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建八局海外公司
凝聚中建八局海外广大员工,展现员工扎根海外无私奉献的时代风采,宣传企业品牌形象,打造企业宣传的新平台和新窗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建八局海外公司

一线动态 | 筑梦埃及新首都,父子薪火相传逐梦行

中建八局海外公司  · 公众号  ·  · 2024-08-30 18:4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我听见钻机挖机挥舞的轰鸣

我触到钢筋水泥坚实的力量

我看见高耸的塔吊和密密麻麻的脚手架

.......

我们是敢于探索的海外人

奔赴着山一程水一程

让跨越五洲的梦想

砌筑成为无限可能

.......

公司“一线动态”微信专栏

聚焦平凡而伟大的一线建设者

书写海外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本期带您走进 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项目

为大家介绍 田作龙、田汉宇 父子 接力奋斗的故事


01

拔地而起

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项目正在进行基础筏板混凝土浇筑


2018年3月18日,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项目开工奠基。


作为项目后勤保障队队长,田作龙见证了一座新城在沙漠中拔地而起的全过程。他是最早一批来到项目的工人之一,有5年的埃及工作经验。即便如此,这个项目是他参与过的最特别的一个。


2018年春天,田作龙到达开罗。坐着公司安排的中巴穿过尼罗河,驶出熙熙攘攘的老城区,在茫茫沙漠中行驶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项目所在地。


田作龙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负责项目临水临电施工,保障项目的正常开展。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田作龙很快便把不那么熟悉的临水临电工程安排得井井有条。当施工正常开展后, 他又被调到了项目生活区,为工友们的生活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后勤保障涵盖生活区的供水、供电、设施维修、保洁、绿化、排污等一系列工作,既琐碎又需要细心和耐心。比如项目上的工人流动性强,需要考虑他们的宿舍如何安排,考虑库房里的物资如何妥善统筹安 排,生活区位于沙漠中,绿化如何合理规划等等,这些都是田作龙工作中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田作龙的海外工作经历十分丰富,曾在非洲工作十几年。没有谁能比他更了解这些远在异国的工友们的生活所需和思乡之情。在田作龙的带领下,后勤保障队的工作很快步入正轨,在生活区生 活的一多半工人都认识这个为工友们忙前忙后的“田师傅”。


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随时待命是必不可少的。只要工友有需要,就算是深夜,田作龙和后勤保障队队员们也会随时在场。工地的供水、排水系统并不稳定。有一次排水故障,后勤保障队一直忙到了后半夜,才彻底把水排净。那一天,56岁的田作龙撑着困倦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倒头就睡。


除了生活上的基础保障,田作龙想方设法给工友们多添一些生活气息。在生活区后面的空地上,田作龙和后勤队队员们一起,找了许多种子,种了面积不小的一片菜园。每年四五月份,菜园 旁的几棵桑葚树和桃子树逐渐成熟时,田作龙就会发条朋友圈,邀请工友们来摘水果。


“我就像那沙漠里的仙人掌,插在哪儿都能活。” 田作龙如此坦言自己的心声, “但我想,活着也有不同的活法,我希望在异乡也能给工友们带来更多的温暖。”


田作龙在埃及新首都CBD项目工作


02

父子接力

2019年,让田作龙感到意外且欣喜的是,儿子田汉宇选择和他并肩作战。


在家人不舍的目光中,田汉宇登上了前往开罗的航班,追随着父亲的脚步,踏上了“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之路,成为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项目上最年轻的工人之一。


在田汉宇来之前,父亲田作龙多次劝他,离家近些发展会更好。但田汉宇还是想像父亲一样,到外面闯一闯,更何况,参建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项目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初到埃及,田汉宇第一次见到沙漠。他赞叹于沙漠的壮观,也接受着自然环境带来的工作挑战。


