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被称为“百节之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承载着无数家庭对幸福与吉祥的期盼。
而贴春联则是这一盛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贴春联也隐藏着一些传统禁忌与讲究,
那么你知道春联是怎么来的,什么时候贴最合适,贴春联有哪些禁忌吗?跟诗词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春联传说
过年贴春联的由来贴春联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
据《山海经》记述,远古时夸父逐日,渴死途中,其木杖化成桃林,人们渐渐相信桃木可辟邪。
到了汉代,结合《山海经》中神荼、郁垒捉鬼的故事,人们把他们的名字刻在桃木片上,这就是桃符。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 “神荼”“郁垒” 二神。
这两位神人十分威风,手执斧钺、绳索,专门在桃树下捉拿夜间害人的鬼怪,将它们投喂老虎。
因此,天下的鬼魂都畏惧两人。
每逢新年,百姓也找来两块桃木板,在上面刻上神人的名字或画像,张挂在大门两边,,以震慑百鬼,祈求人间安宁。
这两块桃木板,被称作“桃符”,这就是最早的春联形式。
春联由来
五代十国时期,桃符演变成了春联。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对联语言简意赅,工整对偶,表达了古人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强烈愿望和追求,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
宋代,王安石的诗作《元日》中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形象地记述了当时过年挂桃符的习俗。
这一时期,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 “春贴纸”。
明代,桃符改称 “春联”。
据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
有一年大年初一,朱元璋微服私访,看到公卿士家门上的喜气盈盈的春联,十分高兴,于是对春联大力提倡和推行。
朱元璋的提倡使春联的习俗广泛流传。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自此流行开来。
春联怎么贴?
1、张贴时间
“二十四,写大字”,过了腊月二十四,就可以写春联了;“二十八,贴花花”,过了腊月二十八,就可以张贴春联了。
贴春联可不是随便什么时辰贴都可以,要遵循老一辈留下的时间:腊月二十九(1月28日):早上6点—下午18点,这个时间段是吉时。
1、6--7点:属鸡的不宜贴春联
2、7--9点:属狗的不宜贴春联
3、9--11点:属猪的不宜贴春联
4、11--13点:属鼠的不宜贴春联
5、13--15点:属牛的不宜贴春联
6、15--17点:属虎的不宜贴春联
7、17--18点:属兔的不宜贴春联
2、上下联勿贴错
上联以仄声字(普通话三、四声)结尾,贴在右边;
下联以平声字(普通话一、二声)结尾,贴在左边。
而读春联时,也要从右向左念。
这样的对联不但寓意美好,而且读起来错落起伏、悦耳动听。
3、单数才吉利
在大门贴春联,记得贴单数,单数象征着吉祥;
家门口不要贴“春”字,可以贴“福”,“招财进宝”等。
4、福字不能随意贴
贴春联的时候,有些人家还喜欢贴“福”字,但是“福”字不是都能倒着贴。
大门贴福,取“开门迎福”“出门见福”“福入家门”之意。
但是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是须有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以应端庄大方,福字正贴。
屋子里的柜子、角落、垃圾桶、水缸等处,可倒贴“福”字,取“福气随处可到”之意。
如果一年中家中有意外发生,希望转运的朋友,可以把福字倒过来贴。
5、门神不能贴反
贴门神要注意两张人物脸是相对的,不要贴反。
老式建筑的大门多是对开的双扇门,一门贴一张。
而今天的楼房大多是单扇门,只好一门贴两张。
春联贴好之后不必刻意揭下,任凭风吹雨打,自然脱落,或是等到第二年春节前夕揭下即可。
贴春联的5点禁忌,现在你知道了吧!
春节将至,诗词君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
金蛇狂舞迎新春,
祥云环绕兆丰年。
财如蛇缠,福如云来。
灵蛇助力,事业如虹。
蛇吐平安福,
幸福蜿蜒来。
(本文转自诗词天地,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班主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