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打坐站桩
打坐修行、站桩养生、丹道修炼、奇门遁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哎咆科技  ·  Apple 智能国行版要来了,苹果官宣! ·  11 小时前  
ZOL中关村在线  ·  备受期待!曝苹果下周将发布新款iPhone ·  昨天  
ZOL中关村在线  ·  你的第一部手机是iPhone还是安卓? ·  昨天  
EETOP  ·  国外AI专家深度剖析:盛赞DeepSeek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打坐站桩

揉腹功,这篇就讲明白了!(语音)

打坐站桩  · 公众号  ·  · 2024-11-25 19:29

正文

点上面 打坐站桩 关注

坐修行 、站桩养生 丹道 修炼 奇门遁甲



揉腹功的来源很早。据文献记载,在清代已广为流传。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皖南翕县(即新安)方开编绘《却病延年图说》(由白颜伟刊行)一书中即有刊载,自那以后已经过数次重刊,整理,修改。但至今民间所流传的揉腹功动作和内容也不完全一样,还有很多种。


近几年来,我们参照有关的古今资料,并结合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知识,探讨了揉腹功的理论和作用,整理了一套揉腹功,经过试行,疗效十分显著。现介绍如下。

一、姿势

揉腹时采用坐位或卧位,可因时因地因人而定,如身体好可取坐位,病弱者可取卧位等。冬季或气温低时也可仰卧床上盖被揉腹或坐于被窝内披衣揉腹。取坐姿时,上身要端坐,含胸沉肩两眼凝视,两足放平着地与肩同宽(坐在床上时,腿可自由盘放,以舒适为度)。仰卧位时,头稍枕高,眼视鼻尖,两膝微微并拢稍弓起(或胭窝下微垫高),两足微分开,足跟着实。

二、方法

(一)揉中脘

右手中三指指腹按在心窝处,左手中三指指腹压在右手的中三指上,或左手掌放在右手背上,两手同时用力,以顺时针方向围绕着中脘穴(胸剑联合至脐连线的中点,图1),轻轻旋转按揉36圈(图2)。


(二)揉肚脐

右手中三指指腹(左手放法同上),从肚脐左边开始,以顺时针方向围绕肚脐轻轻旋转按揉18圈。然后,换用左手中三指用同样方法从脐右边开始,以反时针方向围绕肚脐轻轻旋转按揉18圈。

(三)揉气海、关元

如图1所示,右手中三指指腹(左手放法同上),从气海穴(肚脐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上3/10与下7/ 10交界处)开始,向左下方,再经关元穴(肚脐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上3/5与下2/5交界处)到右上,再回到气海穴处,如此旋揉为一周,共轻轻旋揉18周。然后用左手以同样方法以反方向轻轻旋揉18周。

(四)推任脉


如图3所示,手中三指指腹(另一手中三指压放在其上)从心窝处,顺着腹正中线向下轻推至耻骨联合处。然后两手分开,仍用中三指指腹分别向外,顺着骼窝边揉边走,再向上沿着乳头线旋转按揉至肋弓下,两手中三指再向心窝部按揉。最后,两手仍回到心窝部(一手中三指在下,另手中三指压放在其上),为一周,推揉36周。妇女做此功时,完全以旋转按揉法进行,其他方法完全一样。

(五)操满腹

如图4所示,左手叉腰(拇指在前,四指捏在腰肾处不动;卧位时,左手位置不限),右手掌从右下小腹部(右骼窝部)开始向上揉转,边揉边走,揉至右上腹季肋部,再至左季肋部到左下小腹部(左骼窝部),最后再回到右下小腹部为一圈,如此揉转18圈。然后,左手掌再以同样部位、同样方向轻轻推擦18圈。


(六)推腰肾


如图5所示,两手五指微并拢,各放于两侧腰肾部,五指向前,大拇指紧贴于肋弓下,以掌面用力、向前内方推按,使腹部向前稍凸出,然后两掌向后松开,腹壁弹回恢复原状,为一次,共推按18次。此法对肝、脾、肾、肠等器官作用甚大。

