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摸摸艺术书
摄影师的失乐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旅拍誌  ·  她拍的 CCD 真好看! ·  3 天前  
旅拍誌  ·  好 喜 欢 哪 吒 这 组 壁 纸 啊 ! ·  2 天前  
图虫APP  ·  OpenSeeGallery|和喆:找回那些甲虫 ·  3 天前  
玩转手机摄影  ·  第十届年味手机影像大赛精选作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摸摸艺术书

建筑透视×织物纹理×光线魔法——在这本书里,偷师“油画之父”的终极绘画

摸摸艺术书  · 公众号  · 摄影  · 2025-02-16 15:34

正文


▲ 点击图片即可购书


扬·凡·艾克作品集


Publisher ‏ : ‎ Thames and Hudson

Language ‏ : ‎ English

Hardcover ‏ : ‎ 490 pages

Dimensions ‏ : ‎ 25.15 x 4.57 x 32.77 cm

ISBN-13 ‏ : ‎ 978-0500023457



扬·凡·艾克超越了他的同时代人。 凭借其前所未有的技术、科学知识和无与伦比的观察力,他将油画提升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高度,并帮助决定了西方艺术的发展方向。

2020年,根特美术博物馆将举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范艾克作品展。《光学革命》包括凡·艾克的艺术作品、他的工作室的几件作品以及中世纪晚期的国际杰作,这使得凡·艾克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形。 这本配套的展览目录揭开了围绕凡·艾克和他的技术的一些神话,同时以一个新的视角展示了他的全部作品和他的影响。 展览的核心是《神秘羔羊的崇拜》的八块修复的外墙板,这是从根特的圣巴沃大教堂借来的,非常特别。 展览结束后,这些画板将回到它们在大教堂的原处,并不再在其他地方展出。 本书包括来自世界各地顶尖专家的文章,将成为凡·艾克爱好者和学者们不可或缺的资源。




作为15世纪北欧文艺复兴的奠基者——“油画之父”扬·凡·艾克( Jan Van Eyck,约1390-1441年) 的艺术遗产,至今仍在艺术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由Thames and Hudson于2020年推出的《扬·凡·艾克作品集》( Van Eyck: The Complete Works),以490页的鸿篇巨制,全面呈现了这位艺术大师的创作全貌。这部画册不仅是艺术爱好者的珍藏之选,更是绘画从业者与研究者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从祭坛画到世俗肖像的完整叙事


扬·凡·艾克的作品横跨宗教与世俗题材,既有恢弘的祭坛画,也有细腻的肖像画。本画册收录了他所有已知的传世作品,包括《根特祭坛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卡农的圣母》等经典之作。例如,《根特祭坛画》作为艺术史上最复杂的多翼祭坛画之一,其闭合时的灰调叙事与展开时的绚烂神圣,均通过高清图像完整呈现。画册还特别聚焦细节,如《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中凸面镜的反射、象征财富的橘子,以及《神秘羔羊的崇拜》中羔羊血流入圣杯的宗教隐喻,均被放大解析。


对世俗题材的收录同样精彩。扬·凡·艾克笔下的城市景观(如《大臣罗林的处女(细节)》)与室内场景,展现了早期尼德兰画派对现实主义的追求。画册通过跨页排版,将画面中的建筑透视、织物纹理与光线处理一一拆解,为读者揭示其“微观宇宙”般的构图逻辑。





油画媒介的里程碑式呈现


扬·凡·艾克被誉为“油画之父”,因其革新了以油为调色剂的技法,取代了传统的蛋彩画法,使色彩更饱满、层次更丰富。本画册专设章节分析其技术突破,例如《根特祭坛画》中珠宝与织物的光泽表现,以及《卡农的圣母》中教堂玻璃透光的渲染效果。通过局部特写,读者可清晰看到颜料叠加的笔触与釉料形成的透明质感,这对研究油画技法的演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此外,画册还结合科学检测成果(如红外反射成像),展示凡·艾克作品中隐藏的底稿与修改痕迹,揭示其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与实验。



年表、文献与影响分析


作为一本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的画册,本书不仅提供作品的高清图像,还附有详尽的年表与文献注释。例如,扬·凡·艾克与其兄胡伯特合作完成《根特祭坛画》的历程、作品在历史中的流转与修复,均被系统梳理。书中还探讨了凡·艾克对后世艺术家的影响,如北方文艺复兴的写实传统、17世纪荷兰风俗画的细节崇拜,甚至现代超现实主义对符号隐喻的借鉴。





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


画册采用25.4×32.77厘米的大开本,硬壳精装,内页使用哑光铜版纸,既还原了油画的厚重感,又避免了反光干扰。高分辨率图像(部分细节图分辨率达数万像素)让《圣杰罗姆的研究》中仅12.5×19.9厘米的原作得以放大至跨页,狮子的毛发与书卷的褶皱纤毫毕现。设计师还通过对比排版(如闭合与展开的祭坛画并置),强化了作品的叙事张力。


对绘画从业者而言,这本画册是技法研究的宝库——从油彩的层次处理到光影的数学级精准,凡·艾克的技艺至今未被超越。对学生与艺术史学者,它提供了从符号学、社会史到技术史的多维视角。而对普通爱好者,这更是一场穿越六个世纪的视觉之旅,见证一位大师如何用画笔将神性与人性、象征与真实熔于一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