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信研究
“一号在手,投资无忧!”此微信公众号为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权威发布平台,力求信息及时、准确,是您投资好帮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济南音乐广播Music887  ·  双子座可以多出门活动,能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 ·  16 小时前  
济南音乐广播Music887  ·  双子座可以多出门活动,能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 ·  16 小时前  
四川日报  ·  “不给就捅死你!”司机李某,已被抓获 ·  昨天  
自贡网  ·  @自贡人,3月起看病不用再交这笔钱! ·  2 天前  
煮娱星球  ·  他出圈的方式竟然是进局子··· ·  3 天前  
煮娱星球  ·  这对儿...也离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信研究

【策略】再论周期股的交易性机会

中信研究  · 公众号  ·  · 2017-07-10 08:11

正文

—— 秦培景,杨灵修;联系人:裘翔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 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 ,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三季度A股配置的核心逻辑是价值轮动,但最近一段时间周期股的交易性机会也值得关注。 我们在6月25日周报《周期股的交易性机会》中提示煤炭和钢铁板块的交易性机会以来,周期品涨价的逻辑逐步兑现。后续周期小轮动主线是景气,核心是价格。

期货贴水收窄逻辑逐步兑现。 螺纹钢和焦煤等周期品的近月期货合约贴水最近两周收窄明显,周期品期货价格上涨带来了对应周期股价格上行。但是,随着期货价格贴水收窄,后续的进一步参与空间恐有限。中期来看现货价格更重要。除了6月以来南华商品期货价格反弹,PMI购进价格指数也持续回升,PPI环比预期改善,同比下行趋势放缓,5、6月份实体经济数据预期也不差——这是投资者愿意参与周期行情的主要原因。6月以来,Wind一致预期数据显示,随着周期品价格预期修复,地产销售依然不错,钢铁、家电、建材、有色金属、煤炭的业绩预期改善比较明显。

涨价热点切换,关注造纸、有色、化工的细分景气领域。

造纸:供需共振,景气向上。 造纸行业供需结构性改善,叠加原料涨价推动,纸价高位运行,预计纸企盈利普遍延续50%以上大幅增长。下半年环保高压带来的供给收缩料将持续,需求旺季来临纸品或仍存涨价空间。

有色:短期看钴、中期看铝。 钴供需格局由过剩转为短缺,新能源动力电池需求放量,短期钴供应端还有手抓矿等冲突地区矿产因素的干扰,预计未来钴会持续紧张,钴价有望进一步上行。另外,供给侧是铝业中期机会的主要逻辑,预计铝价平稳上涨。

化工:钛白粉+化纤。 去库存推进力度超预期,化工行业中钛白粉,涤纶长丝、粘胶短纤板块有望迎来价格行情催化,以及盈利改善后业绩高增长阶段。

周期板块中期行情的三个猜想。 展望中期,由于利率上行趋势和PPI同比下行趋势不改,我们目前判断周期板块仅有短期交易性的机会。但是,未来一些因素及其变化可能会改善市场对周期板块的预期,打开空间。按照可能性由大到小,我们提出三个层次的猜想。

猜想之一:需求侧,基建回暖。 从中国采购招标导航网上提取数据并计算的领先指标显示,2017年9月以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可能会止跌并出现明显的反弹,这个猜想兑现的可能性比较高;但是,这个猜想即使得到兑现也需要等到10月初公布9月份的基建投资数据公布。

猜想之二:供给侧,产能去化再发力。 水泥、玻璃、电解铝、造船等今年新增行业的产能去化政策若推行力度加大,不能排除从去产能变成去产量的情况,在信用环境更紧的环境下,这种控产保价的平衡恐怕更难打破。有去年焦煤焦炭的前车之鉴,今年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虽然不高,但依然值得密切关注。

猜想之三:油价反弹,输入性通缩压力改善。 国际油价走弱是PPI承担输入性通缩压力的主要原因。结合页岩油服务价格、物料价格上行趋势,当前油价水平难以支撑页岩油产量维持高增速;而如果页岩油的产量增速不能有效弥补OPEC减产缺口的话,那么原油供给侧会有压力。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石油石化组的预测,国际油价下半年将进入反弹通道,这会改善国内PPI输入性通缩的压力,从而改善周期股行的大环境。

风险因素: 6 月国内宏观经济数据弱于预期;2017年中报公布情况整体弱于预期;监管政策再发力,利率再次快速上行;人民币再次进入贬值通道。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当日发布的《晨会》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晨会》报告。


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特别提示: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仅供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在新媒体背景下观点的及时交流。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


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所提供的卖方研究服务主要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其他类型的投资者在分类结果和分类结果和评级结果评级结果与卖方研究服务风险等级相匹配的前提下,在接受卖方研究服务前,还应当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对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关于本资料的性质。 本资料的性质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该项服务通常是根据专业机构投资者的需求或特点,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和研究方法所提供的中长期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而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投资操作性意见:(1)该项服务所提供的分析意见仅代表中信证券研究部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因此,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2)该项服务是一项“标准化服务”,侧重于提供中长期的投资价值判断和相对指数表现。其所包含的观点及建议并未考虑每一位使用者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目标、需求等个性化情况,也不涉及每一项具体投资决策的“选股”和“择时”判断,因此,不能够将其视为针对特定投资者的、关于特定证券或金融工具的投资操作建议,也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


关于使用本资料的注意事项以及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 (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在关键假设条件下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如:给予个股“买入”投资评级,并不等同于建议在当前时点/当前价位执行买入的投资操作)。(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中信证券对本资料提供的分析意见并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担保或保证。以往的表现不能够作为日后表现的佐证或担保。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情况并配合其他分析手段。投资者在使用该项服务辅助进行具体投资决策时,还需要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中信证券并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4)为避免对本资料及其对应的证券研究报告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逻辑及其关键假设、投资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