(七)摇转内脏


如图6所示,自然盘坐,两腿交叉,随意盘腿,腰挺直,两手放于两膝盖上,上身自左向右缓慢轻轻摇转(幅度愈大愈好)9次,然后再自右向左缓慢轻轻摇转9次。

(八)点按

左手叉腰(拇指在前,四指在后),右手成剑指状(食、中二指或中间三指伸直,其他指屈曲),以中间二指或三指指尖在中脘、关元、气海等穴位上缓缓用力向下点按,然后慢慢抬起,算做1次。一个穴位可点按5-7次。点按的部位,也可以从右下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每隔一、二寸处点按一下,作大圆圈点按数圈,也可以点按在压痛点上,也可以满腹点按。

此法可以代替其他揉腹功,特别是在手生老茧,不能用手掌揉腹时,可以用点按法进行按摩,效果同样很好。

(九)深呼吸

坐、卧位皆可。坐位时,两手放于膝上,两眼下视鼻尖。仰卧位时,两手放于两侧大腿外侧,其他要求同前。

深呼吸前要排除杂念,耳不旁听,使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肚脐下一寸五分(丹田)处,使全身放松,然后进行自然的“安静”呼吸20次。使思想完全安静下来后,再进行缓慢深长而又均匀的自然呼吸。呼吸时,用鼻吸气,同时舌舐上腭,用口呼气,同时舌放下。吸气时,应设想有一股气流从丹田处直上进人胸中,呼气时气流又从胸中回到丹田,如此一呼一吸为一次,共呼吸20-30次。

开始几次呼吸幅度可浅一些,慢慢地增加到一定的通气量。通气量的大小,应因人而异,以不引起明显的“出不过气”或吃力的感觉为度。呼吸既不要用力,也不要有意屏气而中断呼吸。最后几次呼吸的深度要逐渐减浅,直至正常。

这样深呼吸,可以单独练,也可以同其他揉腹配合起来练(先做深呼吸,后做其他揉腹),这样更可增加揉腹的效果。


注意事项

(一)每日可进行2-3遍,可分早中晚进行,也可只早晚在被窝里进行。每个动作的次数,应依身体状况而定,书中规定的次数仅供参考。

在疾病发作时,按摩次数可大大增加,有的可增加到几十次或几百次,或做到症状暂时缓解甚至暂时消失为止。总之,按摩后要觉得全身舒畅、轻松、无疲劳感为度。

(二)揉腹时,一定要精神贯注,思想集中,呼吸自然,要做到“手到心至”。

(三)练深呼吸时,一定要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否则效果不理想。对初练深呼吸功的人,呼吸的幅度和通气量不要过大,次数也不宜多,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增加。

(四)揉腹时,最好解开衣裤直接按摩,隔衣按摩效果不理想。坐位按摩时,室温不可过低,以防着凉感冒。

(五)揉腹动作要轻而缓慢连续不断,不可过于用力,以免伤及内脏。男女在生理解剖特点上有所不同,女性腹壁较软,脂肪层较厚,肌层较薄弱,盆腔内又有女性内生殖器官,因此按摩更应轻缓和多取卧位为宜(特别是年龄较大的腹壁松驰的经产妇),否则易伤及内脏,甚至造成内脏脱垂。至于其他按摩方法,男女一般无需有异。

(六)有时在练揉腹功的同时或以后,由于胃肠蠕动增强等生理功能的变化,往往会出现腹内发响(肠呜音)、放屁、嗳气、腹内温热感或易饥饿,甚至有便意和尿意等现象,这是正常的揉腹效应,不是坏现象。在初练深呼吸时有的人也可能出现胸廓不适等感觉,也没有什么关系,久练后就会消失。

(七)妇女在妊娠期间禁止揉腹。腹内有恶性肿瘤或是胃肠穿孔、内脏出血和腹膜炎等急腹症病人也绝对禁止揉腹。腹壁有急性感染时,局部不要按摩。女子在月经期中一般可以揉腹(有时下腹部要轻揉),但要特别注意不可受凉。此外,在过饥和过饱时也不宜揉腹。如有便意,必须先解大小便,然后揉腹。

