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央国企的整合趋势展开,介绍了央国企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正在进行的并购重组大潮。文章提到了多个央国企的重组事项以及地方政府紧跟大势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的情况。同时,也指出了央国企面临的发展问题和地方城投的生存问题,以及未来的转型风向。
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目标明确,注重做强做专,强化核心功能使命担当,积极践行三个属性统一。
地方政府全力配合国家推进国资国企改革,需要在地方城投转型等方面做出更多改革。
▲ 点击上方
“
马江博说趋势
”
,再点击右上角的“
···
”,选择
设为星标
,
文章每天
自动推送
我是
马江博
,关注我,看清
趋势与财富
。
越来越紧迫
。
2025年刚过完春节,央国企动作不断。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集体披露正在筹划重组事项;中交地产、广西广电、宁波富达等多家央国企公告筹划重组,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与重庆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正筹划战略整合,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如果追溯到去年,据不完全统计,
2024年就有近20家上市公司涉及央企重组整合。
如此看来,趋势已经浮出水面:央国企,
正式进入整合时刻
。
都知道央国企在中国经济地位举足轻重,2023年总营收超80万亿,
贡献了近七成的GDP。
但国家审计署在去年的一份报告中就提到,通过对33户中央企业进行重点审计,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资产管理仍较混乱”。大而不强、过度竞争、功能分散
等问题比较突出。
所以,整合目标,第一个就是
做大做强。
最明显的就是中国中车,
10年前,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宣布,双方以南车换股吸收北车的方式进行合并,成为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车被誉为
“中国神车”,
复兴号,就是其设计建造。
目前,中国中车的发展早已不止于高铁。
风力发电机销量
稳居国内第一,
储能装备
2023年中标量排名国内第一,
汽车减振及轻量化销售规模
全球第三……以轨道交通装备为重心,中国中车还“跨界”把高铁技术拓展到其他领域。
那为什么这次整合显得很紧迫?
原因还是在于
时机
。第一次工业革命,
英国崛起
;第二次工业革命,
美国做大
;而当下是什么形势?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航空航天,各个领域的科技革新速度全面提速,在这个背景下,国有企业尤其央企,既是改革深化紧跟潮流的主体,又承担着海量前沿科技落地应用的使命,背后的责任其实就是
打赢国运之战
。
回头看,这轮的整合,其实早在
2023年就正式实施。按照计划,2024年要确保完成70%以上的主体任务。2025年的任务,更不轻松。
所以,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目标非常明确,一是更加注重
突出做强做专,
绝不盲目求大;二是
强化核心功能使命担当。
三是积极践行
三个属性(企业属性、社会属性和国民经济支柱属性)统一。
任务紧迫,央国企改革的进程提速,地方更是紧跟
大势
:
广东
提出,要在港口、航运等领域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江苏
强调要“加快组建省国金投资集团”“加快能源、矿产、种业等领域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四川
提出组建运营好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数据集团、轨道交通集团;
青海
省为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直接与中国五矿协同打造盐湖产业“航母”;
山东
在蛇年春节后两个工作日,便陆续召开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省政府常务会议,都“点题”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湖南
省国资国企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化重组整合,加快转型升级;
重庆
更锚定“五个新提升”工作目标,目标全面完成房地产、建筑、酒店、金融等领域专业化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