刚到项目时,田汉宇就被分到父亲所在的后勤保障队,他并没有因为父亲的关系而获得优待,反而被安排到了离生活区较远的办公区负责维修、排水等后勤工作。


高温、黄土、砂砾……埃及的自然环境让田汉宇的后勤保障工作变得复杂,每天都在遇见新问题、解决新难题的过程中,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能。田汉宇感慨地说 :“以前父亲教我看图纸、设计施工方案的时候,我总是不那么感兴趣。但在这里我 发现,要多学一点,不一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


为了克服语言障碍,田汉宇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搜集英语学习课程和资料,从音标开始学起。渐渐地,田汉宇可以进行日常英语沟通,不论每天工作有多忙,他都会抽出时间来在手机软件 上背单词。截至目前,他已经坚持了将近700天,背会了32158个英文单词。


在日常工作中,田汉宇同年纪相仿的保洁班班长穆罕默德·赛义德成了好兄弟。 “他看我常常想家,就从家里带一些埃及美食给我,虽然我有些吃不惯,却会愉快接受。 ”田汉宇说, “我看着他的日子越变越好了。前段时间他结婚,我还按照中国的习俗给他包了一个红包。”


上一次田汉宇结束休假离开家时,性格外向的大儿子哭着跑出来追他,内向的小儿子躲在妈妈身后眼巴巴地望着他。田汉宇挥了挥手,不敢多看孩子一眼。一向不流泪的他,转过身去,泪如雨下。谈起妻儿,田汉宇满是愧疚地说: “回家的时候有多潇洒,离开的时候就有多狼狈。”


“年轻总要多学点东西,多去看看这个世界” ,田汉宇心中的信念始终坚定,他想在这片沙漠里汲取养分,走出一条路来,为自己,也为了家人。


田汉宇正在工作

03

走向未来

2024年,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项目迎来了验收交付的关键阶段,整个项目忙碌而有序。高耸的住宅楼外立面已全部完成,工人们正在进行机电安装,电缆的铺设、管道的连接、水电系统的调试。


田作龙和田汉宇父子俩依然在各自的岗位上,为这座新城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每次带着新人巡查工地,田作龙总是细致入微。他会停下来给大家讲解每一个细节,他也时常鼓励新人:“ 在海外工作,不光是做工程,更多的是要学会如何在异国他乡生活和成长。只要全身心投入工作,把工作做细致,平凡的岗位也会发光。


这几年,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田汉宇也在成长,经历了几年的磨砺,他已经从最初的青涩新人,变成了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后勤队员。


他也常常会回忆起父亲在工作和生活中给予的教导,父亲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工友的关心体贴,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深深影响了他。田汉宇感叹: “父亲像一棵扎根沙漠的胡杨树,在风沙中坚守,为我们遮风挡雨。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他一样,成为团队的中坚力量。


埃及新首都CBD的标志塔高高矗立,风从沙漠深处吹来,带来一丝沙尘,更带来了秋天收获的气息。 俯瞰着这座一砖一瓦建设起来的城市,田作龙笑了,眼角的皱纹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明显, “这座新城太美了,我们不仅建成了一座城,也承载了我们父子俩共同奋斗的美好回忆”


田汉宇点了点头,未来他们父子的故事,还将继续延续......


田汉宇和父亲田作龙在一起



项目简介


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项目


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项目是中资企业迄今在埃及签订的最大项目,被塞西总统誉为“埃及未来发展的火车头”。项目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包括10座写字楼,5座住宅楼和4座大型酒店,以及385.8米的“非洲第一高楼”标志塔。目前主体结构、幕墙已全部完工。办公楼已开始交工验收,住宅楼内装、机电施工全力推进。



我们是“同行”

作为父子,更是一路“同行”

在家中,父亲永远是我们坚实的后盾

工作中,父亲始终是我们的指路明灯


像田作龙和田汉宇这样的

海外工程家庭不在少数

他们循着父辈的足迹, 站在父辈的肩头

薪火相传逐梦前行

用责任和担当筑就“大国工程”

共同书写着关于责任与家风的佳话



内容来源:中建八局海外公司融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埃及分公司

编辑:朱翔

校对:罗金、齐贤刚

审核:王鸿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需其他资料,请文末留言联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