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慎说新语
时事观察、社会纵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世界首艘!来了! ·  2 天前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  努力前程 ·  3 天前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  努力前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慎说新语

蔡慎坤:悬崖边

慎说新语  · 公众号  · 社会  · 2018-03-21 04:47

正文

悬崖边

在一个繁花似锦的太平盛世,我只是扮演着一个粗浅的记录者抑或观察者的角色,我眼前的键盘抑或手中的笔,只是记录一下这个时代一些零星的片段,一点点真实的感受抑或是喜怒哀乐。如果人人都不去说,不去做,我们永远不可能抵达美好的彼岸,这个社会也永远不可能出现进步和改变,我们不能因为黑暗就放弃追求光明的权利,也不能因为身处悬崖边就不敢站起来跳舞,或许,人生最美的风景就在那舞动的瞬间。

文/蔡慎坤


当写作越来越困难的时候,多少次想放弃,一直恋恋不舍,不是因为悬崖边跳舞的感觉很轻松很美妙,而是因为活在这个时代,浑浑噩噩不是人生最终的归宿,幸福和痛苦,每个人都需要去面对!对于笔耕人来说,写什么不能写什么,或许是一种痛苦的感受,能够看到的,往往只是一些欲言又止辞不达意的风言风语,思想禁锢在这块土地上传承千年,并不是今日今时才有的所谓特色。


3月12日,在政协总工会界别小组会议上,人社部副部长汤涛表示,无论是从养老金方面,还是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来说,延迟退休都是大势所趋。“不仅是60岁,从长远来看恐怕还要有所延迟。”延迟到多少岁?汤涛没有明确说明,只是列举了一些外国延迟退休的例子,只字不提这些国家在延迟退休前,早己建立了成熟而又公平的覆盖全民的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体系。


我国的财富体现在政府公开的各项支出上,2017年财政支出20万亿,其中中央政府支出3万多亿,地方政府支出17万多亿。中央政府支出的3万多亿中,国防开支占了1万多亿,另外1万多亿的公共安全开支占了多少并不清晰,而社会保障支出仅占财政支出的12%,远低于发达国家30%至50%的比例。算起来,人均养老等社保支出还不到2000元,人均医疗支出还不到1000元。


由于养老体制双轨制的存在,我国养老体系一年的额外成本高达万亿以上,这一部分额外成本的所谓受益者基本上都是体制内的财政供养人员,特别是极少数人,几乎吞噬了一半以上的财政蛋糕,而背负重担的则是整个社会和缴纳养老保险的千千万万普通城乡居民。随着财政供养人员和离退休公职人员不断增加,这个社会的运行成本乃至全民的负担还会变得越来越高昂。

养老双轨制造成了巨大的社会不公,这样的现实问题涉及到几乎每一个人,久拖下去,对社会稳定对政府诚信对永久执政都没有好处,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要正视并着手解决这个极不公平的养老双轨制问题,并且拿出养老双轨制并轨统一的时间表,这也是实现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


遗憾的是,理性探讨养老双轨制和延迟退休等民生话题也会犯忌,公众号风雨颂就因为这个话题又被禁言。实际上,能够发出来的文章,都经过后台反复审核,然而被删依然是常态,这段时间被删的文章包括《延迟退休为何是大势所趋?》《取消养老双轨制的声音为何如此脆弱?》《厉害了!谁的国?》《谁是中国人的败类?》《叶简明幕后究竟站着谁?》《陈小鲁突然离世为何刷爆网络?》《一样的收购不一样的命运》《落寞的大佬 》《诸神渐近黄昏》等等等等,除了公众号这个平台,其他的博客平台几乎发不出任何文章。


我尝试着改变以往的文风改变以往观察社会的视角,或许这是毎一个笔耕人不得不面临的选择,因而在18日早上写了一篇《快与慢的旋律》,用淡淡的口吻来叙述现实,在读者中反响很好,也顺利通过了审核,本来还想接着续写真与假、黑暗与光明、良善与邪恶、历史与现实等系列,没想到连这篇《快与慢的旋律》也被删了,正如读者所调侃的那样,没有活过24小时。

每一次发文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折磨,无论怎么修改编排,总是达不到审查标准,不仅社会话题现实话题把握不准,连财经话题国际话题也不好写了。每当想放弃的时候,常常会想起读者的鼓励:虽然您的文章经常被封,但您的文章我都曾仔细阅读过。分享着您的快乐与忧伤,但更多的是忧伤和焦虑!从您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的热爱,正可谓爱之深恨之切!


我在公共舆论场所独立发声的习惯保持了将近二十年,这似乎也是中国言论环境较为宽松较为温和的一个时期,尽管说话还是言不由衷辞不达意!毕竟这个时期还有一个想唱就唱想说就说的舞台,许许多多爱说话爱唱歌的都能够尽情发挥!我没有想过影响什么改变什么,只是把自已一些粗浅的看法,一些多数人知道却没有几个人愿意说的常识,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


作为一个坚守了二十年的笔耕人,一直喋喋不休,并不是有什么勇气,只是觉得说真话应该是一个社会的常识,“和谐社会”是执政者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那么说话表达自己的立场,就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所谓“和谐”二字,拆开来说,就是不仅人人有饭吃,还要人人可以自由说话,人人不因说话而恐惧,或者说人人都应该有免于因说话而恐惧的自由。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表达过类似的观点,龙应台说:我的梦想是:希望中国人的下一代,可以在任何一个晚上,站在任何一个地方,说出心里想说的话而心中没有任何恐惧。我们这一代人所做的种种努力,不过是寄望我们的下一代拥有“免于恐惧的自由”。.......我深信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在一个不期而遇的新时代,人民理应拥有更大的说话空间,公仆理应拥有更多的包容和自信。

在一个繁花似锦的太平盛世,我只是扮演着一个粗浅的记录者抑或观察者的角色,我眼前的键盘抑或手中的笔,只是记录一下这个时代一些零星的片段,一点点真实的感受抑或是喜怒哀乐。如果人人都不去说,不去做,我们永远不可能抵达美好的彼岸,这个社会也永远不可能出现进步和改变,我们不能因为黑暗就放弃追求光明的权利,也不能因为身处悬崖边就不敢站起来跳舞,或许,人生最美的风景就在那舞动的瞬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