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凭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途径,而并非是唯一。
初中的时候,开始接触电脑,自己地攀爬着摸索学习,当时算是有些天赋吧,拿来Windows自带的画图工具,乱乱地画,也尝试去了解Photoshop,随着自己的电脑水平的提高,成为班里最会电脑的人,什么重装Windows98,哪里显示不出来,老师也会让我帮忙。
后来参加了个市内的平面设计比赛,拿了个市的科技设计奖,也就是简单地在PS画了张图。因为当时初二考了个比较好的成绩,所以家里也遵守诺言,初三就开始有了网络。开始了解更大的世界。
高中的时候,家里确定没有什么钱了,之前因为没有钱,哥哥的学习成绩并不好,他就初三读完,就出来工作了,爹妈其实并没有想我,我能有什么出息,本还打算帮我报了个电脑班去技校学编程,当时我可不会这么想,初三的时候,我在网站论坛上找到了一些线索,貌似做设计,在召唤我,当时拿了几个业界高手的作品来临摹,临摹得还挺好的。
后来我决定了报了美术班,家里也拿来我没有办法。当时的确很单纯,没有考虑到很多问题,如美术所需的费用很高。
高二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国际性的设计比赛,花了比较长的时间,有时候为了做设计而逃课,设计作品最终拿了2个全场的银奖,当时可是激动了,因为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尤其记得那张300美刀的支票,那个支票里的签名的笔迹,现在看是还是挺虚的一个东西。
我就是设计圈里设计一些设计师,当时圈子很小,认识的,现在基本都是大牛了。当时处于高二,想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去实习呢,实习,我当时的概念还不非常清楚,就去联系腾讯的人,让他们给我一个机会在假期实习,后来他们开会讨论了,结论是实习只针对大三大四的学习,年龄太小了,以后上了大学,可以破例大一过来实习那样会更好一些,公司从来还没有这样破例过。
后来我单纯和那位联系的设计师聊了一下,他和我说,公司实习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合适的人才才招进来,实习事实上会消耗公司的资源,过来实习后,又不会过来工作,那公司是不会答应做的,如果你愿意现在全职地过来公司,这个就不是问题了。
我当时确实有在考虑,是否合适呢?
也问了身边的好友,和班主任,都会说,没有文凭,刚开始可能还好,但过多一些时间,就可能会被淘汰掉了,因为现在基本都本科生,争不过别人的。在那个年代里,学历确实算是个问题,经过几番掐指,还是继续学习,高三开始了,问题开始接踵而来。
美术科的成绩还算不错吧,老师说文化课再努力一点,考上美术学院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当时傻乎地也就这样认为了。高三的压力,真的非常地大,同时,学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父母会经常为了钱而吵架,学美术一般考大学前都会上广州一些培训机构学习,而且考上大学之后,学费生活费也可是一个天文数字。一般一个月培训学费要1200不等,大学美术专业一般学费10000。
后来圈子里认识一个圈内的人吧,叫sky,在西安有一家设计公司,和他聊起来,说,我不打算读大学了,太贵了读不起,他对于我人的才华表示比较惊讶,也同时说想赞助我读大学,不要浪费掉,但条件是要考上西安美院,他表示和西安里面的教授很熟,所以可以提点一下,并课余时间,每周15个小时在他们公司做一些设计的活,并毕业后加入到他们公司里工作3年时间。
这算是多么诱人的,当时真的年少,拟了合同之后,和家人商量分析了,与一位一起学画的好朋友,还有班主任商量了,爹妈认为这样的影响到后面的发展,还要投身3年在他的公司里,他们说怎么样,你就得怎么样,真心的没有想到,家长会以死相逼,不能签合同:签了,我就跳楼,死给你看。当时我可被吓坏了,也同时放弃了这个赞助的念头。
我们高考时,都是分开时间段地先考美术学院,再考文化课,我报考了广州美术学院,江南大学,四川大学,首先,我是拿到了四川大学的美术科成绩单,过线了,但是江南大学差了9分,苦等了很多的广州美术学院,并没有过线(只过了美术学专业,但事实上美术学专业,对文化课成绩要求非常的高)。
那天,我知道了我的广州美院没有通过,当时阵阵的崩溃,那阵子,家里人又吵架了,对,又是为了它。
第一次,我离家出走了。
我记得那天,下午放学了,我独自一人坐了车去了城里。
我记得那天,我还穿着校服,一个人走在大街上,平时熟悉的地点。
我记得那天,我没有吃饭,摸了摸口袋就那20块钱,去了超市买了两罐啤酒。
我记得那天,那啤酒的牌子是百威,还有M&M巧克力。
走到了市里面的人民会堂找了一个偏的角落,吃着巧克力,喝了几口啤酒,然后哭了起来,妈的,他们老是这样,学校又考不上了,压力又大,为什么老天这样对待我?
