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热跟风可以,但
毫无逻辑、毫无底
线的跟风
不可以!
©文 | 马 斐
©编 | 高 雯
4月29日,金沙古酒&宝德AI百城巡展在酒窝子——成都举行。这本来就是企业自导自秀的一场活动而已,这样的自秀在酒业来说司空见惯。
一贯敢说敢当的自媒体“藏獒说酒”首先发文表达了质疑,一石激起千层浪。文章的大部分观点还是准确的,但是有些金沙古酒的表达方式、发展逻辑、传播策略还值得商榷。
宝贵的节假日,占了大家宝贵的时间,光头马斐深表歉意。
五年160亿,有实现的逻辑吗?
29日成都会上宣布,金沙古酒制定了“十四五”规划,目标是:2021年实现10亿元,2022年20亿元,2023年40亿元,2024年80亿元,2025年160亿元,然后实现上市。
这个不是在吹牛,而是现场有图有真相,要命的是还有人现场讲解,还讲得有声有色,仿佛真的要实现了。不知道在场的嘉宾信不信,反正“藏獒说酒”是不信,我老马也不信。
▏
更要命的是,还要做“中国酱酒第二”。
你说滑稽不?那郎酒、习酒怎么办?还有国台、金沙、钓鱼台怎么办?
据金沙古酒各种对外传播显示:目前金沙古酒产能仅3000吨,而规划的5000吨尚未动工建设。那么,其产能、产量、销售收入与规划匹配否?酒从何来?价格是多少?
160亿元的销量,按照酱酒前几名企业价格约为每吨40万元来估算,那就是需要4万吨的酒。按照一吨酒灌装2124瓶(53°酱酒换算单位:1吨=354箱(1*6)=2124瓶(500ml)。那也就是说,销售160亿元就大约需要卖8496万瓶,这个数字确实不小。
按照金沙古酒的规划,5000吨+3000吨=8000吨,按照酱酒传统的酿造储存5年后才能上市,2021年新投产的8000吨到2026年才能上市销售,2022年的产能到2027年才能上市销售,那需要销售160亿元的酒到底从哪里来?难道天上能掉下来酒,还是地里能长出来酒?
▏
我相信酒业同仁都是专家、行家,那金沙古酒的酒到底从哪里来?
这也是标准的吹牛不和牛商量,上嘴唇挨天下嘴唇着地——脸呢?
股权激励,能够招真商?
金沙古酒无论是在西安还是成都推介会,推广的就是其营销模式: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不仅仅针对经销商,还包括核心员工激励,这是金沙古窖吸引经销商的重要策略。
股权激励,也称为期权激励,是企业为了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是最常用的激励员工的方法之一。股权激励主要是通过附条件给予员工部分股东权益,使其具有主人翁意识,从而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稳定发展的长期目标。
金沙古酒为了长期和经销商捆绑在一起,使出了杀手锏“股权激励”,显然这是一项“用未来赌现在”的游戏,这一招可谓实在高明,对于一些不太了解酒行业的外来资本、经销商可能还真有一定的诱惑力。
推广会上,金沙古酒还强调,传统经销商渠道存在非常大的局限性。但随着近年来酱酒风潮愈加火热,创业板和备案制的转变也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新的思路。
企业将聚焦于优质高端白酒的智能化技术改造,覆盖从酿造包装到物流配送的全生产链,通过酒体流自动化、包装智能化、物流智慧化及各环节软硬件技术的有效集成,提高优质基酒生产能力。
▏
听上去,好像很美好高大上的样子,但是经不住推敲。
作为酒厂,酿造能力才是根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现代化的高科技也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金沙古酒 到底啥来头?
我们还是先来看金沙地区的酿酒历史。
要想了解金沙地区的酿酒历史,绕不过两位知名的酿酒人——刘开庭和黄慎初。
刘开庭1896年生于贵州省仁怀县安罗里(今茅台镇)窝子头,少年到衡昌酒坊学习,20余岁总结了一整套从制曲到酿酒的较完整的技术,成为茅台镇小有名气的师傅。1929年到1931年,源村几家酒坊邀请刘开庭到源村指导酿酒,1951年,政府对源村几家酒坊进行合营,随着金沙窖酒厂(现金沙酒业)的成立,1957年3月,受政府邀请,举家赴源村酒厂开展酱酒酿造工作,直至离世。
黄慎初,安底镇人,以酿醋为主,后开办酒坊,1929年邀请刘开庭指导酿酒,1931年酿造成功,因其酒坊在安底镇斗滩,故取名“斗酒”。1944年,黄慎初病逝,之后由于时局动荡,斗酒生产时产时停不稳定,后于1948年停产后未再进行生产。
▏
据了解,金沙古酒原本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