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行情回顾:
上周,A股医药生物指数上涨1.62%,跑赢沪深300指数0.17pp,跑输创业板综指0.96pp,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23,表现一般。港股恒生医疗健康指数收涨0.44%,跑输恒生国企指数2.3pp。
上市公司研发进度跟踪:
上周,信达生物的IBI3002和IBI3017、神州细胞的SCTT11注射液的临床申请新进承办;恒瑞医药的HRS-1301片、首药控股的SY-5933片的IND申请新进承办。恒瑞医药的HRS-5965正在进行三期临床;通化东宝的THDBH120/ THDBH121正在进行二期临床;海思科的HSK46575正在进行一期临床。
本周观点:政府采购给予价格评审优惠,建议关注国产设备相关投资机会
2024年12月5日,财政部就《关于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及实施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通知》就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适用范围、对本国产品的支持政策等作出规定。其中指出,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给予本国产品相对于非本国产品20%的价格评审优惠。针对《通知》的出台,财政部表示,标准体系将分步建立,在《通知》出台后,于3到5年内制定有关产品的中国境内生产组件成本比例要求,以及对特定产品的关键部件和关键工序要求。我们认为若《通知》获得执行,在医院的设备采购中,国产设备的竞争力将大幅提升,利好国产医疗设备整机厂商。此外,《通知》要求本国产品在中国境内生产,且组件成本占比达到规定比例,此举将加速包括外资在内的医疗设备企业在中国设厂,利好国产上游供应链。
2025年年度投资策略:
重塑底层逻辑,掘金支付视角。综合人口结构、政策框架、经济环境等一系列复杂变化的趋势,我们认为,在需求侧无法无限扩张的情况下,需要结构性甄选投资机会,而其中的核心矛盾就在于支付意愿与支付能力。因此,我们从支付视角,基于医药产业内的三种付费渠道:院内支付、自费支付、海外支付,分别进行梳理,看好院内政策支持(创新药械、设备更新)、人民群众需求扩容(血制品、家用医疗器械、减肥药产业链)、出海周期上行(肝素、呼吸道联检)三大方向。
风险分析:
控费政策超预期、研发失败风险、政策支持不及预期、板块估值下挫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