作用和适应症

深呼吸是自我造成极度安静、全身放松的一种保健功,能使神经获得休息,减少许多足以引起神经活动紊乱的外界不良刺激,使大脑有可能调整神经系统的活动,从而打破疾病形成的恶性循环,有利于机体修复和内脏器官病变的消除。也就是说,深呼吸可使大脑处于一种“特殊的保护性抑制状态”,有助于调整和恢复大脑正常的兴奋和抑制功能以及皮层下中枢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因此对防治神经衰弱、高血压、胃及十二指肠疡溃等病有一定作用。

深呼吸本身还能大大加强气体的交换,促进新陈代谢,并通过隔肌的运动反复改变腹腔的压力,起着一种按摩内脏的作用。因此,深呼吸同其他揉腹动作配合,就更有健身和防治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等某些疾病的作用。

揉腹可直接按摩牵拉腹内脏器(特别是胃肠),加快腹部血液循环,刺激胃肠和肠系膜上的神经感受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引起迷走神经兴奋,从而促进胃肠平滑肌收缩,使其蠕动加强,同时也能促进胃液、胆汁、胰液和小肠液的分泌,从而增强胃对食物的消化以及小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作用。

如果胃肠的运动和分泌过强,则揉腹部的某些穴位也可以通过神经反射等调节机制使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使胃肠运动和分泌的功能恢复正常。

中医认为,中脘穴有健脾和胃、化湿降逆作用。据报道,对人体和动物进行的试验都已证明,刺激中脘等穴有助于调节胃的运动机能:其表现一般为胃肠蠕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使胃下界上升,但对蠕动过强者,反而能使之变慢,使痉挛的胃弛缓。


揉腹还有助于调节胃的分泌机能。例如,胃酸及胃蛋白酶活性过高者,可使之下降为正常,过低者,可使之升高。

由此可见,在机体病变情况下,特别是在胃肠蠕动和分泌功能降低或衰竭时,这种揉腹功就能通过神经、体液或经络等因素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具体说,揉腹功对下列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

1. 因迷走神经张力减低,胃运动减少而造成的胃内食物郁积;

2. 由于刺激了胃幽门窦,使大量酸性胃液分泌而引起的胃溃疡;

3. 由于迷走神经过于亢进,使胃酸分泌过多而引起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4. 因不良的精神因素刺激,使中枢神经的兴奋与抑制功能发生紊乱, 使高级中枢的活动失常而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症,

5. 由于老年、营养不良等所造成的肠平滑肌张力衰弱,肠蠕动无力,致使粪便在结肠和直肠内滞留过久,水份过量吸收,以致粪质过硬和正常排便频率消失而引起的便秘;

6. 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所引起的精神神经性腹泻、粘液性结肠炎和结肠功能紊乱等症。

此外,轻推或揉腹正中线任脉部分及点按或按揉肚脐、气海、关元等穴,除能治肠道疾病外,中医理论还认为有扶阳益气、温阳固脱、调冲任(属奇经八脉)、理胞宫和调气摄血等作用。实验证明,刺激气海和关元穴能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使抗体提早产生,抗体效价升高,维持时间延长,同时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也加强,又证明刺激关元和中极穴(耻骨联合上一寸),能促进膀胱收缩并对膀胱的张力具有调节作用。

所以,此功既有助于强壮身体,又可补肾益气,使泌尿生殖机能正常,有助于治疗内脏下垂、遗尿、尿潴留、尿失禁、遗精、阳萎、早泄等,对女子,又有助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和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病症。


典型病例

1 山东寿光县城关公社崔xx于1959年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因多方医治无效而被迫退学,后来经过保健按摩揉腹功等锻炼不久就完全痊愈了。追访结果,至今十多年来从未复发,也末患过病,身体很健康。

2 山东寿光县城关公社xxx患失眠症二十余年,坚持做揉腹功后,一年内都能很好入睡。以后停练,两个月内仍能熟睡,第三个月起失眠又复发,经复练此功又愈。

3 辽宁朝阳地区朝阳镇吕x 十年前曾患胃溃疡,经中西医治疗未有明显效果。后来按照保健按摩揉腹功等方法,早晚坚持按摩很快就痊愈了。追访后,患者来信说“此功起到了药物所起不到的功效”。

