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计算机六十年
中国计算机历史研究,科学家与社会进步,人与信息系统,智慧城市与谋略,创新和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图虫APP  ·  OpenSeeGallery|和喆:找回那些甲虫 ·  昨天  
玩转手机摄影  ·  第十届年味手机影像大赛精选作品 ·  昨天  
成都日报  ·  把耳朵叫醒 ·  3 天前  
成都日报  ·  把耳朵叫醒 ·  3 天前  
狼族摄影  ·  100万株梨花盛放!3月的川西会是什么景象? ·  3 天前  
狼族摄影  ·  100万株梨花盛放!3月的川西会是什么景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计算机六十年

华南工学院的程控立式铣床

计算机六十年  · 公众号  ·  · 2021-03-01 20:55

正文

程控立式铣床是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在 1959 年的一项标志性科研成果,当时叫 放卫星 ,这是党委书记、张进院长亲自抓的一项重点科研项目。张进为提高华工的科研水平、学术水平以及地位、影响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有很大功绩,有一段时间人们叫他 科研书记 。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路线,张进曾被批判,但他没有退却,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抓华工的科学研究上了。他认为科学研究是第一位的,只有科学研究上去了,才能表明教师队伍的水平上去了,教学质量才能上去,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把华工办成 MIT

1959年,张进院长(左三)陪同广东省省长陈郁(左一)参观华南工学院的数控机床。

华工研制的华南第一部模拟电子计算机在 1958 年诞生,并于当年 10 月参加了全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 1958 11 11 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说华南工学院的模拟计算机即是 尖端的科学技术成就 ,使华工名声大振。华工组成了一个二三十人的参观团,张进亲自带团到北京去参观展览会。

我于 1958 8 月毕业留校,参加工作才两个多月的时间,也被张进选为参观团成员,作为年轻人的代表。回来的火车上,张进书记给了我和陈朴华老师一个任务。他说,你们回去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这把 在华南工学院 起来。参观的时候,大家深深地感到广东落后,华南工学院也就只有一台计算机可以与人相比,其他方面差距较大。张进希望能够把群众鼓动起来,解放思想,有更多的人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来。

1958 12 5 日,我在校体育馆作了一个报告,题为 参观全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盛况与体会 。报告会是以团委名义组织的,现场人数超过千人,很多教授都来听讲。

张进认为工作方法、工作策略要改变,要重点发动,不要一哄而起,那样容易造成浪费。大炼钢铁就是群众运动,造成了很多浪费,效果很差。他把我叫了去,要我思考机械系做什么科研项目。正好我手头有在北京参观时做的 作业 ,一张展览会上的程控机床的方块图。我在展览会上参观了三天,有两天的时间就看一个程控机床展台,一边看一边画,在老师帮助下,画出了一个完整的程控机床方块图。我大胆地向张进同志建议,我们机械系也要搞计算机,要把计算机用在自动化控制方面,用来控制机床。计算机当时使用电子管,这样一个档次的计算机,我们机械系能够做。他听了很高兴,说那你就来当组长去组织一个队伍,当时我 24 岁。

一个星期时间,我组织了一个队伍, 8 个人里有 7 个老师,只有 1 个学生:

周其节 ( 我校自动化专业的创办人 ) 、邹士敏、苏树珊、李敬熙 ( 以上都是我的主讲课老师 ) 、陈统坚、钟慕良、林德浩 ( 我的师兄师姐,是辅导课、带实习的老师 ) 个学生就是我。我仅组织协调,学术上不独当一面,电子技术方面的主角是周其节老师,机械方面的主角是苏树珊老师 ( 程控机床项目第二任组长 )

当时许多的设备、部件大家从来都没听说过,于是天天跑图书馆,查外文资料,电子专家冯秉铨也亲自给予指导,几乎每天大家都是晚上12点以后回去休息,早上7点又赶去工作。 主要学习内容是冯秉铨教授的电子技术课听课笔记本,因为只有一张方块图是做不出计算机的,每单元的小方块图的电子线路都能在冯秉铨教授的听课笔记本中或者图书馆的外文杂志里查找到。比如:控制器的小方块,包括了二进制加减法计算原理及其电路;直线、圆弧插补原理及计算器的线路;步进机环形脉冲分配器的电路,等等,冯教授在课堂都讲过。

1959 年9 月5 日,《羊城晚报》头条报道“电子计算机控制机床成功”,这是由华南工学院机械工厂的讲师助教和广东自动化研究所,在不到一年时间之内完成的,通过自己制造的步进机控制铣床,能实现群控功能。


学校设备科等,都为程控科研项目采购器材开绿灯。总电源缺两个大功率的直流电子管,它是军控物资。张进书记请罗明燏院长带着我到南海舰队司令部请司令员批给我们几个大功率直流电子管。经过了七八个月的时间,一边学习,一边研制,终于成功研制出程控立式铣床。

1959 8 20 日左右,成果拿到机械工业部在北京机床研究所组织召开的交流会,我和林德浩代表华南工学院作了汇报,大家公认清华、淅大、华南工学院三家水平很高。他们两家都是车床,只能车一些圆形的复杂机械零件;我们是程控立式铣床,不仅能够加工复杂的机械零件,还能够 字, 毛笔字,如仿宋体、篆字体、隶书、草书等,它都能真实地 出来。

当年广东省副省长李嘉人来学校视察时,故意把李嘉人的 字的撇一捺写得分很多叉。他说我转头来拿。我们说转头来拿不行,第一个 李嘉人 用铜来写,要半个月才能给你;第二个 李嘉人 用不锈钢加工,两小时给你加工出来。因为前面要把它数字化、编程、打孔。当时没有什么软件,编程完了以后要打孔,一大卷纸带,还要打 李嘉人 三个字纸带的孔。我们加班加点地干,都要几天才能打完,所以我们不能马上给你。、

他说 :“ 啊,我看出一点门道来了,我知道你这个意思了。 首长们看了就有点共鸣了,我们的程控立式铣床有它的特点。我们第一次用程控立式铣床 的字是毛体字 人民公社好 和张进同志的草书 大跃进万岁

(原载《口述华园 》,“从程控研究小组组长到 工‘ 当家 人’ ”,本号有删节

张进( 1910—1985 ),字侠生,湖北赤壁市车埠白驹桥人, 1938 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 1953 年张进奉调筹建华南工学院(今 华南理工大学 ),任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院长,把一个初创的大学办成全国重点高等院校之一,任中共 广东省 委第二届候补委员、广东省第一届人大代表、第五届人大代表、常委, 1984 年离休。

张进书记(左)和冯秉铨教授

冯秉铨:电子学专家, 1910 11 21 日,生于河北省安新县。 1926 年, 北京汇文中学 毕业后考入 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0 毕业后应聘至广州岭南大学任助教, 1934 年,获燕京大学硕士学位,曾任岭南大学副教授,物理系代主任、 1946 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在该校任教。 1947-1951 年,任岭南大学教授、理工学院院务主任、教务长,华南工学院首任教务长。

刘正义教授

刘正义,湖北汉阳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