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的时候,几个朋友坐在一起聊天。说这个世界上谁的PPT做得最好?
一开始我以为大家会说是乔布斯。
没想到一哥们突然站出来:
“必须是贾跃亭!”
“乔布斯手里还有产品,这哥们连产品都没有,单凭几页PPT,就能拉来数百亿投资。
更牛逼的是,明明已经声名狼藉,弹尽粮绝,还能拉来两位商界大佬,续天改命。
普天之下,他自认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1994年。
那会儿乔布斯已经被赶出了苹果。他买了一家专门讲故事的公司。有一天,他突然问同事:“这个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人是谁?”
有人说是“南非总统曼德拉”。
乔布斯摇了摇头:不对,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人,应该是那些“讲故事的人”。因为他们塑造了整个时代看待事物的角度和价值观。
紧接着,他看向在场的所有人:“迪斯尼独霸了整个故事市场。我再也受不了,我们要成为下一个讲故事的人”。
他做到了。
皮克斯在此之后,连续推出了《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怪兽电力公司》、《飞屋环游记》等一系列动画影片。
再然后,他回到苹果。
拍摄了一部叫做《Think Different》的广告短片。
今天,贾跃亭在美国,还在为他的下一笔资金来源发愁。苹果已经成为全球第一个跨过万亿美元市值的民营公司。
好故事需要好产品。
同样,
好产品也需要好故事
。
为什么要从讲故事开始?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讲故事。
打小就会。
这事没那么难。
只是有的人更精于此道。
别想着一开始就站在讲台上,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侃侃而谈。
那不实际。
你需要做的,仅仅是每天抽出30分钟。把那些发生在你身边儿的事,梳理成故事,讲给周边的人听。
一开始就是你自己的故事,
然后是身边人的,
再然后是你的产品,
商业模式,梦想、世界观。
你不需要为此报考北大、清华,读个MBA。
完全没必要。
稍作改变就能获得不错的进展。
正向反馈、良性循环、刻意练习。
这是我为什么要把“讲故事”做为“改变系列”第一个技能的原因。
讲故事之前你要想清楚:
这个故事是讲给谁的?
否则,你讲的(故事)人家根本就不敢兴趣。像我之前,有一篇文章
《微信,微商》
,质量很高,但打开率很低。
另外一篇文章:
《准备买房了?下手前看看这个》
,打开率是之前那篇的两倍。
而这一篇:
《好冷啊!很多公司都准备裁员了。不过,我却发现了两个商机……》
,直接就翻到了3倍,还多。
为什么?
因为
和“我”有关
。
不管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叫什么名字?你心里一定要清楚,
观众才是故事的真正主角
。
在故事的一开始,你就要想办法,让观众和故事的主角建立连接。像这样:
“1999年,马云混不下去了。他离开北京,回到杭州。回到了那个还没有装修好的房子……”
这个故事是马云的。
但主角不是他。
每次出去讲课,总有人走过来问我,
“你当初是怎么从土木专业转到计算机的?”
“你本来是搞编程的,怎么后来又跑去做产品了?”
如果你说,有一天我突然想明白了。
他们就会接着问,是什么让你想明白的?
……
事实上他们真正关心的是:
你是怎么掉到那个洞里的?
怎么就遇到风清扬了?
在哪儿捡的《九阳真经》?
你还记得那条路吗?有没有地图?
他们关心的是这个。
他们关心的是那个勾,那个突然转弯的地方。那本让你练就了葵花宝典,屌丝逆袭的秘笈。
但你不能一上来,就把秘笈拿出来:“少年,我看你骨骼精奇,是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维护世界和平就靠你了,我这有本秘籍--->《如来神掌》,见与你有缘,就十块卖给你了!”。
这个时候,他们一定会淬你一口,然后把脸扭过去:“骗子,你这个大骗子!”
你要学会打“马赛克”。
“马赛克”懂吗?
推进人类文化进程的十大发明。
举个栗子:
“当初生我们家宝贝儿时候,体重一下涨了20多斤,以前的裤子都穿不了了。一生孩子,你的体重就蹭蹭的往上涨。后来我都放弃了,不减了。没想到,有一次我们去日本,居然让我……你看是不是瘦多了?”。
看到了没?
这就是马赛克。
马赛克其实就是你的观点。
不要在一开始就把它呈现出来。
呈现的太早,什么兴致都没了。
朦胧才是美。
有一档娱乐节目,选手刚踏上舞台,导师的第一句话就是:
“你的梦想是什么?”
你不会自恋的以为,人家搬个小板凳,听你唾液横飞在讲了半天,纯粹是因为你长的好看吧?(说到“好看”,各位楼上的大哥给点点“关注”)
所有的故事都是有结局的。
你要让大家看到这个结局。
无外乎两种:
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或者:
未来的方向。
结局不能距离现实太远。
太远,就够不着了。
比如我们今天的标题如果改成:“他仅凭几页PPT,就获得了数百亿的投资。”
这个故事就变成谈资,失效了。
有时候你也可以把结局前置。然后再一步一步往回拉,像我昨天的那篇:
“距离比赛结束还有2.2秒,
120:117,
湖人领先鹈鹕3分。
这个时候勒布朗站了出来,打进一记关键3分。”
这样的开头容易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引发情绪。特别适合新闻、博客一类的故事。
如果是演讲,就不太合适了。
演讲适合用一个“有影响力的问题”或者“震撼人心的事实”开场
。
比如像这样:
“为什么苹果公司如此具有创新性?年复一年,他比所有的竞争对手都更具创新性?他不过是一家电脑公司,和其他电脑公司一样。
……