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群学书院
群学书院由南京大学学者举办。秉承百年学府悠远文脉,依托全球领域智库资源,定期举办各类专业课程、沙龙、研讨、参访。传播多元文化,共铸人生理想,为创造健康社会不断前行。总部地址:南京中山陵永慕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玑-无极领域  ·  AI提取书籍核心知识点。PDF书籍进行智能逐 ... ·  昨天  
视觉志  ·  国企风商场,成了年轻人的进货天堂 ·  2 天前  
中产先生  ·  领导开年去了这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群学书院

作家琼瑶去世:“我摆脱了让我痛苦的躯壳,翩然化为雪花飞去了”

群学书院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4-12-04 15:46

正文

题图:作家琼瑶



据台湾TVBS新闻网、台湾民视新闻网等台媒12月4日报道,知名作家琼瑶12月4日下午1时22分许,在淡水区住家内轻生身亡,终年86岁。琼瑶的63岁儿子表示,母亲留有遗书,交代秘书中午回家看看,入屋后才赫然发现琼瑶已在房间内轻生。秘书见状立即通知119,但救护人员抵达时,发现琼瑶已无呼吸心跳,明显死亡,因此未将她送医。

琼瑶本名陈喆,出生于1927年,是台湾知名的作家,以言情小说闻名。她的作品脍炙人口,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与电视剧,在华人世界享有盛名。然而,这位86岁的才女,却在今日选择了结束自己的人生,留给书迷无限
缅怀。

死亡足够普通,这是 每个人的归处。但死亡和由它而来的沉重问题,又被人们刻意回避。对“死”的思考盘踞在琼瑶脑海里,让她选择以超然和体面的方式告别世界。



琼瑶遗书



各位亲爱的朋友知音们:


不要哭,不要伤心,不要为我难过。我已经「翩然」的去了!


「翩然」是我最喜欢的两个字,代表的是「自主、自在、自由」的「飞翔」,优美而「轻盈」,我摆脱了逐渐让我痛苦的躯壳,「翩然」的化为雪花飞去了!


这是我的愿望,「死亡」是每个人必经之路,也是最后一件「大事」。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


上苍对于生命的过程,设计得不是很好。当人老了,都要经过一段很痛苦的「衰弱、退化、生病、出入医院、治疗、不治」的时间,这段时间,可长可短,对于必将老死的人,是多大的折磨!万一不幸,还可能成为依赖「插管维生」的「卧床老人」!我曾经目睹那种惨状。我不要那样的「死亡」。


我是「火花」,我己尽力燃烧过。如今,当火焰将熄之前,我选择这种方式,翩然归去。我要说的话,都录在我《当雪花飘落》的视频里了。希望我的朋友们,多看几次视频,了解我想表达的一切。


朋友们,不要为我的「死亡」悲哀,为我笑吧!生命的美好,就在于「能爱,能恨、能笑,能哭、能歌、能说、能跑、能动、能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能嫉恶如仇,活得轰轰烈烈……」这些,我都在有生之年,拥有过了!我「活过」了,不曾辜负此生!


我最放不下的,就是家人和你们。「爱」紧紧的系着我心,你们都是我最最不舍的。为了让我的灵魂(不知道人类有没有灵魂),也能「翩然」,大家为我笑、为我高歌、为我飞舞吧!我在天之灵,会与你们「共舞」的!


别了!我至爱的你们!庆幸此生,曾经和你们相遇相知。


注意,我「死亡」的方式,是在我生命的终站实行的!年轻的你们,千万不要轻易放弃生命,一时的挫折打击,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练」,希望你们经得起磨练,像我一样,活到八十六、七岁,体力不支时,再来选择如何面对死亡。但愿那时,人类已经找到很人道的方式,来帮助「老人」们,快乐的「归去」!


亲爱的你们,要勇敢,要活出强大的「自我」,不要辜负来世间一趟!这世间,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也有各种意外的喜怒哀乐!别错过那些属于你的精彩!


千言万语说不尽,最后,祝福大家健康快乐,活得潇潇洒洒!



THE END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梁漱溟文化思想 |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 叶檀读者见面会 |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 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2018) |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 生活的逻辑: 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 《谢辰生口述》 | 《袍哥》 | 《年羹尧之死》 | 《朵云封事》 | 《两性》 |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 | 《东课楼经变》 | 《旧影新说明孝陵》 | 《光与真的旅途》 | 《悲伤的力量》 |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 《书事》 | 《情感教育》 | 《百年孤独》 |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 《单向度的人》 | 《陪京首善》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 《诗经》 | 《霓虹灯外》 |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 《子夜》 |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 《骆驼祥子》 | 《朱雀》 | 《死水微澜》 | 《通往父亲之路》 | 《南京城市史》(新版) | 《被困的治理》 | 《双面人》 | 《大名道中》 |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 《九王夺嫡》 | 《乡土中国》 | 《白鹿原》 | 《冯至文存》 | 《在城望乡》 | 《海阔天空》 | 《遗产的旅行》 | 《城堡》 | 《被遗忘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影像录》 | 《了不起的盖茨比》 | 《南京城市现代化路径研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