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志轩
李志轩,笔名吕游,旅游法律法规研究与应用专家,主要研究实施“旅游+金融+互联网+旅游商品+新能源客车+导游”等跨界商业模式。对旅游企业的“营改增”、新三板挂牌、IPO以及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新疆特别是喀什的文化旅游经济交流有一定的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医生  ·  有种肉是一类致癌物,你可能经常吃 ·  13 小时前  
会计雅苑  ·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2024-2028年新增审计 ... ·  2 天前  
营养师顾中一  ·  吃了这4种菜,等于只吃一样“菜”? ·  昨天  
营养师顾中一  ·  这个时期,女性真的会特别想吃高热量食物!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李志轩

【荐读】四大佛教名山“齐聚”A股遇阻  IPO审核从严成常态

李志轩  · 公众号  ·  · 2018-04-21 05:42

正文

2018 4 2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张韵 叶晓丹

每经编辑:宋思艰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得益于普旅股份在普陀山景区交通服务专营优势,其客车客运、索道客运、水路客运等仍保持相对较高的毛利率,不难看出普旅股份对普陀山景区存在较强的依赖性,虽然普旅股份不包含宗教资产也不涉及宗教活动场所,但仍存在打 擦边球 的嫌疑。

持续半个月的 普陀山 上市争议终于在 4 18 日深夜终止。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在答记者问中表示,普旅股份已按照证监会要求撤回了发行上市申请,这也意味着四大佛教名山 齐聚 ”A 至少被按下了 暂停

4 19 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 山西五台山文化旅游集团 ,向其了解筹备 IPO 的进展情况,集团相关人士透露, 2017 年冬,公司已决定暂不考虑 IPO 事宜。

部分旅企难逃 IPO 撤单

4 2 日,已在证监会排队 9 个月的普旅股份更新了 IPO 预披露报告,但中国佛教协会发文称,此举将使佛教背负庸俗化、商业化的恶名, 在政策监管和市场非议的双重压力下,已经更名的普旅股份还是无缘 A 股。

除了普陀山之外,峨眉山 A 000888 SZ )和九华旅游( 603199 SH )已经相继在 A 股上市。山西五台山文化旅游集团也在 2017 3 月公开招募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及评估机构,明确表示将筹备 IPO ,但目前尚未公布招股书。

不过, 2018 4 19 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山西五台山文化旅游集团,向其了解筹备 IPO 的进展情况,集团相关人士透露, 2017 年冬,公司已决定暂不考虑筹备 IPO 事宜。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 2012 年,国家宗教局等 10 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 明确叫停将寺庙道观等宗教场所打包上市的做法 。当时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官员曾表示,五台山不再考虑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翻阅普旅股份 2018 4 月更新的招股说明书后发现,拟列入上市公司的资产中主要营收来自旅游运输服务, 2017 年为 3.07 亿元,占比高达总收入的 82% ;此外,香品销售为 3215.76 万元,占比 8.61%

佛教协会、各大寺院仍然属于佛协系统内部,与作为上市主体的旅游公司是两条线,上市主体整合的这些公司,主要围绕旅游服务业展开经营,关注的是为游客提供各种配套服务。 现任浙江普陀山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的毛剑涛在 2012 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将来上市的绝对不包括寺庙,宗教是不能上市的。

中国未来研究协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所谓 名山上市 是误读、 寺庙上市 是伪命题。 只是因为旅游企业经营客运、索道、餐饮等业务与佛教名山在地理上的重合,在业务上有关联,就望文生义地质疑宗教上市是没有道理的。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得益于普旅股份在普陀山景区交通服务专营优势,其客车客运、索道客运、水路客运等仍保持相对较高的毛利率, 不难看出普旅股份对普陀山景区存在较强的依赖性,虽然普旅股份不包含宗教资产也不涉及宗教活动场所,但仍存在打 擦边球 的嫌疑。

如何评价宗教场所和旅游企业的 离合 关系正是这场争议的焦点,然而经过这场撤单风波,景区类拟上市公司的 IPO 进程是否也会受到影响?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杨彦锋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普旅股份撤回 IPO 申请的主要还是受到了舆论影响,不会对景区类旅企 IPO 产生连带影响。 刘思敏补充道, 如果景区类旅企只是因为的财务数据达不到上市指标而要求撤单是合情合理的。

下半年 IPO 将降温?

而从 A 股整个发行来看, 2018 IPO 过会呈现逐步放缓的趋势。 4 13 日,证监会新公布了的 IPO 审核情况中, 目前仍在 A 股排队的企业有 320 家。而自 1 10 日至 4 12 日,共有 113 家企业申请终止 IPO

经济学家宋清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无论 IPO 隐形门槛提高是否为此次撤单潮的直接原因,但 IPO 撤单潮背后的根本原因却 在于审核趋严 与此同时,现阶段新申请数目低于撤回数量,这或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今年下半年 IPO 市场将出现降温。

上述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 IPO 撤单潮主要是受 3 月证监会的 上会标准提高所致 该投行人士透露两个 IPO 新的监管要求, 第一个是 IPO 在审企业 近三年净利润合计要超过 1 亿 且最后一年超过 5000 万元 ;第二个是 IPO 新申报的企业, 主板要求最近一年净利润超过 8000 万元,创业板不低于 5000 万元。

在此背景下,回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