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陳小剑
陳小剑,自律者、晨型人、多元思维模式践行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核集团  ·  新春走基层 | 在核岛上蹁跹起舞的他们 ·  18 小时前  
百度智能云  ·  如何在百度百舸部署满血版DeepSeek-V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陳小剑

《论语·学而篇第一》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陳小剑  · 简书  ·  · 2019-11-29 09:57

正文

每日一句论语 ”专栏系列连载的第 1 篇文章

大家好,欢迎打开 #每日一句论语# 专栏,

每天花 5分钟 一起学论语,受益每一天!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原文】

子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⑥乎?人不知而不愠⑦,不亦君子⑧乎?”

【注释】

①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学问、有地位的男子的尊称。《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②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著作典籍。

③习:指温习和练习的意思。

④说(yuè):同“悦”,高兴、愉快的意思。

⑤有朋:志同道合的人。

⑥乐(lè):快乐,与“说”有所区别,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⑦愠(yùn):恼怒,怨恨。

⑧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道德修养高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时常去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很远的地方来请教学习,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怨恨,不也是一个有修养的君子吗?”

【解读&感悟】

孔子所说的“学问”并非指知识渊博或文学水平高,而是指做人做事的学问,如何做人与正确做事。做人做事的学问不是在书里或课堂上,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而学问的获得,反过来也需要日常生活的不断实践和思考。

南宋著名学者朱熹评价此章为“ 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

人生道路上或者求学路上,知己难求,如果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来共同请教探讨学习,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因为每个人的经历背景、认知水平不一样,往往容易出现被他人不理解甚至偏见对待,但是要学会去宽容和接纳它们,而不应该因此而抱怨、埋怨不公,这样才是有道德修养和格局的君子,自然也会活得安然自若。

《论语》开篇的这章,看似只是简单谈论读书学习,实际上深入讲的是如何学做人做事的学问。教导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精进,进而努力修养成为真正的君子。

—END—

往期精彩回顾

#每天一本书#专栏

《具身认知:利用身体改善情绪、思维和创造力》

《金融其实很简单:让你轻松学会投资理财》

《运动不仅能强身,还能健脑,让人变聪明》

《九种自我疗愈方法,轻松应对焦虑》

《富人的13条“富有的习惯”,你做到几条了?》

《第一性原理,“硅谷钢铁侠”马斯克颠覆式创新的致胜秘诀》

#多元思维模型#专栏

《如何建立多元思维模型,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人生效率?》

《如何运用“复利思维”投资你的人生,彻底拉开与别人的差距?》

《真正的牛人,都拥有高人一筹的“元认知”能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