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银行 5 年期高息高返产品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行业格局怎么变化这么大这么快?”
我记得10 年前,招行信用卡分期购车的费率水平是一年期 5.5%,二年期是 10.5%,三年期是 14.5%,而且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大家可以看看 10 年前各汽车金融公司利率,
价格 | 各汽车金融公司的年利率
(2014 年 12 月 7 日文章)。
从这个可以看出很长一段时间新车贷款在不贴息的情况下,年化利率一般都是 10% 左右,很长一段时间贴息让厂家金融有 1 年的免息,2 年和 3 年的低息产品,让厂家金融相对银行有很大的优势。
这种平衡是什么时候打破的呢?我通过
知名汽车博主孙少军的公众号车 fans
往前追溯了很久,发现是 2022 年开始打破的,2021 年及之前,4S 店销售首推的产品一般都是厂家金融的贴息方案。
自从 2022 年开始,发现他们分享的文章越来越多提到银行的 5 年期产品。在 2021 年即便是推银行的产品,大多也是 3 年期产品,那时 5 年期产品不是客户主动提,很少推。
而现在 5 年期产品如此常见,如此夸张,都是返现给消费者:
行情基本是 10 个点返给客户做优惠了。前年和去年还有个模式,不少人在小红书获客,告知客户从自己渠道办理贷款购车,可以给客户返 5000 元,现在4S 店都学会这个套路,这个模式就死了。
但其实银行一直有 5 年期产品,请看下面两个截图:
2021年时有,2014 年时也有。
但当时返点没有这么多,我记得银行的返点很长时间都没有超过 3%,因为一台车假如贷款金额是 10 万,3% 返点也有 3000 元了,这很长时间都算是很高的返点了。
所以打破市场格局的并非 5 年期产品,而是高返点
,2022 年不知哪家银行率先通过高返点力推 5 年期产品,因为拉长了贷款期限,自然就有了更大的返点空间,于是造成了现在的情况。
还有个原因加剧这种趋势,那就是厂家贴息贴不动了,这两年价格战白热化,贴息不如直接降价,主机厂降价后没钱贴息了,之前主机厂贴息一般是一年 0 息,2 年低息,3 年低息,在 3 年贷款期限内,厂家金融在贴息加持下对银行产品是有优势的,但不贴息或者贴息少了很多的情况。面对 5 年期产品的银行高返产品,厂家金融产品就全无招架之力了。
因此总结来看,银行 5 年期产品其实一直都有,但超过 10 个点的高返产品的确是 2022 年才开始大范围出现的。
高返+贴息大减
,造成了厂家金融市场份额的大幅丢失。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 5 年期高息高返产品就像汽车行业的价格战一样,停不下来,有人说,那银保监难道不管吗?他们其实也是知道的,但他们更看到了这里面的本质,这样做并没有伤害消费者利益,即便是高息其实利息也不算太高也和原来一贯的利息差不多 ,即便是5 年 25,年化利率也不算高。而且还能返给消费者 10 个点左右,相当于变相降价,刺激了消费。
4S店怎么看高息高返呢,他们也是受益者,你看销售都在优先推这种产品,因为即便是给消费者返了 10 个点,店里依然能剩 2-5 个点,这比厂家金融返点高不少,而且这样消费者容易转化。
银行为啥不停下来呢,它可以推出低息低返,但其他银行不改变政策,他就会变得没量。中行估计坚持不了太久,年后就要恢复了。
这种情况还会持续多久呢?只要经济不恢复,其他行业的资金需求不恢复,银行就不会离开汽车行业。所以对于厂家金融,要做好坏日子还没结束的准备。
大家应该出来看看,说不定能发现很多新机会。诚邀大家参加我们北京峰会,加我 v,18500997284。
暮雨朝云年暗换,长沟流月去无声。
卷,难,这是大部分汽车金融人对今年的感受。我们这一年来走访了不少汽车金融行业的朋友,问及业务,得到的大多的答案是,不仅没增长还有所下滑。费尽心力,才能勉强稳住,是行业内你、我、他的写照。
如何跳开内卷?既要寻找新的方向,又要契合旧的人性。数字时代的AI新浪潮,中国企业的出海新浪潮,我们看到了汽车金融行业的新浪潮正在酝酿,借此峰会与君一起讨论研究。
(感谢以上公司赞助支持,欢迎更多公司来支持,有意向请联系匡匡 19500997284)
关于我们:
|
汽车金融大全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