这正是“瑟西”号刚刚锁定的目标。随后,“瑟西”号以16节航速迅速逼近目标,先是通过投放滚架连续投下6枚深弹,接着又抛射了4枚深弹。深弹入水后,海面上不断有一串串气泡涌出。这些深弹的引爆深度为70米。一阵猛烈的爆炸过后,英军潜艇在“瑟西”号艇艉右舷方向出水,甲板上空无一人。帕尔马斯下令调转航向,向目标右舷慢慢接近。期间,“安托尼奥托”号驱逐舰的主炮和机枪持续向英军潜艇射击,但碍于准头不足,差点儿误伤到附近的“瑟西”号。尽管后者慌忙躲避,但仍然导致1名艇员被误伤身亡。

深弹攻击导致海水涌入“暴风雨”号潜艇的蓄电池舱,进而使化学反应产生的氯气弥漫在艇内。9时45分左右,卡瓦耶艇长在“瑟西”号鱼雷艇投放深弹前下令浮出水面。图示为两名艇员正准备操作甲板炮还击,而800码外的“瑟西”号则抢先开炮压制。据安斯科姆回忆,“瑟西”号的艇员们可能以为“暴风雨”号就是击沉意大利医院船的罪魁祸首,他们显然要为后者复仇


这艘遭围猎的英军潜艇正是P38号。“瑟西”号向其他舰艇发出集结信号,P38号见状再次下潜。据帕尔马斯报告,承担空中掩护任务的己方飞机也向英军潜艇开了火,潜艇入水后,飞机又投放了炸弹。“佩摩哥诺”号和“乌索底马勒”号驱逐舰则双双赶来投放深弹。连续的爆炸声严重干扰了“瑟西”号的声呐监听作业,帕尔马斯命令其余舰艇暂时后撤。突然,P38号从“瑟西”号右舷后方30度方位上浮,艇首以极大仰角出水,紧接着又扎入水中。几分钟后,P38号艇尾又以40度仰角出水,螺旋桨处于空转状态,艇尾水平舵则处于最大上浮角度。这是它最后一次出水。10时50分左右,帕尔马斯发现有潜艇残骸浮上海面。他默默走到船舷旁,为所有在战斗中牺牲的官兵哀悼。帕尔马斯认为,此役己方反应迅速且深弹攻击效果显著,他随后向指挥层建议,应为护航船队配备至少2艘装备反潜声呐的舰艇,一艘承担反潜探测任务,另一艘则掩护船队前行。而在反潜搜索阶段,承担护航任务的飞机和其他舰艇不应擅自发起攻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