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写错别字了?不是「相互保」吗?
还真没有。
今天支付宝宣布「信美相互」这家保险公司退出「相互保」计划。同时将产品升级成了
「相互宝」
。
「保」和「宝」,虽然只差一个字,但性质差的可就大了。
1
升级之前的相互保,是一款团体重疾险。
而升级之后的相互宝,只是一款「基于互联网的互助计划」,跟轻松筹、水滴互助差不多,不再是保险了。
虽然不是保险,
但
从
保障内容来看,升级前后完全一致。
依然是100种重疾,30万/10万保额(39岁及以下30万,40~59岁10万)。
最大的差异是升级之前,每年保费不固定,不设上限,到底交多少要看实际理赔情况—这也是一些人黑相互保最多的地方。
升级之后的相互宝,保费不再未可知,而是变得固定下来。
具体金额会在每年年末公布次年保费上限。
今天公布的2019年保费上限是188元。
也就是说,无论是从之前的相互保升级到相互宝,还是从现在开始参加相互宝,明年最多花188元就能买到30万/10万的重疾保障。
2
除了保费,还有另外两点改变,直接看图吧。
管理费
从10%降低到8%。
成团条件
之前是参团人数低于330万的话,保障计划自动解散;但升级之后的相互宝,低于330万人,也不会立刻解散,会继续为用户提供一年期的大病保障。
除此之外,还有两点隐性福利:
a 参加了相互保的老用户,升级到相互宝,等待期天数依然有效,不用重新计算。
b 无论是老用户升级到相互宝,还是新参加相互宝的用户,只要在2018年12月31日前加入,2019年1月31日之前涉及的费用分摊就不需要大家出钱分摊。
3
改名之后的「相互宝」还值得参加呢?
答案是比之前更值得买了,推荐大家参加。
188元买一年保障,如果明年公布新的保费上限太高,我可以直接退出不玩了。
从产品形态来说,相互宝更像一款短期重疾险。既然如此,小组拿它和性价比很高的微医保1年期重疾险做个对比:
从表格可以看到这两款产品保障内容完全一样。但在保费方面无论是40岁以下,还是40岁以上,相互宝的费用都更便宜。
只靠相互宝够吗?不够。
首先,30万的重疾保额根本不够用;
其次,中症、轻症保障它都没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不是保险!
保险有个特点是「刚性兑付」,只要符合理赔条件,保险公司必须给钱。保险
公司就算倒闭了,还有保障基金什么的兜底。
但相互宝只是一个互助计划,信美相互已经撤出,之后完全由阿里运营。将来
运行得怎么样,全看阿里。
虽然阿里超级有钱,但万一……也没人会来兜底,所以说这事说不准。
上图是相互宝的条款,明确注明:
「本计划不是保险,我们不承诺您能够获得确定的风险保障」。
总结一下:
升级之后的「相互宝」更加优秀,一年最多188元,能吃什么亏?
明年如果保费变贵,直接退出就好了。
小组建议大家参加
(要看清健康告知啊,不符合健康告知,还是不会赔的)
。
但是,只靠它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