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止斋
读金庸的中年油腻大叔,公众号“江湖种树书”
51好读  ›  专栏  ›  知止斋

有些事,女王也无能为力

知止斋  · 知乎专栏  · 小说  · 2022-09-09 15:55

正文

有些事,女王也无能为力

今天早起,英女王逝世的消息铺天盖地。

1

96岁,在这个年纪去世,一点不意外;但前天还满面笑容地接见新首相特斯拉,又让人很意外。

她跟我没半毛钱关系。我看到消息,既不难过,也不高兴,但有种淡淡的感觉,想了半天,可以用四个字描述:

怅然若失。

就是一件事、一个人,虽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但习惯其存在后,状况突然改变,就有这样的感觉。

我印象里,英国国王一直是这个老太太。绝大多数英国人,从出生起就是她当国王,想必这种感觉强烈得多。

2

很多人关心这新闻,因为本身新闻性足够。

她在位七十年,身历十五相。登基时,首相是丘吉尔。作为一位女王,她迎来首位女首相撒切尔,在临终前又任命了一位女首相。

在国王这职位上,她也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有时看她参加那些雍容华贵的王室礼仪活动,觉得有些窒息。这份工作,真像无期徒刑。

我们普通人,干累了,好歹可以想一下,六十岁就能退休了。

她这个活儿,可真是007。

我这样特别不喜欢礼仪性活动的人,觉得老太太戴着王冠、颤颤巍巍的样子真受罪。

3

享受也罢,受罪也好,在历史大潮面前,即使是女王,也渺小得像一朵浪花。

大英由日不落到帝国余晖,虽然衰落得缓慢而平稳,毕竟无奈而不可逆。

她接手时的帝国已过巅峰,这些年来,看着一个个殖民地独立,一个个联邦成员离开,直到这周,前殖民地印度把大英挤出世界前五大经济体。

当然,她是虚位之君,不管这些该由政客负责的事。

但她是英国的特殊公民,肯定不会不关心这些事,肯定也有个人意见。

有时,有意见而不能明说,比说了也没卵用更让人难受。

比如,在英国脱欧话题最热的时候,她戴上一顶蓝底黄星的帽子,谁能说她一点想法没有呢?

4

即使如此,她仍然跟我们绝大多数人没有任何关系。

这么多人在转她去世的消息,我觉得是在表达对人生的唏嘘。

我看回顾她生平的新闻,不太注意那些宏大的国家叙事,比如在二战中干了什么、接待过哪个元首啥的。

打动我的,是她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是的,她贵为女王,仍然躲不开世间的家长里短、一地鸡毛。

她和老公菲利普亲王结婚七十年前后同地同景的照片让很多人羡慕,但亲王年轻时也是绯闻一大堆。她忍了。

她儿子查尔斯王子娶了平民女子戴安娜,后来离婚闹得全世界沸沸扬扬。戴安娜车祸身亡,她再不喜欢,也给她的灵柩鞠躬。她忍了。

她二儿子安德鲁王子一直不让人省心,60岁还爆出性丑闻。她忍了。

她孙子哈里王子跟梅根闹得出走到加拿大去,跟王室断绝联系。她也忍了。

夫妻关系、亲子矛盾、婆媳反目、妯娌暗战,她一样都摆脱不了。

但她贵为女王,不能撒泼打滚坐地炮、东家长西家短串老婆舌头,生气了就牵狗出去散步,一散就散很长时间,要不然就到后院去拔草,一拔就拔一大堆。

少女黄蓉可以精灵古怪,初为人母也可以无理取闹,等成了一群小孩子的郭伯母和师母、襄阳将士眼中的郭夫人、丐帮十万帮众的黄帮主,她只能劝这个、拦那个,一会儿操心会场安排,一会儿担心女儿心事。

她是老贾母,从少女一直干到重孙子媳妇都有了,还得跟花白胡子的大儿子生气,还得操心孙子的婚事,还得关心园子里聚众赌博的事。

她是佘太君,不管经历过多少难过和伤心的事,需要披挂上阵时,满头白发也得顶盔贯甲。

归根到底,她也是人,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每个人都一样,见众生就是见自己,见自己就是见众生。

5

每个人都会离开,在这个年纪离开,咱们叫老喜丧。

所以,最后,说个段子。

话说女王接待外国元首来访(这元首不固定,我最早听的版本是德国总理科尔,后来也有说是长者),二人坐着华丽的王室马车徐徐而行。

突然,有匹马腹中疼痛难忍,出了个悠长、无声又浓烈的虚恭。

因为味道太浓烈了,科尔顾不得外交礼仪,用手捂住鼻子,皱起眉头。

女王常坐马车,估计早有体验,为打破尴尬,雍容一笑道:“总理阁下,有些事,连女王也控制不了啊。”

科尔闻听此言,也报之一笑:“哦,女王陛下,你要不说,我还以为是马放的呢...”

6

看,贵为女王,不但控制不了国家的事、家里的人、身边的马,更控制不了别人的想法。

这笑话,我记了好多年。

人很多事都无能为力,如果能让自己和别人快乐一下,就挺好了。或许,等不在了,别人想起的,就是这点快乐呢。

(公号:行云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