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军事出鞘
打造军事原创内容,掌握最新军事资讯.和大家互动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87私家车广播  ·  东部战区空军重磅发布 ·  5 天前  
987私家车广播  ·  东部战区空军重磅发布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军事出鞘

中美经济底牌隐秘亮出:笨蛋,一切战争都是内政!

军事出鞘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5-01 11:27

正文

◎作者丨严九元

版权声明:本文首发于海外掘金(ID:gold1849),为原创作品,其他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在正文前署作者名、标来源,并同时转载文末海外掘金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


1


这几天两个谜一直萦绕着我。


一是特朗普为何对国际事务突然做出那么多动作?包括突袭叙利亚,怒怼朝鲜,改口肯定北约的作用,15天之内与习近平一次见面两次通话。


二是中国为何在这个时候掀起力度空前的金融监管风暴,掀起力度空前的楼市限购潮?


跟一些内部人士做了交流,及至看到最近两国的大招——白宫抛出税改方案、中南海集体学习金融安全——一下想明白了。


2


特朗普为何突然在国际上密集出手?秘密藏在之前和之后发生了什么。


之前,特朗普就职后首个大动作——医改方案,意外地在送去国会表决过程中遇挫。人们对新政的执行力预期一下变了,资本市场马上用下跌表示了担忧。


之后,特朗普在最近抛出了税改大纲。税改是特朗普新政最重要的举措,可以说没有“之一”。但他最大的挑战是立法机构会否通过。当年中国推行分税制,朱镕基一个省一个省地谈、做工作,费了很大劲才把税改推行下去。相比中央集权制的中国,分权制衡的美国推行税改的难度要难上10倍。


 白宫公布的税改方案大纲,仅有一页纸

 

在遇挫的医改和将要推进的税改之间,特朗普频频在国际事务上出手了。


注意,特朗普一切施政举措,最后都要归到“美国优先”这句竞选口号上。配合“美国优先”,特朗普提出了战略收缩,也就是先弄好美国自己的事,“国际上的那些破事老子没心思去管了”。


但在3月下旬医改遇挫之后的一个月内,发生了反常的事。一方面提美国优先、战略收缩,一方面对中东、对朝鲜密集出手。


这种战略上的矛盾,有且只有一种解释:


国际举动只是手段,它是为了解决内政问题。


医改受挫后,特朗普急需重塑威望,获得国内民众和议员的支持。带有美国价值观的强硬对外举动,是获取支持票的快捷方式。


下图是特朗普近一个月来的不支持率,图中A、B两个相对低点,正是特朗普致信国会解释对叙袭击,以及公布对朝施压政策的时点。强硬姿态使他的不支持率下降。


来源:Reuters Polling Explorer


“川普怼朝,意在税改。”一系列国际动作,是新政的迂回路线图,是为了推进国内的核心政策。


3


中国为何掀起力度空前的金融监管风暴?


看看这一段时间来的动作:


• 汇市:稳住汇率,管住资本外流

• 股市:围剿“进击的险资”

• 楼市:严厉程度超过任何时候的大限购

• 银行业:监管风暴,直指影子银行业务


这些动作有个共同指向,就是4月25日政治局集体学习的主题:金融安全。


决策层对金融和经济的态度已在发生变化:


1.  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历了一轮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的狂飙突进,P2P、影子银行是典型代表,现在决策层已从金融自由化转向,创新让位于监管。


2.  最新一次政治局会议,对于增长速度的强调在弱化,而对“防风险”的强调更为突出。


3.  此次中南海专题学习金融安全,奠定了未来一段时间金融发展的基调,就是“安全”。


把金融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层面,当然有对脱实向虚、资产泡沫的担忧,但还有一个现实因素至关重要,就是2017年政治领域最大的事——19大。


今年的很多动向,放到19大的背景下才能作出准确的理解。


为了迎接这个大会,不能容忍有一点闪失,监管重于创新、防风险先于保增长,就是一种必然选择。


4


国际政治学有一个流行的说法:美国所有内政都是外交,中国所有外交都是内政。


现在看,中美两国这段都有压倒一切的内政事务,外界看来眼花缭乱的很多牌,都是围绕这个内核在打。


这点看清了,就能解释很多反常举动。


套用克林顿当年击败老布什的口号“笨蛋,问题是经济”,现在中美的牌就是:笨蛋,一切战争都是内政!


5


特朗普通过国际动作迂回推进内政的路,并不是容易。


首先得狠心“去俄化”。


特朗普竞选中毫不掩饰对普京的喜爱,团队中有核心人物被曝出与俄罗斯过从甚密,以至有人分析特朗普上台会采取联俄抗中的策略。


但美国价值观绝不容忍美俄联手,特朗普以59枚对叙利亚的导弹,宣布与普京割袍断义。


其次得把得罪的朋友找回来。


特朗普之前说北约“已经过时”,但在4月中旬改口北约“没有过时,而且是国际和平的屏障”。


但以上都不关键。“从外交迂回内政”这条路要走通,必须得中国合作。


朝鲜牌,汇率牌,贸易战牌,都跟中国有关。


从习特会开始,特朗普表现出异常的热情。115天之内一次见面两次通话,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跟中国领导人“有很棒的化学反应”。


更直接的表现是,特朗普昨天拒绝了台湾地区领导人与其通电话的建议,“不希望引发与中国关系的问题”。这与4个月前,特朗普打破常规与蔡英文直接通话形成了反差。


大国关系就是一种博弈,算一下特朗普“付出—收获”清单。


付出:


• 汇率战筹码,一改之前强硬姿态,改口中国不是汇率操纵国。


• 贸易战筹码,“贸易战首先从中国开打”,这几乎成为共识,没想到特朗普从最亲密的邻居加拿大入手,有媒体描述为“特朗普贸易战路线图:先在家打‘老婆’ 最后才是中国”,这显然给了中美调整空间。


收获:


• 中国对于朝鲜问题解决的默许和积极态度。


• 中国在贸易顺差方面承诺“百日计划”加以改善。


显然,两个大国进行了筹码交换,各有所得。特朗普赢得了朝鲜问题上更多的腾挪空间,中国避免了贸易战上的直接冲突而可以专注国内事务的解决。


 4月25日,一架美国侦察机降落在韩国的乌山空军基地


6


中国国内事务,从安全角度看是一个回归稳态、不断拆弹的过程。


第一颗弹是资本外流。国家外汇储备从4万亿美元降到3万亿,减了四分之一。


 

中国用了严厉的资本管制和汇率托底的方式,冻住了资本流动。


今年一季度,外流态势稳定了下来,数据向好。但有两个新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美国的汇率操纵国名单,它不光是扣一顶帽子给你,而是关系着进出口征税收、贸易摩擦、货币政策等实际利益。习特会上中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拆了一颗小炸弹。


但第二个挑战是核弹级的。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同时还将缩表(意味着市场上流通的美元将减少)。


通俗解释一下,美国加息,利率升高,你的钱流到美国收益会更多。其他国家不得不跟着提高利率,否则,你的利率很低,美国利率越来越高,资本往美国流动的冲动就越大。这样,资本外流又会重现。


那很简单,跟着美国一块加息呗。这时,另一颗核弹等着你。


加息会让货币收缩,让经济降温,所以一般在经济上行时才推出加息。现在中国经济处于下行阶段,而且,还有一个加息会刺破楼市泡沫的巨大隐忧。


加息,前面有楼市崩盘的核弹;不加息,前面有资本外流的核弹。因此产生了保房价还是保汇率的争论。


对决策层来说,最终是要“保安全”,两颗核弹都必须搞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