4 河北邯郸市第三棉纺厂彭x x曾患多年慢性胃肠炎,药物治疗无效,经做揉腹功很快治愈。由于坚持揉腹、浴头等保健功,最近发现青年时代的“少白头”已绝大部分变黑了。

5 福建闽侯上街公社厚美大队张x x 曾患十多年“五更泄泻”病,曾经各种治疗无效。后坚持做揉腹功和深呼吸等锻炼两个月后痊愈。

6 苏州市原中街路俞x x 高龄,曾患20余年习惯性便秘,经揉腹功锻炼两个月后痊愈,并且原有的黄疽症也消失,食欲增加,消化力明显增强。

7.福州市朝阳支路李x x 高龄,患高血压症和动脉硬化症多年,后练保健按摩(未服药),头晕、心悸、呕吐等症状逐渐减轻,血压由220/115毫米汞柱降至175/900现在食欲和精神情况等均尚好。

揉腹功沿革

揉腹功又名却病延年法,原为燕台方道口授。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皖南翕县(即新安)方开绘图,长白颜伟首次刊行问世《名延年九转法》,1841年(道光21年),金台韩德元重刊。当时流传一个故事:据说韩德元自49岁到71岁患失眠症,屡治无效,后得“延年九转法”,练两月症状全失,能彻夜酣睡,第二天精神爽快,步履轻健,因此后人传说它对失眠及虚弱症有奇效,故又重刊。到1852年(咸丰二年),叶志铣刊于《颐身集》中。1860年(咸丰十年),燕山宋忻如重刊,武进盛成彭练习之并授吕素。1881年(光绪七年),王福源刊于《内功图说》,后于光绪乙亥元年(1899年)改名为延年却病法,1926年付诸石印并加铜拓照片。


注意: 打坐站桩或养生修行问题,大家可以直接+万心老师微信咨询 wanxin093





所或者办公之处,常年见不到太阳,那对居住者的家人关系,以及办公氛围都是极为不利的。更有甚者,小人当道、口舌是非、祸及自身。


且房间凌乱也会影响主人的运气,在生活中,

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如果家中有条件,最好设置专门的房间摆放;

2、不能摆放在夫妻房;

3、背后不能无靠;

4、不能摆放在楼梯下;

5、不能摆放在楼的中间夹层;

6、不能摆放在有路冲、角冲、柱冲等冲煞的位置;

7、请、送时一定要择吉;

8、尽可能安置在宅内的死气方;

9、两边要有留空,原则是左边要大于右边;

10、如安神位的坐向遇流年不吉,要用浮炉方式处理,否则会造成家庭不安,应谨慎处理;

11、准备生育的夫妻,卧房不要与神佛房间相邻,否则易造成不孕;

12、神佛像背后的靠墙不能是厕所、厨房的墙;

13、神佛像背后的靠墙不能是下行楼梯的墙;

14、神佛像无论是何种材质都不能有破损,如有,要尽快修补好;

15、摆放神佛像的供桌,下边不要有水,更不能有酒,要干净整洁;

16、小的神佛制品不要随便丢弃,要恭敬待之;

17、不用的神佛像要择日拆除,尽可能送到附近寺庙;

18、家中供奉神佛,主神要明确,不能同时请不同类别的神佛放在一起供奉;

19、如有多尊神像,神佛的位置要按级别正确摆放,不能随意乱摆;

20、如果神佛像是经过正式开光请入宅中,家中主人一定要按各神佛的教规去礼待,这一点非常重要,主人不能不知各神佛的地位和喜好,以及供奉礼仪。

除了上述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一点就是,神佛像最好不要被太阳直射到,尤其是家中如果供奉的是祖先牌位,更不能被阳光射到,否则易造成家宅不宁,切记!切记!





