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农参
看农参,读懂农业品牌。16万农业主管干部的决策参考,100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产融平台,3000万中国农业品牌经营者的精神家园。每日分享实践案例、商业洞察、行业研究等。并聘请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老师担任总编辑,提供理论支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哪吒2》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新晋冠军 ·  23 小时前  
界面新闻  ·  张雪峰回应DeepSeek会让自己失业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农参

农民日报丨乡村振兴要用好“特色”和“绿色”双翼

农参  · 公众号  ·  · 2024-10-09 10:30

正文




没有一个发展起来的乡村,就没有一个富强起来的国家。目前,广大乡村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抓住关键,是十分必要的战略思考。 笔者认为,农村地区要振翅腾飞,必须打造两个翅膀:“特色翅膀”和“绿色翅膀”。有了“特色翅膀”才能飞得高,有了“绿色翅膀”才能飞得远。

打造“特色翅膀”,就是根据当地的特色禀赋发展特色产业,也只有这样的特色资源产业,才具有强大的发展优势和市场前景,才能真正推动乡村振兴。 如果各地不从自身特色禀赋出发,对当地的自然禀赋认识不到位,只是盲目照搬别的地方,就会形成千村同样、万村同型的格局,失去自己的生命力。因此,国家将“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提高到重要位置。

要让每个乡村各具特色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特色产业必须先行。 要打造符合当地实际的三产融合的特色产业集群。一方面,一二三产业简单拼凑在一起是不行的;另一方面,这个融合的有机整体必须根子扎在当地的土壤、水体、生物、气候、地势等自然禀赋中。

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农文旅产业间相互融合同样重要。 农业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同时文旅产业又能提升农业品牌拉动农业发展。此外,还要让文化和旅游相互促进,以文化催生旅游并提升旅游的品牌,旅游反过来又带动文化发展。

在乡村旅游方面,我们要改变常规思维,不要认为景点缺乏、地貌平淡、山水不奇的乡村就不能打造旅游产业。 要让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一头牛、一盘磨、一个水塘、一套农具、一片树林都变成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让游客带着好奇心来,兴趣盎然地体验、拍照、吃住,最后愉快地带上当地的特色优质农产品离开。与之对应,农业要发挥多功能性,不仅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还要提供干净的水域、新鲜的空气和无污染的环境。

要想打造好“绿色翅膀”,就必须从资源、环境和生态三个方面去认识。

资源方面,既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要考虑资源承载力,不能突破资源承载上限。 这就要加强资源循环利用,要按照“循环增值机理”构建“动静脉产业”体系,让生产农产品的“动脉产业”与资源化利用种养业废弃物的“静脉产业”协调配合,用同样的资源实现更多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环境方面,既要弄清环境污染存量,还要考虑环境容量,在遏制环境污染增量的同时不断减少环境污染存量。 要用立体污染防控的思路规避不利的环境影响,提升环境质量。例如,个别地区农产品产地环境由于过度使用化学投入品,造成土体、水体、气体污染,必须尽快使用有效的绿色科技投入品替代化学投入品。

与资源和环境相比,生态层次更高,上升到生态层次,有助于系统性、根本性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 例如土壤质量退化,其主要原因就是土壤生态被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以及有机质和团粒结构受到影响。只有恢复土壤生态,提高土壤生物群落活性,提升土壤有机质和团粒结构,才能提高耕地质量。具体来说,生态方面,我们既要考虑生态阈值,尽快恢复并保护生态系统,还要不断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从整体上来讲,乡村本身就是生命共同体,乡村振兴一定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乡村振兴不可违背的基本原则。 打造乡村振兴“绿色翅膀”,就是强调要遵循这“三个自然”基本原则,尤其在与自然最直接的种植和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符合“三个自然”原则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三型农业”发展思路。

乡村振兴既是乡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乡村自然生态的良性修复,来不得任何偏颇。 必须把乡村社会的人与其他生命体所处的生物群落置于同一个生命共同体之中,兼顾经济发展规律与生态平衡规律,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来源:农民日报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



往期回顾

【原创首发】

铁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一把手工程”,更是“民生工程”

铁丁:打造“久经考验”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铁丁:“农产品”变“商品”是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

铁丁:吹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年轻化的号角

特稿|预制菜还搞不搞?!政策大起底!2024年风向如何?

特稿 | 车厘子销量暴增50%打败砂糖橘,从年货看消费市场变革

【农参专访】

梁顺俭:创办牛肉拉面大学、产业惠及近10万人,兰州拉面香飘50余国的两大“杀手锏”

头雁故事会 | 张虎:从0到25亿,农业要精耕细作稳步发展

农参专访丨郭旭:齐齐哈尔烤肉要“走出去”才能成为富民产业

“染色剂”“打40多遍药”“转基因”.......看清阳光玫瑰变“毒药”的真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