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枪稿
汇聚媒体精英智识,每天发表电影相关之深度评论。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枪稿

同样是套路,为啥《神秘巨星》就能打动人? | 黄嘉龄

枪稿  · 公众号  ·  · 2018-01-20 21:14

正文


曾凭借《摔跤吧!爸爸》在中国狂揽13亿票房的阿米尔·汗飓风再袭,他这一次带来的,是有关音乐与梦想的青春片《神秘巨星》。


宝莱坞式的励志套路与阿米尔·汗式的现实关怀又一次结合,还是一样的配方,还是一样的感动。


我们今天的枪手黄嘉龄对本片好评连连之余,还聊了聊他对中国青春片以及宝莱坞文化输出的看法。




《神秘巨星》:外来汗王好念经


文 |黄嘉龄


作者简介:《电影世界》杂志前执行主编,业余影评人。一直在坚持做电影杂志的老炮儿,在《电影世界》编辑部坐了14年,还想坐。影评人里最愿意下厨做菜的老饕餮,能做一手销魂的番茄炒蛋,还在做。坚定的“第二场酒”组织者,口头禅“我干了你随意”,还在酢。



饰演女儿尹希娅的泽伊拉·沃西姆曾与阿米尔·汗在 《摔跤吧!爸爸》 里有过合作,扮演小吉塔。这次从摔跤场动手换到大舞台动嘴,同样勇敢和励志。她说演《神秘巨星》对自己的收获非常大,“电影感动我的场景是在舞台上表现我对母亲的爱。生活中我的爸爸妈妈看完电影后,抱着我说, ‘你电影里爸爸妈妈在哪里,我要打他们一顿。’

饰演女主角的泽伊拉·沃西姆已是二度与阿米尔·汗合作。


饰演逆来顺受母亲的梅·维贾,贤惠温柔的宛如圣母,从她的处境能想象出传统印度妇女的地位有多么卑微。 感谢她最后时刻的抗争,引导自由奔向未来。


饰演家暴父亲的拉杰·阿晶,乍一看很眼熟,像是留胡子低配版梅西。 他象征着印度文化中顽固甚至腐朽的一面,最后机场被起义后,顿时坍塌。


饰演 神经走马制作人 并颠覆出演的是 阿米尔·汗 ,正如这个全力帮助女主人公圆梦的导师角色,他在现实中同样通过自己的电影制作公司,不断的挖掘和培养印度电影领域优秀人才。这个角色如同量身而作,各种能量肆意喷薄, 莫非他是印度天神猴子哈努曼转世?!

这个角色有多神经刀?从剧照中便可窥探一二。


我看完《神秘巨星》,坐到散场才走, 一边回味阿米尔·汗的炸裂歌舞彩蛋,一边感叹又一次被外来的青春撞了一次老腰 。影片导演阿德威塔·搽旦将一个老套的少女成长青春题材故事,拍出了不同的新意和创意,融合自媒体的新视听表达体系,甚至 在某种程度上开拓了新的青春片视觉体验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没有伤害就没有警醒, 没有警醒呢,就只能做梦

网端自媒体的新视听表达让人眼前一亮。


回头看一下国产电影青春片发展史,除了《青春之歌》,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似乎就没有青春片 ,八十年代,中国两岸三地都开始拍摄青春片,但 港台影片往往都带有现实残酷的风格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风柜里来的人》《第一类型危险》等。 我们的青春期似乎被严重滞后,也并不是没有自己的残酷青春和现实物语 ,《十三棵泡桐》《狗13》都算是里外兼修, 却不得出关示人


自2012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上映发酵刺激后,中国青春片才真正以类型片集体出现,到2013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开始爆发, 国产电影逐渐吹起青春片狂风 ,2013年国产片票房前十榜中(《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小时代1》《中国合伙人》)拿下3席。而青春片《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后会无期》《小时代3》则一起打入2014年国产片票房排行榜前10位。

以《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为代表的港台青春片往往是残酷青春。


数量特点并没有完全转化成质量优势 ,剧本同质化、炫富式道具、怀旧情结泛滥、 不堕胎不青春 约等于或大于等于国产青春片标配。与日韩甚至印度等周边国家相比,国产青春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否则我们的青春片真的无非就是“ 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 ”。其实将《神秘巨星》列入青春片,真有些 辜负了这部片子的现实主义意义


感谢最近几年看到的一些反映印度普罗大众生活的现实主义影片佳作:《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雄狮》《神秘巨星》, 它们既有别于好莱坞的叙事手法,又敢于自揭社会其短,挑战各种世俗积弊,想象力和深度同样出色。 当你看多了这些以平民视角,专门为针砭时弊而诞生,天生就具有平民意识的电影创作后,会发现在灵魂的深处, 有某种久违的、深藏的情感,或是某种灵魂的压力、某种生命的道德,呼之即来。

《摔跤吧!爸爸》等印度现实题材作品总能引发情感共振。


我们和印度同是 金砖国家 ,是近邻,也是竞争对手,要是用经济、军事和国际政治地位等维度来比较, 我们硬起腰板敢说自己是金的话,那印度差不多就像是砖 ,希望这不是错觉。但 在电影这项文化输出软实力上,我们最近可是没少被这位近邻抡板儿砖砸 ,砸的我们眼冒金星,我们哪部影片可曾在印度大卖并引发赞叹,能是会是应该是也必须是的,可能只剩下 《功夫瑜伽》 。可咋说它好呢?


我们最近几年拿出去申奥的电影文化输出,题材上一般依靠 历史和战争 ,比如今年的《战狼2》,算上去年的《长城》,又增添了奇幻,但 都是在强调伦理性,民族性意识强烈 。印度电影则是在体现本土性特色的同时,对接西方文化中相对宽容的一面, 注重反映社会问题和社会体制,相对更会引发大众内心共鸣 。无论是在中国追捧的《摔跤吧!爸爸》,还是曾在国际上热卖的《机器人之恋》,都算是印度电影文化输出的成功,并且能够轻而易举的做出预测, 这种成功将会非常具有可持续性

印度电影的普世性是它们的文化输出成功的关键(图 《宝莱坞机器人之恋》剧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