一、供奉神佛的有关问题



(一)、神台位置

1、镇邪守护神神台宜向大门或平行,面向屋外。

2、保平安纳福诸神宜向屋内。

3、神坛习惯用鲜红颜色。

如:关帝或土地财神类天神宜向大门,有纳财避邪作用。


(二)、佛台位置

佛祖、菩萨、观音、罗汉则最宜坐西向东、清静明亮吉位,不拘泥于面向大门,但要三不向:a、不向厕所,b、不向房门,c、不向饭桌。





二、神佛供奉



1、天神、佛神、家神不宜一起供奉,佛神用鲜花水果供奉,天神及家神可用三生供奉。


2、天神、家神不宜平排放在一起供奉,神台可分上中下三托,上面为天神,中间为家神,下面为土地神,佛神宜另外安放。





三、财神摆设



1、文财神

宜文职人员及上班族人员供奉,文财神有财帛星君和福禄寿三星。

a、财帛星君为太白金星,手拿“招财进宝”卷轴,

b、福禄寿三星由福星、禄星、寿星组成。


2、武财神

宜武职人员及经商人士供奉,武财神有赵公明和关羽。

a、赵公明又名赵玄,为黑口黑面、威风凛凛,

b、关羽字云长,为红面长髯、威武忠义。


3、财神位六忌:

a、忌压,不宜重物堆压

b、忌水,不宜摆放鱼缸

c、忌空,不宜背后空透

d、忌冲,不宜尖角冲射

e、忌污,不宜作为厕所

f、忌暗、不宜昏暗阴沉





四、安放神佛坛注意事项



1、尺寸

尺寸深度一尺二寸(表示十二个月),宽度三尺六寸五分(表示一年365天)


2、六不宜

a、神佛坛与浴室相邻

b、多人出入吵杂

c、安放在东北、西南鬼门方位

d、朝北、东北、西南、西、西北

e、使用陈旧木料制成

f、神佛符放不干净的地方


3、神佛坛及画像安放

a、神坛不能比佛坛低,佛坛可安置神坛但两者必须有间隔,天神画像宜高于佛神画像。

b、家神不宜在房屋中心(中心点皇极位是神佛的尊位),祖先神位不宜正对神佛坛,安放不得高于神佛

c、先辈、先人、在世人员画像不宜与神佛像同壁平挂或对挂,任何画像不宜同屋高于神佛坛或神佛像。

d、乱世、冤死亲友画像不宜与神佛同室供奉或相挂。

e、其他宗教的神灵不宜与佛坛同置。

f、神佛画像或挂轴一旦挂上,应视同神佛坛,选神佛位供奉。

许多人不明白整洁能带给人好运的道理。其实,风水并不象大家想得那么复杂,它就在你身边。既不象有些人故意把它神秘化,捧到了天上,也不象一些人根本就不懂风水,却说是迷信,给踩到了地下。风水就在你身边,无处不在,简捷易懂。谁都知道乱糟糟的人做不出大事一样,所以收拾好你的环境,给自己一个好心情,好运自然来。






离玻璃窗太近



空透无依,不能脚踏实地,影响事业的发展。现代大都市往往楼前有楼、楼后有楼、楼边有楼,卧床过份地靠近窗户,使得卧室不能很好地保持其私密性。而且,由于城市变得日益繁杂,恼人的噪音将穿过这扇并不太厚的玻璃窗而影响睡眠。




小人玩偶



易理中讲究有形必有灵,在家中或办公位放置一些造型怪异的人形玩偶,都是大损运势的。特别是一些黑色的、暴力的人偶形象,要尽量避免,否则很容易招来小人侵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收集旅行纪念品,其中就包括一些各地人像玩偶或饰品等。由于这些物品大多都是来历不明的的,难免会沾染一些不好的东西,像玩偶就很容易招来某些灵体依附,导致小人指背,这对于我们的运势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办公室内,特别是在卧室里面,最好不要胡乱摆放一些来历不明的人像玩偶或饰品。




镜子摆放不当



镜子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件,如若摆放不当,对主人是不利的。尤其是在办公室中,不要在办公者对面摆放镜子,镜子对人非常不好。卧室中,镜子也不要正对床,这样不仅会影响夫妻关系,而且还会招小人,诸事不顺。






尖角煞



日常生活中,多有一些尖锐之物,像墙角、金属工具的棱角、刀具等。家里或者办公处有这些的东西的话,一定要妥善放置,并避免与之正对。长时间对着他们,必然会遭到尖角煞的反噬,多遇小人的陷害与侵扰,事业与财富恐遭连累。




背后无靠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常常坐的座位后面最好靠着一堵坚实的墙。如果后面是走廊或楼道等,则后背空虚,容易让人有机可乘。正常情况下,你无法看到后面的情况,后面人来人往,非常容易被小人算计。






面对厕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