当时心时默念着,凌乱的记忆片段不停地回播。我记得当时,哭的泪水有多少,以前只知道“心如刀割”只是一个形容词,但那天才真正地知道“心如刀割”它妈的是一个动词。“伤心”听得太多了,但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才会明白它真正的意思。
这是语文课上无法教会的。
在出来之前,我把手机关机了,晚上10点多,我给她打电话,她告诉我,班主任、系主任、家人都在找我,叫我快点回家,安慰我。那天,我并没有回家,又走了湖边,看着湖面的水,想想,还是得平缓一下才是,凌晨了,我找一个网吧,在里面过夜了。
隔天,我回到家里,并没有说话,我爸看到我,出奇地冷静,轻说一句:你回来啦。我并没有回应他,默默地回到房间,睡了一觉,就如平常地上学了。
隔了一天,我开口和他们说了一句:你们再吵架,我永远都不会回来了。
这个事,对我影响特别地大。
高考结束了,我文化课成绩一般,并没有通过四川大学的术科类的文化课分数线,考上了一所广州里面的综合类大学,普通本科,动画专业。
我上了大学,高考的学习,让我放置了很久的设计,在大学一年级这一年时,我开始更深入地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输掉了美术学院。也开始重审自己的能力、心态、学习方式等等。关于学习,老师们总会以固定的一种教学模式去给所有的学生来上课,后来我是发现,思维方式因人而喻的,我终于能跳出高考的心境,静下心去,认真地思考问题,以前问老师,应该怎么去上调子(绘画的方式),他说应该这样这样排线条,后来学了3D之的,明白到按顺着结构画,无论怎么画都可以。
回头就明白,老师所教的东西是那么的“个性化”,好吧,那因人而喻地领悟。总的来说要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
思维模式--为什么不能这样,其实就是可以这样。
大学这一年里还有个事情感受挺深的,我当时用了国画颜料画一种写实与国画风格的尝试,但受了老师的严厉批评,她认为,国画颜料这样画是不对的。“为什么它就不能这样子。”你直接告诉我所谓的“答案”,就一定正确的吗,难道我就不能去探索吗?
心态平坦的我,性格也会比高中初中的时候,更加开朗,头脑更加清醒,不俗套。
但有个事情还没有放下来,要明白,为了美术学院而奋斗地三年之后,没有考上,是多么的遗憾,当时同班里有位朋友她考上广州美术学院,我和她联系,是说,想到广州美术来上节课,她当时刚好和一位老师的关系比较好,就帮忙联系好了,当时布置了一些创意作业,我去到那边在课堂上创意设计的表现还不错,那位广美的老师叫张持,在课堂上,他拿着我的画和作品向他的学生说,看看别人的画,再看看你们自己的东西。课堂结束后,他和我说,你应该属于美院的。老师的肯定和同学们的认可,给我一种全新的感受,一路下来,我赞赏美院的同学,但我同时也不会向他们示弱,在这一年里,我抱着一种,即使没有考上,我也能很优秀。当时那种冲劲,让我在班上考试成绩第一,学院里是前几名。感谢张持老师。
大一下学期,我了解到家里的情况,比想象中更加糟,学费都是向别人的错的,另外也负了更多的债。那时,我又再重新地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合适地处理好目前遇到的问题。
最后,我做出了一个决定--休学。
1.家里实在是没有钱了,再读下去,家里又再是一笔债了,家里两老也快60了(生我的时候妈妈是36岁)。
2.时间和机会等不了人,设计圈越来越饱和,难不成我大四出来的时候也具备了那时候的竞争力。
大一下学期最后那一个月,我拼了命地赶出一些新的作品,再学blend,3D软件,加强Illustrator,Photoshop的能力,这个时间段里,我是每天设计,睡觉,设计,睡觉。当时我一些作品在网上漂流着,UC优视,腾讯,阿里巴巴,三家公司找我来了,当时先是和UC的设计主管聊,我将实际的情况告诉了他,他表示可以先过来实习,虽然作品是不错,但是没有资历,当时是想到实习没有什么薪水,接着,我和腾讯谈的时候,也把情况告之了,当时是slam和我聊,他表示主要有能力,学习并不是很大问题,当时他多次确认,你真的才大一吗?
后来,我拿到了腾讯的offer。
大学同学们都大二开学了,我也开始了新的挑战了。
我记得那一天,我坐了一趟可以报销的飞机,来到了上海,那天晚上下着雨,9月18日早上10点10分我来到了公司,签了一份合同,在分公司之边,做一个项目,我还真没有做过这种类型的设计,硬着头皮,边学边做,那种高效、高压的学习情况,现在想来是挺不错的成长。
后来发现,在公司里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占比很大,而本科以下学历很小。压力也慢慢越来越大了,其实那时候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很多东西都不了解,又想要把它做得很好,几乎每天都是很晚很晚才回去,还有当时,当时口袋没有几个钱就跑了过来了,连租房压金和房租都交不起,向同事错了二千块。那一年里,我感觉是做了3年的学习一样。
做了一件别人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那天晚上,我RTX看到马化腾马总还在线,已经挺晚了,深夜还在,当时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我给他发了消息:马总,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你。他给我回复说,可以的,不过我马上要走了,要不你给我发邮件吧。
后来,我给他发了个邮件,隔天晚上他给我回复了邮件,不过,情况有点愣然,产生了一定的小风波。以下是具体邮件内容,关于大学文凭,可以听听业界领袖是怎么去思考的,可以让有需要的人作个参考。人与人之间的很重要的一点区别是:思维。尝试去了解,业界里的他们是怎么去想的,或许区别就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