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文观止
最大的古文观止研究者和爱好者社区,我们以书交友,以文会友,奇文共赏,不亦快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古文观止

“五”是做事的智慧,“一”是做人的品格

古文观止  · 公众号  · 古典文学  · 2017-05-11 08:16

正文

孔子为儒家思想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论语》为其思想之大成,欢迎关注,解读经典!

“五”是做事的智慧

  

1.“五”是“中”,以“中道”做事

 

“五”是中数,在“一”到“九”这九个自然单数中,“五”在中间;在古人的观念里,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在一、三、五、七、九这五个阳数中,“五”仍然处于居中的位置。

 

“五”是中位。五行的次序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土数为“五”,在方位是居中央。在象征天地之气的“洛书”里,“五”也是在中心。

 

所以说,“五”的属性是“中”,而给我们的启发是以“中道”做事。

 

“中道”,并非是“和稀泥”“两边倒”,而是中庸,即不走极端,无过无不及,做事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世界上没有绝对可为与绝对不可为之事,关键在于悉心体会,把握拿捏得恰到好处,正如朱熹所说:“中,只是个恰好的道理”。


 

2.“五”是“交”,以“圈子”做事

 

《说文解字》这样解释“五”字:上下的两横分别表示天和地,而中间交叉的“乂”表示阴阳交错,寓意天地万物的交汇。

 

所以“五”字的本义是万物在天地之间纵横交错,形成网络。科学研究表明,复杂的网络结构能带来更好的效益,像蜘蛛网、蜂窝。

 

给我们的启发就是做事要有人脉关系,有自己的“朋友圈”,想进入某一行当,想做某些事情,就要进入那个“圈子”,在那个“圈子”里积累人脉,结一个事情运作的“网”。

 


3.“五”是“伍”,以“替手”做事

 

“五”“伍”两字相通,“伍”有同伙,助手的意思,比如“与人为伍”“羞与为伍”。

 

给我们的启发是一个人就算再有本事,也不能包办所有的事情,所以曾国藩说:“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

 

什么是“替手”呢?一种是可以全面代替自己,甚至比自己还强的人物,比如刘备所用的诸葛亮;另一种就是在某一些方面比自己强的,可以代替自己做一些事,比如刘备所用的五虎上将。

 

4.“五”是“君”,以“守位”做事

 

《周易》的首卦为乾卦,由六条阳爻组成,从下向上数,第五爻称为“九五”,这里的“九”不是具体的数字,是“阳”的意思。

 

“九五”是乾卦中最好的爻,爻辞是“飞龙在天”,这个位置就是“君”位,代表的是帝王,所以皇帝称为“九五之尊”。

 

而最高的第六爻却被说成是“亢龙有悔”,远远不如“九五”之爻,这是因为居最高位很容易“知进而不知退”,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我们得到的启发是做事要懂得“守位”,选择一个既不脱离群众,也不被上司排斥的位置来做事,会更有效果,不要“越位”,目中无人,那就是“亢龙”,最终会“有悔”的,也不能长期处于无法发挥影响的低位置,默默无闻,做不了什么事情,“九五”之位是最佳位置。

 


“一”是做人的品格

 

1.“一”是“本”,做人不能忘本

 

《淮南子》:“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古人把“一”看作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将世界的本原归于“道”,而“道”的直接表象就是数字“一”,《道德经》说,“道生一”。

 

我们做人不能“忘本”,饮水要思源,不能忘了父母亲人师友,要回报他们;不要当前富裕了,就忘了过去的艰辛;不要现在过得好了,就瞧不起还和自己过去一样贫寒的朋友。

 

古语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们要懂得感恩,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得到的并不少!

 

2.“一”是“始”,做人不忘初心

 

“一”是序数的第一位,有初次、第一次、开始的意思,而人生中初发的心愿,也就是“初心”,往往都是美好而纯粹的。在纷扰变化的世界中,初心最真实、最珍贵。

 

古人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有始有终地去完成自己的梦想,但是梦想这东西终归是华丽而脆弱的,我们往往选择去忘记这最初的梦想,其实只要努力,我们就能一步步接近我们的梦。

 

就算此刻我们无法踏上寻梦的征途,那么至少将我们的初心好好地珍藏,不让它因岁月的冲刷而斑驳失色;静静地等到时机到来的那一刻,带上我们的梦想出发,一如当初的少年。 



3.“一”是“归”,做人要知归处

 

古人有“九九归一,终成正果”的说法,“归一”是从来处来,往去处去;从本初状态出发,又回到本初状态。

 

这种回复不是简单的返回,而是一种升华,一种再造,一种涅磐,更是一个新的起点。

 

不知归处的人,在这个“九九归一”的路途上,不是在“一四七”上翻车,就是在“三六九”上翻船,或者连“一”都没走下去就不见了,没有智慧,没有修养,没有坚持,于是一辈子就昏昏沉沉地虚度了。

 

知道归处的人,精神上有一种持之以恒与坚决毅然,生活里有一种淡定从容,而最终有所得,有所归。

 

4.“一”是“天”,做人要畏天命

 

在中国古代哲人的眼中,“一”是个神数,它不仅可以代表先天之始,还能代表后天之天。古人又把天帝称之为“太一”。

 

古人畏天命,就是敬畏神明,敬畏天地自然规律,不做伤天害理的事,与“天理难容”的事撇清关系。

 

敬畏天命是人生的大智慧,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无法无天,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

 

常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才是惜福之道。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安良(微信:15710831809)


书犹药也,善读医愚

明代大儒王阳明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曾国藩、梁启超、蒋介石、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

四书五经赏析

荐语:四书之名始于宋,五经始于汉武帝,朱熹合为“四书五经”,堪称儒林佳话,旷代经典!

三十六计

荐语:硝烟无声,谋略无形,三十六计,诲汝谆谆。这本集智慧韬略、剑影刀光于一体的优秀兵书,必然能给您以启示!

青梅煮酒待知音,点击『阅读原文邀您说文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